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阅读
不记得在哪个书单发现了这本书,微信读书给出的评价也是神作,于是快速开始看起。习惯性的先看目录,但是从目录很难快速理解本书具体是讲什么的书,看完自序也还是懵懂。于是带着对大家评价的信任,快速看了一遍。再次回顾,一句话总结本书:通过认知觉醒,激发和保持自我成长。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内在世界,下篇讲外在世界。内在世界共三章,分为大脑、潜意识、元认知。外在世界共五章,四章分别说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最后再从 早、冥、读、写、跑5件具体事情着手,告诉大家这五件事的好处和实施的办法。
第一章大脑
作者通过科学理论,将人的大脑拆分为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阐述三者之间的区别,目的也很简单,通过科学依据,帮助大家接纳负面问题,积极开发理智脑解决问题。比如焦虑的原因是人的本性急于求成,避难驱易。那么解决的办法也自然明朗,克制欲望、面对现实、要事优先、直面核心。说到耐心,缺乏耐心也是人之本性,而获取耐心的办法当然是通过理智脑去驱动本能和情绪来解决。至于如何处理,待下篇我们再回顾这些问题。
第二章潜意识
本章是作者关于本能脑、情绪脑的延续。潜意识在模糊中左右你的行为,所以要避免潜意识带来的认知模糊、情绪模糊、行动模糊。模糊越来越少,人生也就越来越清晰。这里提下作者为了保持严谨,避免读者依据书本理解一棍子打死,反复在书中为一些观点做反向解释,比如本章提到潜意识也是有用的,第五章提到浅度学习也是有价值的,此类观点后续不再提及。
第三章元认知
本章说的是需要通过反思来实现人生成功。总结下其实就是目标清晰,善于反思,有行动,做改变。
至此,对自己的内在世界已经说完。作者其实就是想通过科学理论,让读者做到:发挥理智的主观作用,规避本能带来的消极作用。
第四章专注力
作者说了2个观点。第一感同身受,作者举了个例子,老和尚得到,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中午吃饭的时候尝试了下这个点,发现以前一直吃饭快,这次可以吃慢了,味蕾也更丰富。第二个观点是在主动选择后,保持深度沉浸。而如何深度沉浸作者通过刻意练习这本书给出答案,定义明确的目标(SMART法则),极致的专注,有效反馈,在拉伸区练习。这里也回应下第一章说的耐心。
第五章学习力
这章我认为其实还是在聊刻意练习,重述了7个方法教会如何学习。匹配说的是在拉伸区练习,本质是要制定合适的目标。深度学习说的是从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包括讨论、实践、教授。关联是说反思,其实还是深度学习,要主动学习,并行动改变。建立体系,说实话没看懂,作者提触发学习法,在我看来只是确定学习的知识点,但是难点我认为是体系,是结构,是悟道。打卡,不想说啥。反馈,刻意练习中已提。休息,还是刻意练习。
第六章行动力
观点很简单,想清楚自然有行动力,想不清楚不妨做傻瓜,先干起来。最后行动的目的是改变
第七章情绪力
防止焦虑,扩展视角,为自己而做和为玩而做。
第八章
早:难度匹配。冥:提升专注力。读:选择目标,反思行动改变。写:主动学习,关联学习。动:身体好思维快。
再回顾下全文。作者其实在反复从不同角度说2件事。如何学习:定义明确的目标,极致的专注,有效反馈,在拉伸区练习。学习等级:阅读、思考、行动、改变。其他提到的都是一些具体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