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技术群发起了一个项目,活了不到半年

247 阅读5分钟

公众号|沐洒(ID:musama2018)   关注我,带你学点有用的

大家好,我是沐洒,一个 坚持原创,坚持深度思考 的互联网资深从业者。


去年3月份,我开始对外输出我的文字,很快便吸引了一小群人关注我,紧接着我就拉了一个微信群,在群里和大家交流技术,交流职场。

久而久之我发现了一个新人普遍都会产生的困惑,就是简历里没有项目可以写,尤其是那些连实习机会都拿不到的,到处遭HR嫌弃的“双非”学生,他们在面临校招的时候显得非常迷茫和不知所措。

于是,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图片

说干就干,在接下去的一个月里,我迅速集结了群里几个“积极分子”,整理并发出了一份意向调查问卷,想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参与这个项目,顺便摸摸底。

图片

我其实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想参与,原本计划是着急三五人,大家一起弄点事出来,结果来了20几个人(其实后来想加入的还有几十个)。

多复杂的项目都不至于并发20几个人,更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练手项目。于是我挑选了4个小组长,把这些人分为了4个小组,分别组队进行,也可以算是一次小小的赛马。

队伍拉起来之后,考虑到很多新人根本不懂什么叫软件工程,什么叫需求,什么叫产品,于是我找了一个晚上,拉了个腾讯会议,给大家讲解了一下基本的产品研发迭代流程,普及了一些基本的知识。

图片

当然也包括本次项目的项目介绍,包括背景,目标及具体需求。

图片

那天晚上1个多小时的讲解,口干舌燥的我感觉应该讲得比较透了,但实际上很多人仍然是一脸懵逼的状态(这个在后面一段日子的交流里能看出来)。

不管怎样,项目算是正式启动了。

我虽然是项目发起者,但因为自己仍在职,不方便,也不可能花时间跟大家一起做研发,顶多就是抽空做一些解答,晚上集中处理一些项目管理问题等等。

一开始各个小组的项目进展还行,或快或慢,总归是每周都有一些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有一些朋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陆续退出了项目。

好在大群里仍然有不少人想进入项目组,于是我们便发起了第二次纳新活动,给各个组补充了一些新鲜的血液,项目于是又得以续命了一段时间。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项目本身是公益性的,无学费无工资无ddl(deadline),这样一个“三无”项目,显然是很难拿到成果的,各个小组跑了几个月后,都陆续停摆了,不过面对这个结果我倒是不怎么意外。

虽说意料之中,但不免还是有一些遗憾的。

毕竟是花了点心思和心血在这件事上的,「小岛管家」最终没做出来,我是有点不甘心的。

最近公司项目上有些变动,我刚好有空,于是便花了几天时间,把「小岛管家」的雏形做了出来:

图片

代码我已经开源到Github了,现在功能还比较少,只是具备了Chatbot的核心能力「对话」,以及接入了Open AI的大模型。

不过听说AI Bot很容易被封杀,所以我给AI能力加了个白名单,目前只有我自己可以没事玩一玩:

图片

曾经一起奋战过的小伙伴们如果想继续迭代,可以选择和我一起共建这个项目,期待你们的重新加入。

当然了,我更希望一些有想法的朋友加入进来,一起探讨Chatbot的玩法和场景,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情。

感兴趣的可以扫码添加这个机器人,回复关键词:「小岛管家」,机器人会自动拉你进项目交流群。

图片


最后放个彩蛋,在实现关键词回复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小bug:

图片

在调戏机器人的时候,同样的指令我发了两次,一次没响应,一次正常响应,看日志也并不是有网络延迟或丢包,而且是稳定复现,这是为啥?给我整懵了。

但多年的调试经验告诉我,我大概率被肉眼欺骗了!“眼见为实”在编程界根本行不通。于是我把两份文字做了下比对,并且encode了一下:

图片

果然不一样!那这个不一样的东西在哪呢?

嘿嘿……想知道为啥么?去github上看源码吧!记得给我个star哈。

Github传送门:github.com/ASCII26/buj…


如果还想继续看我写的东西,记得一键三连!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公众号|沐洒(ID:musama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