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符合一致性原则(操作、表现尽可能一致)、页面选择元素不要超过5个、状态要能可感知到、单一任务逐次呈现、阻断与非阻断式的平衡(弹框 toast情景)
交互设计三步走:
1概括待表达的信息,清理需求点
2信息排序,需求点进行归类——画出功能流程图和页面流程
3组织界面语音——画出页面原型图
四条基本原则:对比、重复、对齐和亲密性
重复的目的就是统一,并增强视觉效果。不要低估页面视觉效果的威力,如果一个作品看起来很有趣,它往往也更易于阅读。要避免太多地重复一个元素,重复太多会让人讨厌。
颜色的应用
色轮的基础是黄、红和蓝 3 种颜色。这些颜色称为三原色,因为这是唯一无法创建的颜色。也就是说,如果有一盒水彩,你知道可以混合蓝色和黄色来得到绿色,但是没有办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来得到纯黄、纯红或纯蓝色。
现在,如果拿出水彩盒,分别将色轮上相邻的颜色等量地混合,就会得到三间色 (secondary color)。你小时候使用蜡笔和水彩时可能已经注意到,黄色加蓝色可以变成绿色,蓝色加红色可以得到紫色,而红色和黄色混合就得到了橙色。
要把色轮中的空白填满,你现在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只需将空白两边的颜色按等量混合。得到的这些颜色称为第三色。也就是说,黄色加橙色可以得到所谓的橙黄色。蓝色和绿色可以混合成蓝绿色(我称之为水绿色)。
互补色
色轮上相对(即完全对立)的颜色为互补色。由于它们如此对立,所以最佳搭配是一种作为主色,另一种用于强调。
三色组
彼此等距的三种颜色通常会形成一个让人愉悦的三色组。红色、黄色和蓝色就是一种极其流行的颜色组合,儿童产品通常都采用这种组合。由于这是三基色,所以这种组合也称为基色三色组。
也可以尝试使用绿色、橙色和紫色构成的间色三色组,尽管不那么常用,但出于以上原因,这种组合也让人很舒服。
除了红、黄、蓝构成的基色三色组以外,所有三色组中的三种颜色都有基础色使其相互连接,因此看上去非常协调。
分裂互补三色组
另一种形式的三色组称为分裂互补三色组。从色轮的一边选择一种颜色,再在色轮上找出它对面的互补色,不过并不直接使用这个互补色,而是使用该互补色两侧的颜色。这样得到的组合会有一种更为细致的颜色边界。以下是这种组合的两个例子。
类似色
类似色组合由色轮上彼此相邻的颜色组成。不论组合两种颜色还是三种颜色,它们都有相同的基础色,这就形成了一个协调的组合。用不同的亮色和暗色组合一组类似色(亮色和暗色将在下面),效果相当醒目!
暗色和亮色
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基本色轮只涉及纯“色调”,也就是纯色。还可以向不同色调增加黑色或白色,这样能大幅扩展这个色轮,相应地丰富我们的选择。
- 纯色就是色调。
- 向色调增加黑色就构成一个暗色。
- 向色调增加白色就构成一个亮色。
单色
单色组合由一种色调及其相应的多种亮色和暗色组成。你可能对单色主题已经很熟悉了,所有黑白照片都是由黑色(即“色调”,不过实际上黑色并不是一种“颜色”)和多种亮色或者有不同灰度的暗色组成。我们已经知道,这种组合能呈现多么美丽的图画。所以,可以在设计项目里使用一种单色组合,尽享其中的快乐。
举例用紫单色
暗色和亮色的组合
最有意思的是,还可以完成暗色和亮色的组合,这样能大大丰富你的选择,而且完全可以放心这些颜色的协调性。
例如,红色和绿色组合是一种绝妙的互补色,但这种组合几乎总脱离不了一种圣诞节的感觉。不过,如果采用这些互补色的某些暗色,就能表现出丰富的效果。
红、黄、蓝三基色组合是儿童产品最常用的颜色组合。实际上,正是由于这种颜色组合在儿童产品中如此流行,以至于很难摆脱幼稚的感觉,除非你引入 一些暗色和亮色— 看看吧 ! 这是何等丰富而精妙的组合。
注意色质
色质是指某种颜色的特定明暗度、深浅度或色调。在以下第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到, 如果色质很接近,看上去会有些模糊不清,对比太过微弱。如果在一个复印机上复印下面这些例子,将无法看清文本。
如果设计要求使用有类似色质的色调,一定要尽力避免它们挨在一起,另外每种色调的用量也不要完全相同。
暖色与冷色
颜色往往要么是暖色(这说明其中包含红色或黄色),要么是冷色(说明其中包含蓝色)。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红色或黄色将某些颜色“加热”,如灰色或黄褐色。与之相反,也可以对颜色增加不同程度的蓝色对其“降温”。
不过,我希望你记住更实用的一点:冷色趋于做背景色,而暖色是趋进型的。暖色不费多大功夫就能产生效果,红色和黄色能立即映入你的眼帘。所以,如果要组合暖色和冷色,一定要少用些暖色。
由于冷色是后退型的,所以使用(有时则必须使用)更多的冷色才能产生效果或形成有效的对比。
不要让冷暖色太过均衡!一定要充分利用这种视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