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
现如今,我的作息确实非常规律,除了周末会稍微晚一点到7点多起床,工作日都是6点半起床,晚上11点左右差不多就睡了。一开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从小胃就不太好,在前公司,我每隔几天就吃烧烤、火锅,也如大部分程序员一样,熬夜到凌晨3、4点是常有的事。最终,在一次与朋友约饭火锅冷饮吃完之后,华丽丽的胃痛去了医院,做了肠胃镜,做了小小手术。住院的一周里,我什么也没做,就默默躺在病床上盯着雪白的天花板,思考我这莫名其妙的折腾自己身体的生活。我想,是时候尝试尝试健康的生活方式了。
工作
好像大家都羡慕我的工作量,说实在,没有来到这里之前,我也不曾想过当个码农居然不用加班,而且这边节奏确实没有互联网公司节奏那么快。在互联网工作的年轻人,每天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产品设计后端不同的人沟通改需求,需求和产品迭代都非常迅速。我也思考过产生这种节奏的原因,过去几年,国内的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并且融资相对容易,有了一个想法,大家都想快速落地,开发出一个新的产品,并不断的调整,大家都试错的资本。但随着互联网产品的成熟和新技术的出现,在这个行业已经积累了很多成熟的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其实很多工作已经是重复性的劳动,本质上与工地搬砖没什么不同。现在很多大公司会把资金投入到像低代码平台、AI这类可以节省劳动成本的技术中去。
在这边的工作,是大家在提出一个想法后,开会讨论,后期很多细节包括产品本身和设计其实是要自己去考虑完善的。自由度高比较高,不用担心中途产品过来让你临时改需求上线,省去了很多无效时间。当有一个需求提出后,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先集中几天完成,后面多出来的时间,再去跟需求方沟通,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就是我可以每天集中在几个小时完成工作的原因。其实大家可以想想,抛开其他人对你工作的干扰或者需求变动的影响,有着对产品本身的绝对把控权之后,你是不是也可以快速完成你的工作,哈哈。
找工作
工作是朋友推荐的,并且运气很好,这边对接的负责人是朋友的朋友,因为知根知底,所有流程走的很快。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没有编制,所以这份工作的不稳定性不亚于互联网公司,并且工资也远远达不到互联网工资的平均水平,有得必有失嘛,任何事物都是平衡的。
一般找国企的工作,可以搜搜所在地的国企单位,进入官网看是否有招聘信息。这类企业,对于个人的学历还有是否入党等自身条件会比较看重。如果你是高学历,并且有过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经验会比较好找。
业余生活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出去溜达,散散步,逛到没有逛到过的地方,看一些没有看到过的景色。现在特别喜欢开车去郊外的小村子里,找一些朴素的农家乐,炖一只野鸡,或者去山林间看看有没有野果子,爬爬山之类的。 偶尔会烧烧饭,一般的家常菜还是可以烧的,馒头、饼干、蛋糕、饺子偶尔也会做一做。
个人发展
之前除了本职工作,偶尔会有朋友或者同事给个私活,不多,接一接,赚个零花钱。其他的就尝试了下股市和基金,大概也就维持整体不亏的水平。
好像27岁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赚钱的问题,但是到了这个阶段,看到了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个人发展的局限性,确实有了紧迫感。已经27岁了,在这里尝试进行未来的规划。
首先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丢,尝试用计算机做出更多东西,开发一些小玩意儿,研究研究计算机底层的原理。
其次,比较喜欢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之前自己也有看过一些书,推荐《经济学原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适合基础入门。后期看看能不能考个证书进行深入一下。
近期听项目组的人说,很有可能会裁人。如果真被裁的话,年底了,可能拿着钱去外面流浪一段时间,找个风景好点的地方,找一家民宿,住个个把月,认识认识不同的人,想想也是挺好的。
今日收获
今天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合同培训,有几个点可以分享一下,如果有讲的不对的地方,期待大家多多包涵并指出不当之处。
- 尽量签订书面合同,口头合同容易出现问题。微信上的信息一定要记得保存,不要删除,除非重大的刑事案件,一般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去取证(微信里的聊天记录之类的)是不被允许的。
- 法律中是具有诉讼时效这个概念的,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打个比方,借条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3年。借条上写明还款时间的,则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3年。
- 如果二次签订合同,记得把首次签订的合同给解除掉。
- 签订合同的时候,记得查看“盖章签名”有效、“盖章和签名”有效、“盖章或签名”有效是不同的。
- 如果是购买国外的货物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签订经销商合同,如果是代理合同,代理人会说我只是做代理,货物出现问题找国外厂商,但是由于没有和国外厂商签订三方合同,就没办法获得权益保障。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如果有写的不当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包涵个人不足之处。 希望大家都能喜乐平安,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