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的左耳朵耗子与对工程师成长的启发

121 阅读7分钟

左耳朵耗子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身养德,不以穷困而改志。

这是左耳朵耗子的座右铭。

墨问西东整理的与左耳朵耗子的播客是这样介绍与评价他的:

  • 左耳朵耗子是灯塔,是榜样,是偶像,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外包公司工程师开始做起,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众人仰慕的技术大牛
  • 他是一个近乎偏执地追求技术驱动创新的人,他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从不盲从的人,他是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他是一个正派坦荡的人
  • 他常说技术是拿来创新的

斯人已逝,每每重读他的作品总会感到那份专业与挚诚,耗子叔也是一位长期创作者,他的作品包括:

一次成为很多人职业发展分水岭的直播

这次直播是在 2021 年,我前后已经听了不下十次。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小盖和左耳朵耗子聊了技术人发展的很多重要命题,比如创业动机、技术判断、技术积累、工作选择等等,左耳朵耗子给出了很多精彩的解答。这些做事观与人生观是值得留存的精神财富。下面做些简要摘录,每每看到一些关键词,总能联想到这些思考:

创业动机与教训

  • 好的技术与好的技术人才都被大公司所垄断,创业是为了残酷无情地降低技术门槛,让普通公司也可以有用上高级技术——一行代码不改地做高并发、高可用
  • 条件受限是好事,可以聚焦更重要的事情,多思考不拿融资、成为一个能盈利的公司
  • 创业使蛮力没有太大意义,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团队都在加班说明方法不对
  • 创业路上不要去追小兔子,能分心的事情太多了,你不知道前面的城池有多高

创业方向

  • 很多企业发布产品的快不是靠技术驱动的,而是堆人,对齐时间赶 deadline,忙碌的快,这不是技术人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
  • 流量治理、服务治理(Spring Cloud)、资源治理(K8s)、数据治理(监控调度)构成云原生基础设施,可惜的是流量治理与数据治理没有企业在做,没有企业说的清楚服务器有多少 API,调用了哪些 Service,连接了哪些 Resource,影响了多少用户,以及是否可以下线,因为国内的运维是按职责分的,监控数据而不寻找关联,也不关心流量调度(2016 年有了创业机会)
  • 绝大多数人都不敢想,他们想一想就觉得这事不可能,给自己思维框架里面就设了一座墙,因为连尝试他都不敢尝试就离开了,所以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

电商系统

  • 所有电商系统中,阿里的电商是第一简单的,没有库存,所有的问题都是软件层面的问题;第二简单的是亚马逊,所有订单需要甩到库存去,但他们都不是实时的,送货可以隔一天慢慢处理,可以用异步解决很多问题;最难做的是饿了么,每天中午用户集中下单,要在 30 分钟内吃上午饭,需要在几分钟之内快速调动所有资源来为订单服务,并且涉及商家、外卖员等链条。这也天生适合分库分表,以及异地多活,本地人买本地人不像淘宝全国人民可以买全国任何地方
  • 电商想着怎么样让你更快地做决定,因为你做决定的时间越短,流量的转化率就会越高;国外的电商用户理智的情况下做决定,国内的电商想着如何让人们疯狂
  • 技术怎么挣钱,抽象化 -> 简化 -> 标准化 -> 自动化 -> 规模化,构成飞轮模型,比如亚马逊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推荐系统、第一个云计算平台

技术选择

  • 不要把人生的一些决定寄托在我身上,你自己的决定最好自己做
  • 必须要靠上主流,必须要去风口,长风口,这个风口猪都会飞;因为你是猪,你是没翅膀的,你必须要一直有风吹着你才能飞;否则的话,你飞不起来,因为你没翅膀,没风都能飞,绝大多数人跟我一样都是猪
  • 流行技术有四个要素:门槛低、有大公司撑着、好的社区,还有杀手级应用
  • PHP 和 Go(2021 年)特别适合写面条代码,就是业务流程长啥样就怎么写,不需要任何抽象,代码也懒得重用,但是当架构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时,里面一定要有框架保证代码写不烂,比如 Java 的MVC 框架,以及要有成熟的配置中心、服务治理等运维手段
  • 0-1 项目任何语言都可以,1-10 要尊重生产力和稳定性,必须选用工业化语言,1-100 可能只有 Java

技术积累

  • 基于问题去学,而不是基于记忆,通过比较加深理解,只学单一的东西很难有疑问
  • 基础知识很重要,很多技术都是相通的,遇到困难问题会派上用场,比如 Kafka 写硬盘不慢是利用了 Page Cache 技术,以及分析网络故障通过 TCP 状态和 tcpdump 等工具可以快速分析出结果
  • 人不是因为变老了才没有热情,而是因为没有热情才会变老,45 岁依然可以写代码,随时都在追主流技术

技术外包

  • 低代码肯定会替代一部分简单的 CRUD 类的工作,但技术人员本应该去干更高级的事情,技术是用来创新的
  • 如果你只是把业务流程给数字化、代码化,那即使在大公司里,你本质也是做外包。不要觉得在大公司里就不是做外包,很有可能是在给那些运营做外包

工作选择

  • 如果找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找碗饭吃,不让自己饿死的话,那 996 这些顺其自然就好;如果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那假使现在的公司不能帮你达到这样的目标,你就应该勇敢寻找能够帮你达到目标的公司
  • 员工与公司是雇佣关系,是合作关系,不是卖身关系,应该互相提供价值
  • 大公司学组织管理(调动很多人)、思维方式(要做这个而不是那个)、商业模式(如何挣钱),以及最聪明人的工作方式
  • 不在大小公司,关键看是否和最聪明的人一起工作,朋友圈会比公司更重要,到大公司,也是要看你的朋友圈,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决定了你怎么样成长,会被影响成什么样的人
  • Nerver say no,有条件的说 yes,比如 Option 1,我可以再按时完成,但是质量别想;Option 2,你给我足够的时间,我保质保量全部交付;Option 3,我还是按你这个时间,但是你必须砍掉一些需求

技术是用来创新的

我很幸运出生在这个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也很幸运选对了专业,所以,可以算是一只“风口上的猪”了,就是运气好,赶上了这个好的时代,我要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无它。

伴随终身的技术积累,并把技术用于创新,这样的人生底色没有辜负时代。

前几天,年近 40 岁的基普乔格奔着打破世界记录的半程激进配速向东马发起冲击,结果体力不支最终收获第十名。不为夺冠,而为世界纪录,多么相似的品质。

人生在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