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职场掌握权力

4,148 阅读10分钟

你肯定知道掌握权力的意义,但你却丝毫不知道怎么掌握权力。

先说说权力

首先,什么叫权力?权力指的是一种能力,别人本来不愿意干一件事,经过你的一顿操作,别人就去干了那件事。

天底下所有的权力无非分为5种:暴力权力,奖赏权力,法定权力,专家权力和说服力。

暴力权力就是你拿着把机关枪指着别人的脑袋,让他把钱包里所有的钱都给你,那别人不敢不给你。

奖赏权力就是你去饭店吃饭,让服务员把桌子给收拾一下,服务员只能乖乖听你话,把桌子收拾了。服务员跟你也是陌生人,为啥他非得听你话?因为你给钱了,所以你有权力。

法定权利就是你开车走在路上,突然一个交警让你靠边停车,你必须得乖乖的靠边停车。因为法律规定你必须得听从交警的指挥,你不听的话法律就制裁你了。

专家权利就是你得了病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让你吃啥药,你就得吃啥药;医生让你多运动,你就得多运动。医生拥有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你必须得听他的,你不听他的你自己要倒霉。

最后一种权利是说服力,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说服力也是一种权力?两个人身份地位平等,知识水平相似。俩人约好去看电影, A说我想看动作片, B说我想看剧情片。 A跟B说。剧情片回家自己在电脑上看就行了,为啥要花五六十块钱买票看呢? B听了以后觉得有道理,于是跟A一起去看了动作片。在这个过程中, A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操作(讲道理),让B做了原来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就是权力。

你拿着机关枪指着别人,你当然有权力。但如果你的机关枪坏了怎么办?别人还会听你的吗?

你去饭馆花钱了。服务员当然听你的。出了饭馆你再让他干啥,他会听吗?

假设之前的交警辞职了,不再是交警。他再因为你违章而让你靠边停车,你会听吗?

你跟一个医生不是在医院见面,而是在一个饭局上见面,他没穿白大褂。医生给你讲起某些疾病治疗的要点,你会听吗?(你当然会听!而且还会拿出手机加人家微信!)

看电影的例子就不说了,小a跟小b根本就是身份地位同等的两个人。小A说的有道理,小B当然会听。

在以上的5种权利中,暴力权利,奖赏权利,法定权利是硬权力,需要有一定的力量做保障,没有强制就没有听从。专家权力和说服力是软权力,没人强制也会有人听从。硬权力所产生的服从,往往存在着一种抵抗的趋势;软权力所产生的服从,往往会自然发展成主动的行动力。

说回职场

大家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领导交给你个任务,让你给自己的队伍里推行一套规范。职场小白领到这种任务以后,就会面露难色,"我又不是领导,我哪有权力让大家听我的?"

很多人对职场的想象是,领导拥有了法定权利,所以才有说服力;然而职场的真相是,只有先拥有说服力和专家权力,才能拥有法定权利。

你站在你领导的角度看看两种情况,一种是你丝毫没有体现出能够调动别人的能力,就强行把你提升成领导;另一种是你已经有了足够调动别人的能力,追认你成为"领导",你觉得哪种更合理?

你的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也是因为他当初在做小兵的时候,展现出了足够调动别人的能力。他把那个需要组织规范的工作扔给你,不是为了故意为难你,而是为了让你锻炼你在没有权力背书的情况下,组织调动别人的能力。

所以一个人想要成为小leader,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展现自己的专家权力和说服力。说服别人的能力,是走向管理别人的第一步。

像辅导新同学和跨项目沟通这种脏活累活,很多人都会看作一种负累。然而正是这种脏活累活,才能锻炼和体现出你的管理能力。

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很多年前我带一个实习生,实习生负责一个需求。PM中途改了好几次,而且每次都得加急让他做。实习生气呼呼的跑过来找我告状,我一看这个需求,是因为工信部在监督我们某些"不合规"的地方,那当然得高优做啦!那还不是工信部的领导说啥我们就得做啥!工信部让你整改的地方你不整改,明儿就给你来个下架!全公司都没好果子吃!

然而这个工作是实习生在做,对于实习生来说,我又不是你们的正式员工,你们公司好不好关我屁事?所以他根本不在乎这个需求的紧迫程度。

我当时是他的mentor ,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完全可以板起脸孔让他必须做完,"做不完不许转正",行使我作为mentor 的法定权力。

然而我没有这么做,我跟着他一起骂了一顿PM,说这帮人真不靠谱。然后过了一会儿我跟他说,他这个需求做好了,解决了公司的重大安全隐患,基本上可以保证一个转正资格。虽然他不急着毕业,但offer这种东西,多多益善嘛。

实习生听了,琢磨了一下,配合PM把功能搞定了。

这个过程中,我展开了我的说服力。

因为我总是能在这种情况下说服别人,我在工作的第4年开始就带团队了。我跳槽到别的公司,即使不是以 leader 的身份去的,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leader 。没办法,团队遇到矛盾的时候,我总是能凭三寸不烂之舌一番游说就化解了危机,自然而然的积攒了公信力,不提升成leader都交代不了。

前几天有人在我文章下评论,说现在2-2级别都"不给分配带人"了。我觉得这里就是误会了,公司不会因为"你想带人",所以就让你带人。只会因为你已经展现出了带人的实力,才让你带人。

说说360环评的事儿

脉脉匿名圈真是一个大傻子云集的地方,总有人宣传说360环评全给E就行,这样不会得罪人。甚至还有大傻子宣传不给别人打环评。这种人就是职场里搅浑水的搅屎棍。

你们在职场里遇到过傻逼吗?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傻逼没有办法被组织剔除出去?就是因为有搅屎棍的存在。

你跟领导告状某一个人的问题,领导出于谨慎,肯定得仔细调查四处走访。问到了除了你以外的其他人,尽管其他人跟这个傻逼合作的也非常不爽,但是他们为了明哲保身不得罪人,就说"我跟这个人合作挺好的"。领导听完以后就困惑了,一头雾水,咋回事?要是搅屎棍的数量足够多,领导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反过来觉得你有问题,把你臭骂一顿。

从你的视角看,你只看到领导臭骂你一顿。你没看到领导调查走访时被骗的团团转,你会觉得领导是个傻逼。可是你让领导怎么办呢?没人跟他说真话他有什么办法呢?

说回到我们的主题,360环评是你在你领导面前积累说服力的最好的工具。真实而准确的反馈你组里其他人的看法,你的领导会觉得你是一个说真话的人,从此你说的话他都会格外重视一些(哪怕他不喜欢你说的话,他也得重视)。这个说真话不只包括负面的,也包括正面的。你觉得谁不好你就直说谁不好,你说你觉得谁好就直说谁好。

有很多人会有"打小报告告黑状"的心理负担,但其实"打小报告告黑状"这个词儿本身就是极其幼稚的。你跟我一起回忆一下小时候,班级里几个同学在欺负另外一个同学,你看见了想要告诉老师,那几个同学就讽刺你,说你只会告黑状。说你告黑状的人太多了,于是年幼的你价值观混乱了,就不敢告黑状了。

咱们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那个时候你应不应该告老师?真把那个同学打伤了怎么办?你告诉老师是不是对另外一个被欺负的同学负责?你告老师是一个好人还是个坏人?反过来你隐瞒不报选择沉默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打小报告告黑状"这个词儿本身就是那些给社会添乱的人制造出来的价值观。

还有一些人顾忌同事之间的关系,觉得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职场是赤裸裸的利益场,除了利益以外一无所有。来,咱们一起算算数,天平的一边是领导对你的信任,天平的另一端是一个表现不佳的同事跟你的关系,你觉得哪一个更重要?真的关系不好了又能怎么样?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提供的信息要真实准确,千万不要泄"私愤",否则你会立刻被你的领导当做一个搂逼。

那些给所有人360打E的人,真是蠢到家了。稍加统计学计算就能凸显出你干的这个缺心眼儿的事儿,就仿佛站在电线杆上的麻雀一样显眼。你耍啥小聪明呢?觉得自己很幽默?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啥鬼主意?来这儿装老好人来了?行为艺术表演抗议呢是吧?知道当初曹操为啥砍死杨修吗?

这种行为只会收获领导对你发自内心深处的反感和厌恶,说明你对于职场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停留在幼儿园层次。你几乎会被彻底排除在提升管理岗的考虑范围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