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享:如何快速将小程序转化为app

107 阅读4分钟

在上个月,我用外部工具帮客户用不到不到两天完成了一个app的开发. 主要原因是小程序功能成熟并且没有新需求,所以当时在客户很着急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小程序转app的流程.这次正好借这个机会,趁热打铁.把转化过程中的步骤和问题做一个分享.

一、准备工作

打开FinClip官网www.finclip.com/downloads,在开发者中心->资源下载中心,下载并安装FinClip Studio。

二、新增小程序

登录FinClip 后台,在小程序管理->我的小程序新增一个小程序。

比如新增了一个小程序叫newapp3,那么名称写newapp3,分类、标签、简介写其他即可。

三、新增合作应用

应用管理->新增合作应用。

给这个应用增加一个Bundle ID。

在newapp3一栏点击关联小程序,找到刚刚新建的newapp3,新增关联。

四、创建工程

回到桌面,在下载一栏,新增一个空文件夹,命名它为newapp3。打开FinClip Studio开发工具,项目目录选择刚刚创建的newapp3文件夹,APP ID选择newapp3,然后点击完成。

直接使用IDE打开小程序项目并选择后台对应的APP ID即可。

五、将小程序提交到云端

1、上传

2、审核

回到FinClip 后台,在小程序管理->我的小程序找到newapp3->详情->审核版本→新增审核。

勾选刚刚上传的首次发布版本,点下一步->下一步->提交。

此时,该版本会进入审核的队列。

3、同意审核

我们回到小程序管理->小程序上架审核->详情一栏,点击同意即可同意此次审核。

4、上架

在小程序管理->我的小程序找到newapp3->详情->审核版本->版本上架->确认上架。

此时,小程序的代码就成功提交到云端了。

六、进行APP相关配置

1、本地编译

若你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可以选择本地编译,相关配置项需要自行配置,可参考:本地工程文件配置

点击IDE的菜单栏生成APP->下一步->本地编译->下一步→选择相应APP ID->下一步->确认配置APP信息->下一步->导出目录->完成->等待导出。

生成成功就可以在目录下找到啦!!

2、云打包

此时你需要先进行生成APP相关配置。点击IDE的菜单栏生成APP->生成APP配置。

(1)基础配置

填写应用名称/应用 App 版本号/应用 build 版本号。

(2)图标配置

提供简单模式和定制模式。

(3)启动闪屏配置

打开 App 时的加载的图片,上传 iOS 与 Android 平台中相应尺寸的图片即可。

(4)URL Scheme配置

不同 App 间唤起的标识信息,可供您基于推送等渠道打开 App。

(5)权限配置

分为用户隐私协议配置(勾选后会在首次打开 App 时显示隐私配置,相应的配置需要去「管理后台-小程序详情-隐私设置」进行配置)与权限配置(当需要将 App 上架至应用商店时,需要先行配置其中的使用权限)。

相关描述根据需要填写即可。

(6)第三方SDK配置

通过配置第三方SDK可以使 App 获取一些扩展能力,比如高德地图/微信登录等。

需要获取相关配置信息并填写,第三方SDK配置详细步骤及其相关信息获取可以参考:第三方 SDK 参数配置

最后,点击保存即可。当然,有些配置是非必要的,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按需填写。

七、准备证书

由于证书与 BundleID 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需要上传所需的证书。

IOS生成证书

Android生成证书

Android生成证书(推介)

八、生成APP

点击IDE的菜单栏生成APP。

点击下一步->云打包->下一步->选择相应APP ID->下一步->确认配置APP信息->下一步->选择APP所属平台(IOS/Android)->下一步->填写证书信息及上传证书->下一步->任务提交成功。

点击查看编译任务列表->查看云打包进展->成功后点击下载安装包并安装运行即可。

到这里,就是我们生成APP的所有步骤了,你学会了吗?多说一句,教育类应用的用户普遍关注多媒体播放的体验,如音视频播放是否流畅、操作是否便捷。从运行效果来看小程序构建的App交互体验非常优秀,稳定性也非常不错。由于我司属于外包,在此无法展示项目,想看运行效果的可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