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届双非非科班普通学生转码经历

1,862 阅读12分钟

前言

大家好呀,我是松柏。 一个双非非科班转码的 24 届普通学生,目前在程序员鱼皮的团队实习并转正。

今天给大家分享下我自学编程的过程,同时会在文章结尾把我的在线简历分享给大家供参考,其实也是对自己学习编程的经历做一个回忆、记录和复盘,那我们开始吧!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特别优秀的人,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加分项,所以更多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分享出来仅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找我一起交流学习进步!

稀里糊涂的选专业

我是 20 年参加的高考,记得那年由于疫情的缘故高考延迟了 1 个月,也就是 7.7 和 7.8 两天。高考完之后,在家呆了一段时间,但实在有点无聊也为了赚点零花钱,经发小介绍,我去了上海某电子厂打螺丝。大概干了半个月吧,高考出成绩了,老师通知让报志愿加上自己也不想干了,然后就回家了。

那个时候离报志愿已经没两天的时间了,但我甚至还不太了解“志愿”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大学有哪些专业,只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知道自己想“学电脑”。到了报专业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学电脑”要报哪个专业,看到抖音上说是要选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然后自己就去报,记得当时还傻乎乎的报了 信息与计算科学 这个专业,不过也没有被录取。

报志愿的时候以为是几个志愿按顺序分数够的录取,结果不是这样的,有个机制叫 专业清 ,现在也不太确定是不是叫这个名字了,反正是被调剂了,被调到了一个跟计算机八竿子不沾边的专业,于是我的大学生活就开始了。

站在现在的视角来看,当时的决策是存在很大很问题的。第一,对报专业这件事一知半解,而且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会影响到自己未来四年甚至一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二,身边没有能够请教的长辈或朋友,因为我家是农村的,而且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没有人可供参考,也没有人指导,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在摸索。

说这些并不是抱怨自己的出身,父母长辈靠种地供我上学,让我吃喝不愁安心上学,我很知足也很感恩,只是想借第二点说明自己每个时间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考虑那么周全,或许 n 年之后再看自己写的这段文字,也会感到不合适,但能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进步,在完善,这就够了。

初识编程 & 学习 Java 前的编程经历

刚进大学校园,我满脑子都是转专业,经过跟学长了解之后,明白了一般人是转不走的,更不用说转到大热门计算机专业。这个时候一个研究生学长要带本科生做一些项目,不记得当时处于什么想法,就去报名加入了。这个研究生学长主要是做深度学习的,我也因此接触了 Python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门编程语言,也开始了解深度学习的内容。

过了有一段时间,也加深了对这个方向的了解,明白了这个行业的门槛高,也比较卷,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时候所以我开始想着其他的出路,然后就看到了网上铺天盖地的爬虫广告,像零基础纯小白一个月赚了多少钱之类的。于是就开始去爬虫,我记得当时还是看的B站的课程,大概学了一个多月吧,只学会了一般的爬虫(当时连 js 都没听说过,更不用提 js 逆向了),但是也开始在网上接单了(途径就是各种群聊、淘宝接单等),这里大家感兴趣的话后面可以出一期详聊。

由于当时关于爬虫我懂的也不多,因此只能接一些比较简单的单子,一单几十块到二三百块不等,但我是属于比较肝的类型,接的单子比较多,所以靠爬虫林林总总加一起挣了2000-3000吧,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也很知足。接单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个行业不太好找工作,更多的是个人在做,而且“吃牢饭”不是一句戏言,就萌生了学习其他方向技术的想法,这个时候是大一下学期开学了一段时间。

经过在网上一番冲浪,我选择了前端,并不是喜欢,而是因为网上都在说好入行好找工作,可以先入了互联网这一行,然后再慢慢选方向(我个人不认同,一旦开始工作,再从零学习其他方向的技术,成本太高了)。然后我就开始学习前端的内容,HTML、CSS、JS,还有其他零散的知识像 Ajax、Promise 等等,甚至还学了用 JS 讲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然后就开始学习 Vue ,记得当时大概是学到了通过脚手架创建项目的时候,用到了 node 和 npm ,还有一些其他的 node 的语法,于是我就暂停了 Vue 的学习(谁知道这一停就再没开始了😂),去补 node 的知识。

这里需要说一句的是,学习前端的过程中我是十分不坚定的,看到的全是 Java(后端) 钱更多、更稳定、上限更高的言论,也是很奇怪,不知道我当时选择方向的时候怎么没看到这些观点,所以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学 Java ,由于已经学了前端这么多东西了,我不太想换方向,因此一直在纠结。

node 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我找了几套 node 免费课程一上来就讲怎么启动一个 web 的 hello world 程序,什么绑定监听 3000 端口,启动 http 服务器。由于我是非科班,所以当时的我是基本没有任何计算机知识基础的,听的是云里雾里。我当时甚至没意识到 node 主要是用来做服务端的,只感觉前端好难,不想再坚持了,刚好也是给自己一个借口去学 Java :不是我不想学前端,而是太难了我学不会。就这样,我终于确定了方向,开始了 Java 后端开发的学习,这时候是大一暑假过半的样子。

学习 Java 后端

我当时的学习是按照尚硅谷的 Java 学习路线进行的,记得当时是暑假在家,同时也在考驾照,偶尔去驾校练车,不练车的日子就在家学 Java ,一天学习 10 多个小时应该是有的。我家是老式的带院砖房,基本上每个房间都是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也没有空调,只记得很热很热,现在想想其实也不知道当时的自己为什么能每天 10 多个小时坐那学习。

大概是大二寒假期间的样子,我学完了 SSM ,意识到自己需要做个项目沉淀下自己学的知识。但是当时没有找到这方面的项目,因为基本上都是学了 Spring Boot 才能做的。所以我在某个在线网站花 88 买了一套 SSM 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视频课程,跟普通的图书管理系统一样,就是纯粹的、重复的、简单的增删改查,现在想起来还是感觉好蠢,它但凡给我一丁点帮助,我现在对它的评价都不会这么低。其实这里感觉也是非科班学生的最大的劣势之处——信息差,因为当时并没有人告诉我企业开发基本上不会直接使用 SSM ,而是使用 Spring Boot 。

这时候我关注到鱼皮要做知识星球的消息,我当时基本上没怎么犹豫就加入了,因为他要做的这个社群解决了我很大的一个痛点——我迫切的想要了解到同阶段的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地步,又是怎么学习的,以及我需要一起学习的氛围。这个社群也没有让我失望,在我的自学路上给我了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实战项目开发、学习经验方面。

大二快暑假的时候,我学了 Spring Boot 、Redis 等,也做了尚硅谷的一个项目,然后就开始了找暑期实习,这个过程是相当不顺利的,因为我身上全是 debuff :双非、非科班、大二、学校在三线城市,互联网岗位不多。当时都快把各家的招聘软件聊了一遍,也还是没有结果,本来都打算老老实实回家学习了,这时候突然有一家公司给我发起了面试邀约,我当时真是非常非常的激动,因为就在市区,直接就去了线下面试,结果也是顺利的通过了,当天就收到了录用意向。虽然一个月只有 1200 块,但我还是兴冲冲的去实习了,当时我租了一个 400 块一个月的小隔间,这个隔间小到只够放下一张跟宿舍床宽度差不多的木板床,甚至连我的行李箱放进去都十分勉强,而且没有空调。当时每天下班躺床上,真的有种“这辈子就这回事了”的感觉,我还经常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这样我在这里度过了将近两个月,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份实习。在这里我第一次见识到了一个企业项目是如何上线的,前后端之间是如何对接联调的,以及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这段经历很辛苦,但带给我的成长也很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

其实一开始我是没有大二就找实习这种意识的,是鱼皮在星球中谈及他自己的经历时,说到了他大二就出去实习了,所以我也萌生了这种想法。当时我在咨询鱼皮时,他也强烈建议我出去找实习,体验真实的企业开发是什么样的。直到现在我都非常庆幸加入鱼皮的知识星球这个决定,否则我肯定会多走很多弯路,更不可能像现在进入加入鱼皮的团队。

实习结束回到学校之后我对新技术的学习节奏就放缓了很多,因为当时我的目标是进大厂,要开始刷算法了。我是在 leetcode 上进行的练习,算法题最终写出来会带给我一种成就感,但更多的时候是枯燥,前期我强迫自己每天刷 2 道,后来成了 1 道,一直坚持到大概次年 2 月份的样子,这个时候春招快开始了,也是找暑期实习的阶段,这个阶段我应该是学习了设计模式、Spring Cloud Alibaba、ES、RabbitMQ、Docker 这些内容,又做了尚硅谷的谷粒商城项目,就这样开始了找实习。

我当时是在各个平台把知名的大厂都投递了一遍,只有美团给了笔试机会,还是因为有内推码简历免筛直接进笔试,当时应该是 4 月多的样子。从 2 月末到 4 月中,我其实已经心灰意冷了,心里全是迷茫,不知道怎么办,开始怀疑我当初转码的决定是否正确,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于是我就投了几家小厂,都是问了一些很基础的问题,能不能独立开发网站这些内容,就直接给过了,但我并不想去,因为薪资水平太低。如果到最后工资跟我本专业基本一致,那我转码的意义在哪呢?

就这样,在我的焦虑和不安中来到了 5 月初,当时鱼皮在星球说要招暑期实习(可转正),我毫不犹豫就填了申请表发了简历。不久就收到了面试邀请,然后我通过了面试并且工作到现在。这段工作经历带给我的成长是巨大的,不仅是技术和开发规范,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一个项目从立项到上线运营的全流程,当时我还在星球里分享了自己的实习体验。

以上就是我从转码到找到工作的经历了,如果有一点点帮助的话,不妨点个关注吧,也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对了,这是我的在线简历,访问 www.laoyujianli.com/share/pine 就可以看到了。

这篇文章就到这里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