大盘继续调整,投资要坚守自己的风格

58 阅读3分钟

上周五港股又大涨。近期有报道称,国内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投资港股时,取得股息红利所需缴纳的所得税。不过,此事并未获得官方证实。

根据中金研究报告,潜在的税收减免规模可能在100亿港元至200亿港元之间。相当于市场直接多出来这个金额,肯定对港股是利好。

所以港股先涨为敬,管他真假!国内就是这样,有些时候小道消息就是真相,未来的真相。这点也经常遭人诟病。

再说A股:A股继续调整。

……

上周五上午我抢跑了,建仓光伏ETF,也是我前天文章分析的,哈哈……

说起来,买什么很重要,在哪个价位买也很重要,买多少同样也很重要。

今天谈一下之前提到的一个问题:我们投资的回报来源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赚的是什么钱?

在叶城《价值投资入门与实践》这本书里面,作者给出了他的答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赚的是公司成长和均值回归的钱,这也是投资回报的来源。

他这个说法我是认同的。这几年我也总结了A股的几种溢价情况

  1. 经济不好时,高股息个股有溢价,比如2023年年底高股息个股走的飞起。主打防御策略,实际是均值回归
  2. 顺周期下周期股受欢迎,比如2023年年底到今年的紫金矿业。实际是成长溢价
  3. 经济好或者流动性好时,白马股和成长股异常活跃,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时的立讯精密和宁德时代。也是成长溢价

基本上和叶城大佬的一致。关键是识别在特定情况下,标的是不是高股息个股,是不是成长股。

那么在哪个价位买呢?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是我认可的:价格公道的伟大企业,要比价格低廉的普通企业,要好太多。所以是在价格公道或低估的时候入手。

那什么时候价格公道或者低估?

投资首先是要逆向思维,就是说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普遍情绪和行为时采取相反的思考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投资者在决策时独立思考,不盲从市场的主流意见。

先说价格公道,我觉得对于一只确定性强的成长股来说,只要当前估值是行业平均估值就算价格公道。关键还是能识别出其成长性。

至于低估,往往出现在市场最非理性或最情绪化杀跌时,比如2020年新冠的千股跌停,再比如今年年初的大盘雪球敲入阶段。

机会都是跌出来的,现在想想只要选的标的未来是会有溢价的,那么大幅下跌真的没什么好怕的啊。

至于仓位,提供一个参考:单只标的仓位不超过40%,这算是对市场的敬畏吧,避免小概率的意外。

这些天学习、写文,我的体会是投资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一个对的方法,然后慢慢扩大这种对,然后慢慢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形成自己的风格,坚守自己的风格。

觉得文章不错,可以关注作者公众号:学途旅人,第一时间接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