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3年,躺平,突破,尝试,转型

156 阅读9分钟

简单介绍一下吧

如果有之前关注过我的jy们,可能知道我之前发过一个沸点,大概说我恋爱了,本来想截图的,发现被我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删掉了,删掉的原因也很简单,分手了,嗯,正好五个月。分手的原因后续说吧。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节点发这种总结性的文章呢,一个是懒,另外一个是获奖的奖杯前两天到了,就想起来了,记得之前好像有个总结活动,不过自己也搞忘记了。也感谢一下给我投票的朋友们嘿嘿。回想一下2023这一年里,感觉比之前都要精彩许多。

躺平

          21年9月中我入职了上一家公司(没错,已经是前司了)。当时还吐槽过刚入职就被拖延工资

image.png 后来也就习惯了,每次快到发工资的日子就和同事猜要过多久才能发,现在看来当时可能被pua的心态超级好。

          至于现在为什么走了,纯粹那种日子过够了。毕竟一个公司又不能给你满足的薪资,又不能让你有个愉快的工作环境,那还有什么理由不走呢?

          2023年的上半年,准确来说是到五月底,整个人都是躺平的状态,先大概描述一下前司吧,纯个人观点,前司中小企业,颇有国企风范。当时入职的时候说去支援一下兄弟部门,然后是轮换去支援,单纯的我相信了,也是因为给的多。到我离职的最后一天我都没去过自己部门超过10次,算上了面试,哎。所以下面也就把兄弟部门一起称为前司吧,出门在外,还是留一线。刚去前司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百废待兴。没有任何交接文档,代码也没注释,npm包破坏性更新,dddd(懂的都懂)。然后正式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从0-1,并且还要重构之前的项目框架,咱也不敢说话呀,那时候还不是一个前端老油条呢,反正干劲满满。下班了就回租的房子里猛学习。前任留下的代码我估计他也是从网上抄来的代码,很多代码实际一点用处没有(这个真的不是我乱说,我是真的拜读了前任全部的代码,all!),然后我本来想完全打破他的写法,从头开始,但是又要考虑之前的老业务不能乱来,所以最终的产物我自己觉得也就是个能用的水平,当然还是要感谢前司对我的信任。我是吃螃蟹比较早的老vue3er了吗,20年我就实际运用到了生产上,所以我就直接把项目框架升级到了v3+vite(别问为什么没有ts,问就是不喜欢),中间也着实踩了不少坑,还好有朋友帮忙,依稀记得那段时间的晚上每次接近崩溃的时候,我都打开钉钉准备提离职申请了哈哈哈,不过老天也没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我写的项目框架如期交付,至今前司还在用着我在职那段时间写的一系列框架。21-22年算是我在前端这个领域成长爆发的一个时间吧,当时还是做出了不少成果,有的至今我都引以为豪。那为什么标题会是躺平呢。前司的产品(对,绕不开的产品)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人,属于我们都走了他都不会走的那一类人。一个成熟的产品,起码设计出来就不能离谱,那就要有一个靠谱的产品经理,可惜了,前司的产品并不是这类。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我至今都找不到比他还夸张的产品,一开始他还会虚心的听我们研发指出一些产品设计的问题,后来可能觉得自己成熟了,然后不知道从哪报了一个什么产品课弄了一个结课证书后就觉得自己设计出来的你们不能差评,也因此我作为前端领头羊和他吵过无数次。说多了也就烦了,产品怎么样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也就是拿那点死工资不是吗,23年头开始躺平,不再执着于设计合理与否,你说我做,我觉得不好做就pass掉,工期能要多久就多久。整个人就主打一个随心所欲。这段时间也写了不少xx代码。二月下,经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前女友,火速进入恋爱脑状态。就更加不想写那些代码了。恰巧有公司正在组建一个新的技术团队,问我愿不愿意去负责前端组。我是纠结了一段时间,恰巧前司做了一件让我很愤怒的事,五一劳动节放假第一天,我还在陪对象爬山,leader连环call,说客户反馈xxxx功能需要放开字段限制,很急。然后我拉着对象一起赶回公司,改完需求,顺带把测试call来验证完上线,最后就在公司附近吃了晚饭就回去了。更让人爆炸的是放假第二天,好不容易在家休息,又被连环call,说客户又又又提了新要求,这次还比较复杂吗,牵扯的部分比较多,远程写到了晚上十点,又要我喊测试。坏人真我当完了。更让人难崩的是更新的这些地方人家压根不用!!!我直接就和leader提辞职了,接了新团队的邀请。五月底是最后一天。现在也确实感谢当时做了选择,不然也没有现在的我了。

突破

          六月正式进入了新的团队。因为业务并没有多么重,我就从头把老版本的框架逐一进行了优化升级。中间又经历了几次生病。所以第一个上线的项目拖到了八月初,没记错的话。作为一个技术boy,最开心的也就是项目时间充裕了,这也是我愿意来这个团队的一个原因。上班的时候依然保留了刷掘金的好习惯,看到了不少唱衰前端的文章,说实话,还是比较焦虑的,经济下行的时代,市场的需求只会不断减少。正好leader有放弃python服务端的想法,就给了我转型go的时间。目前的话正在用go写一些公司内部的工具。前后端all in。感觉时代的潮流是一个循环,从以前的前后端分离又要回到了一个人的时代。不过自己做了后端后,也能体会之前同事的感受了哈哈哈。最近我也把自己的标签改成了全干工程师。也算是自己的一次大突破吧。

尝试

          因为新的工作比较open,没有打卡,想不来公司可以不来,我就接了一个给大学代课的活,每周两天。教四个班的C语言基础。第一次去班级的时候十分的忐忑,怕自己讲的很烂,怕学生问的问题我答不出来,毕竟以前学的再好,那也是几年前的事了。不过编程语言的逻辑思维都有相似之处。从刚开始的认识C语言到数据类型,位运算,标识符,循环,函数,指针,构造类型到最后的文件系统,我也算完美的给学生上完了一个学期的课。之所以接了这个活,一方面是公司比较open,一方面是想尝试一下是否适合当老师,前段时间也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转行去当大学老师的,我还是蛮认可里面的内容的。现在的大学老师大多也就是合同工,编制有也轮不到你,如果你只图一个安稳,那还是可以去的,否则还是不建议,工资低,琐事也不少。我一个学期拿的也就和我一个月工资多一点差不多吧。而且要有耐心,要学会看开,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最好的选择。这次尝试后几年内应该不会再去教书了吧哈哈哈,大家想去的话还是要多多考虑。

转型

          我前面说我目前同时还在负责go团队的开发吗,毕竟也是公司的一次尝试,所以最近比较忙。但是个人觉得go前景还是不错的,大家也不要和其他语言比较,太low。自己喜欢就好。那为什么我不继续专职前端呢,一个字,卷。前端要卷的实在太多了,你卷永远有别人比你更卷。三天一个小轮子,五天一个大框架,漫天飞的kpi产物,觉得大部分前端还是走进了死胡同。每天打开掘金最怕推荐文章来一个《xxxx,比xxx更好的xxx》,一点开大多都是一些不完善的东西,只会造成你不写点轮子,封装点hooks就不是前端的假象。一些同行也和我吐槽过类似的情况。包括很多文章还喜欢夹带私货。水文也越来越多了。所以我转型了,未来的话会把重心往go倾注。今年打算输出一个以前端的角度来学go系列的文章,也欢迎各位佬来点评。

结尾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新年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