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了六年的产品迎来了第一个商业客户

212 阅读2分钟

准确的说,应该是开发了十年,如果从第一行代码开始算起的话。一开始的几年没有方向,就写写类库,整理整理以前的工作。产品是 OneDev。为了能够长期的开发下去,上个月发布了企业版,进行商业化尝试。昨天获得第一个商业订单,感谢客户的支持。也分享下产品的一些经历。

几年前,红杉美国的一个投资人找到我希望了解 OneDev 的详细情况,我 blabla 介绍了 OneDev 独有的一些功能,然后他这样回复我:

Just building features that are missing in GitHub/Gitlab is probably not enough — either they will build these features over time, or they won’t build them because they decide there isn’t enough demand for such features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之后好好想了想 OneDev 应该怎么定位,最后决定聚焦于自建服务市场,因为:

  1. 虽然云托管是趋势,但仍然有很多公司需要自行托管他们的代码/ci-cd 服务器,主要是因为政策原因。我还查了 GitLab 的公开上市文档,到 2020 年,他们 75% 的收入来自于自建服务用户。所以这个市场确实存在。
  2. Git 托管和 CI/CD 会消耗大量资源。聚焦自建服务市场不会给项目带来任何财务负担。
  3. 头部玩家的产品针对极大量用户的云服务优化,但对于自建服务市场,未必是最优的。他们的产品维护起来一般是比较麻烦的。而 OneDev 只针对自建服务的情况进行优化,从各个方面都强调产品的易于维护性。例如,配置高可用对于 OneDev 来说非常简单,而对于 GitLab 来说则非常复杂,因为系统包含了太多独立运行的组件。

目前 OneDev 积累了一定的用户量,最明显的感受是一旦有什么比较明显的 bug ,发布后很快就能得到用户的反馈,然后及时改掉。记得产品开发的前几年,有些严重的 bug 发布了个把月都没有人反馈,直到自己发现,那样的心情想必做独立产品开发的同学会有所体会。

这个产品能够坚持到现在,最关键的是我没有全职做这件事情,目前还在公司混饭吃。希望有朝一日产品的收入能够支持我全职做这个产品,甚至是拉起一个团队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