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智能简介
1.1 人工智能研究目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研究目的是通过探索智慧的实质,扩展人类智能——促使智能主体会听(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会看(图像识别、文字识别等)、会说(语音合成、人机对话等)、会思考(人机对弈、专家系统等)、会学习(知识表示,机器学习等)、会行动(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一个经典的AI定义是:“ 智能主体可以理解数据及从中学习,并利用知识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A system’s ability to correctly interpret external data, to learn from such data, and to use those learnings to achieve specific goals and tasks through flexible adaptation)”。
1.2 人工智能的学派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学科背景的人对于智慧的理解及其实现方法有着不同的思想主张,并由此衍生了不同的学派,影响较大的学派及其代表方法如下:
其中,符号主义及联结主义为主要的两大派系:
“符号主义”(Symbolicism),又称逻辑主义、计算机学派,认为认知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表示符号进行推导计算,并将学习视为逆向演绎,主张用显式的公理和逻辑体系搭建人工智能系统。如用决策树模型输入业务特征预测天气:
“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又叫仿生学派,笃信大脑的逆向工程,主张是利用数学模型来研究人类认知的方法,用神经元的连接机制实现人工智能。如用神经网络模型输入雷达图像数据预测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