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才有色,光是产生色彩的首要条件!
色彩是由于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之后,被吸收、反射或透射出来。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色彩是我们观察事物的第一认知,是最能触动我们感官的视觉元素,激发我们的联想,刺激我们的情绪。
01.什么是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将两种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色彩构成探讨了色彩的各种构成规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创作设计中更好地把握色彩,利用色彩来表现创意和观念。
02.色彩三要素
色相: 色彩的相貌,表示某种颜色的名称,色相是色彩的第一要素,色相是由色彩的波长决定的,以红、橙、黄、绿、蓝、紫构成色彩体系中最基本的色相。我们通常口语叫颜色,色相是颜色的专业术语。
明度: 也叫“亮度”,色彩的明亮程度。在无彩色系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色环上最明亮的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明度适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纯度: 也叫饱和度,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最为鲜艳、纯度最高的颜色称为“纯色”;纯度最低的颜色称为“无色”的灰色。日常中眼睛看到的色彩绝大多数是含灰色的,也就是不饱和的色相。因为纯度的变化,所以使世界上有更加丰富的色彩。
明度和纯度息息相关: 即颜色明度提高,纯度降低;明度降低,纯度依然降低;在一个颜色中添加黑色,会使这个颜色趋于稳重;在一个颜色中添加白色,会使这个颜色趋于柔和,降低了鲜艳程度;得到纯度的方法,不单单只往里面加白色或黑色。如将红色的纯度降低:添加补色、添加灰色。
03.色彩的分类
无彩色: 白色、黑色、灰色称为无彩色系,它们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
有彩色: 视知觉能感受到某种单色光特征的色彩都属于有彩色,如红、橙、黄、绿、青、蓝、紫,有明确的色相和纯度。
特别色: 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类色彩在使用时的效果不同于以上两种色彩,具有特殊性,被称为特别色,比如金色、银色、荧光色。
04.色彩类型
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颜色越混合越亮的混色法,叫加法混色。如电视、电脑。
色料三原色: 红、黄、蓝。颜色越混合越暗的混色法,叫减法混色。三原色无法靠混合得到,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把三原色等量的进行混合,就可以得到三间色:橙色、绿色、紫色。是色相环的基础原色,如彩色打印机。
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系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系,称同类色。其他如黄色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一般色相间隔30°。
邻近色: 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一般色相间隔60°的色彩。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类似色: 在色相环上,色彩差异不大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一般色相间隔90°。
对比色: 色相环中,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间隔120°的颜色互为对比色。搭配容易出效果但不好控制。
互补色: 色相环中,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间隔180°的任一两色互为互补色。互补色是对比最强烈的色彩组合,给人视觉刺激,并且产生不安定感。搭配不恰当,容易产生生硬、浮夸、急躁的效果。
冷暖色: 心理学上根据心理感觉,把颜色分为暖色调(红、橙、黄、棕)、冷色调(绿、青、蓝、紫)和中性色调(黑、灰、白)。在绘画、设计中,暖色调给人膨胀、迫近、温暖、兴奋之感,冷色调给人寒冷、收缩、开阔、凉爽、通透之感。成分复杂的颜色要根据具体组成和外观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