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系统的人机交互部分
-
OS 改善人机界面,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
人机交互设备包括
传统的终端设备
和新型的模式识别设备
-
OS 的人机交互部分用户控制用于控制有关设备运行和理解执行设备传来的命令
-
人机交互功能是决定计算机系统
友善性
的重要因素,是当今 OS研发热点
二,人机交互的初期发展
-
交互式控制方式
-
行命令控制方式:1960年代开始使用
-
全屏幕控制方式:1970年代开始使用
-
-
斯坦福研究所提出的发展计划
-
始于 1960 年代,1980 年代广泛应用
-
强调
人
而不是技术
是人机交互
的中心 -
代表性成果:鼠标、菜单与窗口控制
-
2.1 人机交互发展——WIMP界面
-
缘起:70 年代后期 Xerox 的原型机 Star
-
特征:窗口(Windows)、图标(Icons)、菜单(Menu)和指示装置(Pointing Devices)为基础的图形用户界面 WIMP
-
得益:Apple 最初采用并大力推动
-
时间:199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
-
不足:不允许同时使用多个交互通道,从而产生人-机交互的不平衡
2.2 人机交互发展——多媒体计算机
-
缘起:1985年的 MPC
-
把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和人机交互控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系统
-
构成:多媒体硬件平台、多媒体OS、图形用户接口、多媒体数据开发工具
-
提供与时间有关的
时变媒体界面
,既控制信息呈现,也控制何时呈现/如何呈现 -
人机交互界面需要使用多种媒体,同时支持多通道交互整合,改善用户体验
2.3 人机交互发展——虚拟现实系统
-
缘起:1980年代的虚拟现实新型用户界面
-
VR 通过计算机模拟三维虚拟世界,根据
观察点
、观察点改变的导航
和对周围对象的操作
,来模拟临境
(身临其境)的感觉 -
支持多通道交互整合,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
支持用户主动参与的高度自然的三维 HCI,以及语音识别、头部跟踪、视觉跟踪、姿势识别等新型 HCI
-
容许用户产生含糊和不精确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