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用英语》原文:github.com/xiaolai/eve…
《人人都能用英语》是新东方前教师李笑来编写的一本书,讲述了如何通过使用英语,学好英语。
第一章 起点
1. 我们有可能把外语用得比母语更好吗?
能。
打消自己无法学好英语的顾虑。英语只是一种沟通工具,工具的设计是为了趁手,为了易于使用而产生,学好英语没那么难。
2. 可为什么大多数人就是学不好?
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相信过自己能学好。天才是靠自学的,人傻是被教出来的。不要被教育体系所限,做自己的名师。
3. 为什么另外一些人却 “轻松” 学会了?
可能是因为他们相信了自己能学好,看到别人行,诞生了“我也行”的想法。
4. 观念是如何影响我的?
从听说托福到考过托福,作者错过了许多时光。
5. 这样的结论是否有理论依据?
除非有外来者带来其它领域的知识与经验,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大幅度进步。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 David Hubel 和 Torsten Wiesel 于 1959 年年底开始做的一项实验:
他们将出生几个月的猫或者猴的一只眼睛用手术缝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打开。研究表明,即便后来重新打开缝合的眼睑,这些动物的眼睛也不能再获得视觉功能。在这段时间内关闭一只眼睛对于动物脑中视觉区域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于成年猫进行同样时间或更长时间的视觉剥夺既不会影响它们的视觉能力,也不会影响它们的大脑结构。只有年幼的动物在它们发展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才会因此剥夺视觉敏感。
这项研究及其成果最终使这两个人于 1981 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因为这项研究对理解视觉系统如何处理信息有着巨大贡献”。
但人们却对其提出的“关键期”概念更感兴趣,认为只有在“关键期”内大脑才是可塑的。
事实上,二三十年之后,终于有科学家证明:
- 大脑是可塑的;
- 并且它自始至终都是可塑的;
- 甚至它还会重新组织自己(Reorganizing),通过恰当的训练,它能用另外一个区域习得已被毁坏区域的能力……
CI 活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简称 “CI” 或者 “CIMT”):例如,要治疗一个控制右臂的大脑区域受伤的人,需要将其左臂束缚起来,以此来让大脑专注于控制右臂,使得大脑的某个区域“习得”原本只有那个已经受损的区域所负责的功能。
所以:
- 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
- 只要方法得当,并加以时日,一定能学好。
- 甚至,第二语言也可能超越母语成为主导语言。
6. 不要再 “学” 英语,你就该 “用” 英语!
只有不断地“用”,才能真正地“学”。
7. 英文真的有用么?
英语承载了目前最全的知识。
8. 我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确认英文有用的?
小时候,配合着英语词典看了一本禁书《Animal Farm》,感受到了思想的自由:
一个农场里,一头老猪趁着酒鬼农场主出门的时机,把所有动物召集到谷仓,给大伙开了个会。
这头老猪颤颤巍巍爬上谷堆,张口说:“I had a dream……”
没说几句话,农场主琼斯就醉醺醺地回来了,大伙之后四散。
第二天,这头老猪就去世了,大伙记不得它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却一想起来就很激动,也不知道为什么……
猪是所有动物里最聪明的。老猪去世之后不久,两头猪,一头叫拿破仑,另一头叫雪球,带着大伙起义了,把琼斯赶走,自己占领了农场,建立了动物共和国……
这些动物甚至有宣言的:“All animals are born equal.”
再后来,猪们发现酒很好喝。可问题在于,酒不是无穷无尽的,不够喝。于是就有猪建议,“只有猪才能喝酒。”可问题又来了,外面的墙上明明写着“All animals are born equal.”于是,酒足饭饱之后,一头猪去在墙上又刷了一些字。
第二天,所有的动物们都看到了,墙上的标语长了一点点:“All animals are born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
9. 寻找英文对你的真正的用处
为了丰富自己的输入。
10. 我们过去对自己要求太低了……
读书时的阅读量相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远远不够。
第二章 口语
1. 我是如何摆脱哑巴英语的?
每次发言前充分准备。
2. 为什么买不到适合你的口语书?
口语书需要考虑大众需求,真正适合自己的口语书需要自己记录。
3.口语差很可能另有原因……
可能是需要表达的内容太复杂。
4. 如何创作自己的口语书?
用本子记录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使用平实的句子。
收集地道的表述。例如:
-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If my memory serves, ...
- 我从未想过……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 你竟然跟我这么说话! Are we really having this conversation?
- 就知道你有这本事! Always knew you had it in you!
- (这)听着耳熟吧? Does it ring a bell to you?
- 我想不起来那名字了…… That name escapes me...
5. 没有外教行不行?
给自己改作文或给别人改作文比让外教改自己的作文更有效。当老师常常比当学生思考得更多。所以学生最好学会做自己的老师。
6. 自我检查列表
常见错误包括:
- 单词拼写错误
- 单复数错误
- 单数可数名词未受限定
- 词性错误
- 修辞关系错误
- 搭配错误
- 词序错误
- 非谓语动词使用错误
-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误用
- 不定式与动名词误用
- 介词误用
- 连词误用
- 关系代词误用
- 冠词误用
- 代词误用或指代不明
- 句子不完整
- 主谓不一致
- 违反主句专一原则
- 比较句错误
- 并列主体不一致
- 时态错误
- 语态错误
- 语气错误
中国学生常犯单复数问题和时态问题,因为中文没有这样的区分。另外,一致关系也很重要。
7.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力
语言只是承载思想的载体。
8.秘密武器 —— 复述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复述别人的话,复述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
9. 貌似多余:其实连哑巴英语都并不那么坏
英语只是一种工具。
第三章 语音
1. 发音很重要,但显然不是最重要的
发音只是沟通的一小部分。
2. 我们完全有能力大幅度改善发音
大脑的机制是用进废退,坚持听说至少六个月,可以帮助大脑重建语言的“过滤器”。
3. 最大的障碍:害怕被嘲弄
害怕犯错是求知路上的障碍。
4. 多听多听再多听
提升输入时间,即使有时候觉得效果不好,请仍然坚持下去,因为可能会有进展缓慢的平台期,但量变引起质变。
5. 计算机辅助工具
运用计算机工具帮助复述英语。
6. 要宽于律己
语言越用越熟练,不用一开始定太高的目标。像婴儿一样,从牙牙学语开始。
7. 放慢你的语速
说得快不代表说得流利,重要的是把意思表达清楚。
8. 比连读更重要的是停顿
把握语言的节奏。
9. 很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 “不准”,而是干脆错了!
凡事做得好的人,也很难去嘲弄他人。因为他们都知道做好一件事情究竟有多难 —— 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有一学生曾经问大提琴大师 Pablo Casals 怎么还在天天长时间练琴,大师说:“因为我每天还在进步啊!” 很难想象这样的大师有什么心思和欲望去嘲弄别人。
梅兰芳先生晚年教弟子唱戏,从不批评他们。每当他们犯了错的时候,梅兰芳先生总是说,“再练练就好了,练好很难的……”
学会音标并加强练习。
10. 一定要学会音标
对照词典,跟着音标练习。
11. 音节的划分
不妨试试基于音标划分音节,划分规则是:一个音节必须有、且只有一个元音。
12. 自然语流中的强读与弱读现象
掌握抑扬顿挫,让英语说得更自然。
13. 精雕细琢/t/、/d/和/s/
14. 攻克所谓连读,从辅音/l/做起
15. 掌握浊化,从/t/做起
16. 掌握失爆,还是得从/t/做起
17. 攻克所谓的 “同化”
18. 总结一下/t/
- 英文/t/的舌尖起始位置与中文[t]不同,英文/t/的舌尖起始位置在牙龈上;
- /t/如果被夹在两个元音之间(且之前的元音所在的音节是重音音节的话),那么要轻微浊化;
- /t/在后面接着一个辅音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所谓的失爆现象;/d/也是如此;
- 如果后面接的辅音是/s/,那么便要演化出/ts/的音;而/d/则演化出/dz/的音;
- /d/在/p/和/sh/之后会被读成/t/;
- /t + j/可能会变成/ʧ/;而/d + j/可能会变成/ʤ/(这就是所谓的同化现象)。
19. 技巧加重点:“声调”
跟读时,可以试试标记音调,反复练习,掌握英语的韵律。
20. 元音/ʌ/和/æ/
21. 双元音
22. 其它辅音/θ/、/ð/、/v/、/ʒ/
23. 音调(Pitch)
24. 第一次全面练习
可以练习这句话:
We encourage all students to volunteer for at least one community activity before they graduate. A new community program called “One On One” helps elementary students who’ve fallen behind.
25. 关于口音和外教
不一定非要有个老外陪练,自己可以跟着音频练习。
26. 跟读训练具体步骤
- 查生词
- 听录音,标记声调,失爆,浊化,停顿,连读
- 反复跟读
- 录音矫正,隔一段时间后再来听,反思
- 背诵
27. 浪费生命的重要原因 —— 要求过低
大多数人对短期收益要求太高,对长期收益要求太低。而英语需要积累,速成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第四章 朗读
1. 最古老最有效的训练方式
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
2. 朗读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3. 朗读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速度
想要提升阅读速度,重点不在于提升输入速度,而在于提升理解速度。
4. 不必专门练习听力,朗读就够了
只要说得出,就能听得懂。
5. 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记忆能力
6. 朗读训练能够提高表达能力
7. 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模式识别能力
当我们学习了这一句话:
- I've lost my key.
就可以举一反三,尝试造句:
- I've lost my key.
- I've lost my money.
- I've lost my wallet.
- I've lost my ticket.
- I've lost my job.
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出一种说话模式,也就是常说的语感。
第五章 词典
1. 拿起词典独自上路
查词典与朗读一样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查词典的过程也是阅读理解的过程。
2. 不查词典者死
学无止境。
3. 多一点点细心和耐心就能超凡脱俗
看看这个例子:
It was attempting to suggest that every disease and condition for which there had been no previous effective treatments might be responsive to vitamin therapies.
很少有人会去查这个句子中 condition 的意思,因为这个词大家认识。“n. 条件、情况”,但实际上代入这个意思却不好理解这段话。如果查一下词典就会知道,condition 还有一个含义:“(口语)病”,通常指的是平日里常得也因此常常被提及的并不太严重的病。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译文是:“烙牛肉饼并不损害你的尊严”。这句话的原文是:“Flipping burgers is not beneath your dignity. Your grandparents had a different word for burger flipping; they called it opportunity.”
查查字典就会知道,“flip burgers”是个短语,意思是“to do work that does not pay well, esp. at a cheap restaurant. Instead of playing baseball, the boys might be flipping burgers and earning a little cash.”所以那句话更合适的译文是:“所做的工作薪水低一点并不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这样的工作可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
多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学好英语。
4. 搞定词组 —— 金山词霸的可取之处
《金山词霸》中有一个很好的功能:“词组自动识别”
可以自动识别出一些短语,比如:
- purple passage 辞藻华丽的段落
- birds of prey 食肉鸟,猛禽
- strike home 击中要害
掌握这些短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每个单词都认识,句子却无法理解的问题。
5. 把 Word 打造成英语学习利器
- MS Word 2007 的 “鼠标取词” 功能
- MS Word 2007 的 “词典面板”
- MS Word 2007 的 “同近义辞典”(Thesaurus)
- MS Word 2007 的 “英语助手”
- 为 MS Word 2007 设置单词朗读功能
- 用 Word 2007 为自己定制阅读文章词汇列表
- 宏代码
6. 关于韦氏词典
Merriam-Webster 词典很权威,也很好用。
- 真人发音,发音清晰、音量稳定
- 支持多种检索
- 很多单词带有图释
- Spelling Help 功能可以帮助查找英文单词
7. Collins Cobuild – Lexicon on CD-ROM
柯林斯(Collins)英语词典也很好用。
- 自带可查询语料库
- 可输入章节号来查询全文电子版
顺带说,想要知道一个词典释义是否完整,通常去翻翻 plug 的释义就可以了,找到这个 “v. 插播广告;n. 小广告” 的释义的话就说明那个词典的释义收录相当完整。
8. 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牛津搭配词典》,几乎找不到任何其它书替代此书,可用来查询词语间的搭配。
9. WordNet 和 WordWeb
WordNet 是一套英语词汇数据库。是以词义为线索(而非以词汇本身为线索)的关系数据库。
10. 词汇量不是问题,概念量才是瓶颈
理解一个词汇很容易,但理解一个概念却不容易。
不知道什么叫做 “double blind test”(“双盲测试”)的人,并不是因为 double、blind、test 这三个词不认识,而是因为不了解这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
不知道 “double blind test” 这个概念的人,可能被庸医误诊却不自知,不知道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的人,很难摆脱自以为是的习惯,总是因 “我是出于好意” 而好心办坏事……
- 遇到弄不明白 “爱情” 与 “婚姻” 不是一回事儿的异性,最好敬而远之,否则痛苦的一生 “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 遇到搞不清 “政府” 与 “国家” 之间区别的人,轻易不要与之沟通,否则你可能会因此发现麻烦不断祸患无穷……
- 不知道 “目标” 与 “计划” 并非一回事的人,并不知道他们自己可能会因为 “死守计划”(Stick to the plan)而最终无法达成目标……
- 没搞清楚 “科学” 与 “科普” 与 “科普作者” 之间相去甚远的人们会骂来骂去 —— 手段比泼妇还不科学……
- 不知道 “上学” 和 “学习” 不是一回事儿的人,其中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有博士学位就瞧不起中专毕业的人;反过来,另外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憎恨那些有博士学位的人……
- 不知道 “一个人” 和 “一个人的看法” 之间的区别的人,要么可能迷信权威,要么可能把自己当作绝对权威……
- 不知道 “Action” 和 “Reaction” 之间的差异的人,弄不好一辈子都是周遭环境的奴隶而已却又完全处于无意识状态……
- 很多学生讨厌历史课,其实只不过是没弄明白 “历史” 与 “历史书” 之间的重要差异……
遇到不了解的概念可以到 Wikipedia 上查询学习。
11. 是否一定要用 “英英词典”?
不一定,重在理解。
第六章 语法
1. 没文化的人才讨厌语法
简单的句子不需要语法,想要表达复杂的语句往往离不开语法。
2. 无论如何都要学语法
丘吉尔,不仅语法功底扎实,据说词汇量也是现代人中最大的。据说他所使用过的词汇(含文稿和讲演稿)总计超过六万个,而大多数普通人能够熟练使用的词汇,书面语中最多两万个左右。
3. 阻碍语法学习的幻觉 —— “那我没学中文语法不一样样能用好中文么?”
我们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着语法,而且我们可能高估了自己的中文语法水平。说好中文同样需要语法知识。
4. 了解语法书的结构和查询方法
Woman as she is, she’s very brave.
这句话全是基础词汇,但读来却不容易懂。查询《朗文英文语法》中 as 的用法,得知 as 在让步状语从句中做连词,表示虽然,尽管,无论。
5. 很多中国学生学的是数学语法而不是语言语法
语法不一定都有公式可循。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例外的规则” 无处不在。
有时候语法是 “尽量地系统化了的有例外的规则之集合”。
6. 应该给自己买一本以上的语法书
推荐书籍:
- 《朗文英语语法》和《朗文高级英语语法参考及练习》:配套的英语练习册其实是必须的。索引详细,查询方便
- 《剑桥中级英语语法》:没有凭空演示语法规则而杜撰的句子,可以做口语教材。
- 《Collins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其英文名是《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不知道为什么商务印书馆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加上了个非常没有必要的字眼 “大全”。里程碑式的著作,关注“语用”,而不仅仅是以规则为导向。
商务印书馆几乎同时引进的还有一套总计十本的分类语法书,叫《COLLINS COBUILD 英语语法系列》,包括:
- 介词
- 构词法
- 冠词
- 易混淆词
- 转述法
- 同音异义词
- 隐喻
- 拼写法
- 连词
- 限定词及数量词
其中的每一本都是英语老师必备的语法书。
- 《新编英语阅读手册》:叶永昌先生的书,前身是《实用科技英语阅读手册》。电子版:github.com/xiaolai/a-n…
7. 反复通读至少一本语法书
The impact that technologies have had on our daily life and society in general, is undeniable.
要是让我们来表达“什么什么的影响”,可能会用“the influence of xxx”,而不是用 “impact” 这个词,也不会用一个从句,更不会用那么个时态 —— 想想是有道理的,这位作者在表达的是:“一直以来,技术对 …… 的影响”,其中的 “一直以来”,是用现在完成时表达的。也就是说,这句话里有很多英语与母语非一一对应的地方。
遇到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
- 给这个句子做上标记
- 摘抄到笔记本上
- 将这个句子当做模板,做填空练习
The impact that _____ have/has had on _____ , is undeniable.
造句:
- The impact that the internet has had on every respect of our daily life, is undeniable.
- The impact that parents and their attitudes have had on their childr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s undeniable.
- The impact that one’s early education has had on his or her later life, is undeniable.
- …
阅读语法书的方法:
- 逐页浏览;
- 仔细阅读每一个例句(而那些语法概念能不能完全理解,能不能一次就记住倒在其次);
- 判断这个例句的英文表达与中文表达是否相当地 “非一一对应”?如果是,则做出标记(要是有 “呀,让我用英语表达这个意思,可能说出来的就不是这样了!” 的念头的话,就应该做标记了);
- 积累到一定数量,就把这类句子摘录出来,做成替换练习模板,反复造句并朗读,直至熟练;
- 继续浏览;
- 通读一遍之后,如此这般再反复几次……
第七章 精读
1. 不老实就肯定吃亏
关于读书的态度,我一直感激母亲。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坐在那里乱翻书,被母亲看到,她问:“你看什么呢?”
“书呗”,我心不在焉。
“那么翻,你能看懂什么呀?” 母亲好像很随意。
我说,“这种书 …… 随便翻翻就行了……”
母亲顿了一下,过来把我手中的书拿走,扔在桌子上,一字一顿地说:“随便翻翻就行的书,你看它干吗?浪费时间。”
不值得精读的书不值得读。
2. 读好书一定要慢
读书不是赶路,应该慢慢读。
Google + Wikipedia + English = Almost Everything
3. 人们为什么讨厌精读
精读需要经历的流程:
- 先识字,并识足够多的字(显然常用三千汉字肯定是不够的 —— 对那些了与追求知识的人来说);
- 习得足够多的词汇量;
- 学习更多、更复杂的是概念 —— 每一个重要的概念都需要大量的篇幅阐述;
- 与此同时习得基本的逻辑运用能力,以便能够更有效地理解组织已知概念及其相关信息;
- 通过不断的精读习得更多的概念理念;
- 通过大量的泛读扩充补充自己的概念和理念;
- 通过实践重新理解重要概念,修正对重要理念的理解;
- 精读与泛读相互补充、交互运用……
其中任一环节都可能出错。
4. 为什么全都读懂了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对?
大脑有两个能力:“模式识别”和“模式拼接”,人们容易把看到的东西往自己熟悉的东西上套,导致没有读懂却以为自己懂了。
5. 精读的方法
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理解其关联。反复阅读 + 定时复习。
6. 快速阅读往往并不靠谱
阅读能力靠的是积累,而不是取巧。
7. 给自己种一棵读书种子
了解自己读书的意义,给自己设定一个积极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我一直感激那个把 Animal Farm 禁掉的那个人(或 “那些” 我永远也不会知道是谁的人),如若他(们)未曾设置那样一道貌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我可能永远不会有这种特殊的体会。再后来,有一天听Randy Pausch博士在他的 “The Last Lecture” 中说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 瞬间,热泪盈眶。
8. 只有人类才善于阅读
我思故我在。 ———— 笛卡尔
9. 如何拥一个像 Umberto Eco 教授的私人图书馆一样的甚至更好的图书馆
搭建一个电子图书馆很容易。
10. 如何收集好书
如果说好书多得像大海一般汪洋,那么烂书就好像太空一样苍茫。
寻找好书的方式:
- 了解作者,寻找好的作者
- 查看参考文献
一个技巧:寻找电子读物,有声读物,以利用碎片时间。
第八章 叮嘱
1. 速成绝不可能
相信积累的力量,相信 10000 小时定律。
2. 英语不能只学不用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英语这项技能并不是一定要学好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使用的。甚至,从一开始就可以,也应该直接使用。
3. 背单词不是学英语
An essay is written with words just as a house is built with bricks, but merely a collection of words cannot be called an essay any more than a pile of bricks can be called a house.
单词是砖瓦,还需要学习语法。
最好的、最有效的是最朴素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词汇,通过频繁使用消化词汇。
4. 为了学好外语,绝不能忽视母语
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对于学英语也是很重要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
这句话不仅可以分成三句理解,还可以关联起来理解,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6. 如何看电影学英语?
看电影学英语不是特别好,本质上是娱乐。但如果真的要学,可以将字幕拿来学,学会了再脱离字幕看。虽然这样会显得枯燥。
7. 不要再当 “初学者” 了!
别拿初学者骗自己。严以律己。
后记
《人人都能用英语》讲述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学英语的最好方式是用英语,每天抽出时间朗读英语是最好的学英语的方式。和《把时间当做朋友》类似,这本书也强调了积累的力量。输入决定输出,有了厚积才能薄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