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端,荒废学业到入职大厂

113 阅读5分钟

大学&实习

从零开始、完善简历

大三前参加院学生会、校学生会的各种社团活动,挂科、荒废学业;到大四时,面临找工作压力,听周别的同学说前端比较简单,于是误打误撞进了前端,啥也不会。基础薄弱、成绩不行、没有项目经验,简历简陋;大四初的秋招投的公司面试基本笔试或者一面就挂了。

面对现实,整顿旗鼓,亡羊补牢,自己做了以下救急:

  • 开始在掘金看面经、牛客网刷基础题、leetcode刷算法,夯实基础
  • 抱紧班级大腿,做项目的前端打杂,学习积累项目合作的工作方式
  • 报名去老师的外包实验室做小项目,积累更多项目经验
  • 结合以上项目经验包装简历,海投简历
  • 结合面试反馈,查漏补缺,再补短板

终于找到一个小公司的实习机会。因为了解到转正后的工资很低,在实习期间恶补面经,并行看外面的机会。大厂基本没有面试机会,最后拿到两个中小公司的offer,选择了一个总包稍高的就去了。

2018 - 2019

务实、具体

2018年毕业,误打误撞来到了公司,遇到了一位重视自己的领导。毕业前两年,主要聚焦于自己的基本功和思维方式。

  • 复盘总结:刚开始工作,能力弱、业务压力大,需求完成质量低,刚开始自己复盘都是:没时间,太粗心,刚毕业当挡箭牌。没有聚焦具体的复盘,不会帮助你成长。经过反复敲打,复盘有了以下步骤:

    • 回顾目标:目标制定是否符合smart目标制定法,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性的、有期限的;
    • 评估结果:只描述事件不分析原因,只描述事实不阐述观点;是否完成所有目标,什么没完成,过程有什么问题
    • 分析原因:注意原因的广度和深度,利用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个过程中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是5why分析法,沿着因果链,顺藤摸瓜,直至找到根本原因。举一个丰田汽车的例子: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
    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泵上加装滤网
    
    • 总结规律: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思考如何避免
  • 对自己负责的项目,始终坚持先通过PDCA的方法论去思考事情的流程:

    • P(Plan)计划,确定方向和目标,确定事情的计划
    •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 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 能力分析:周边的人谁比较厉害?虽然说大多数的痛苦都来源于对比,但积极面对差异,取长补短,更利于自己的成长。面对这个问题,刚开始自己的回答:我感觉谁比较厉害,因为他工作比较久;随着务实思维的巩固,我觉得更应该注重具体的能力,有具体的能力大局观;分析自己,会从专业能力、项目能力、通用能力、团队影响力等角度出发,每个角度具体的能力项,逐一分析差异,具有哪些长处,以及具体做什么事情能帮助学习这个能力。

  • 晋升思考:明确能力项(技术能力、通用能力、项目能力、团队影响力),再通过项目、数据去佐证自己的能力

2020 - 2022

项目管理、产品思维

  • 项目SE:从保证自己的开发质量、到一个小项目中几个前端的SE、再到小项目中前后端的SE、再负责中大型项目的SE。
  • 技术项目:
    • 完成weex在安卓端、IOS端、H5端、小程序端代码多端统一项目
    • 完成涉及10+前端、200+组件的组件治理,并进行代码质量度量平台搭建
    • CI/CD项目流水线搭建、前端工作台搭建、前端工厂系统
  • 管理端治理:从数据结构配置 -> 数据结构可视化的配置系统 -> 运营素材配置系统 -> 产品管理系统、规则引擎、运营配置系统、ABTest系统、活动自助发布平台 -> toB系统toC化

2023

重新出发

因为领导被迫离职,团队变更巨大;稳定工作4年,年初开始骑驴找马;不得不说竞争惨烈,且只有大公司在招人有面试机会,庆幸的是最终去了一家大厂。

面经详见:juejin.cn/post/731951…

今年最大的感触:继续夯实基础、提升自身能力

2024

互勉,2024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