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稿智能生成代码平台imgcook初体验

827 阅读3分钟

1.前言

Imgcook是一款前端自动化开发工具。它通过解析设计稿,自动生成前端代码,实现了设计稿到代码的自动转换。Imgcook能够根据设计稿的布局、颜色、字体等信息,快速生成符合规范的前端代码,大大提高了前端开发的效率。同时,Imgcook还支持多种前端框架,如React、Vue等,适用于不同的前端开发需求。

2.平台使用步骤

  1. 准备设计稿:首先,你需要准备好设计稿,可以是PSD、Sketch、XD等设计工具导出的文件,或者是在线设计平台导出的文件。
  2. 登录imgcook:登录imgcook的官网(www.imgcook.com/)并创建一个账户。登录后,你可以看到你的仪表板。
  3. 创建项目:在仪表板中,你可以创建一个新的项目。为项目命名,并选择适合的前端框架,如React、Vue等。然后,你可以选择上传设计稿或者从云端设计稿库中选择一个已有的设计稿
  4. 解析设计稿:一旦你上传或选择了设计稿,imgcook会自动解析设计稿,并根据设计稿的布局、颜色、字体等信息生成一个可视化的页面。
  5. 配置组件:在可视化的页面中,你可以对每个组件进行配置。你可以选择组件的名称、样式、大小、响应式等属性,并将其与设计稿中的对应元素进行关联。
  6. 生成代码:当你完成组件配置后,可以点击生成代码按钮,imgcook会根据你的配置生成前端代码,并提供下载链接
  7. 下载代码:你可以点击下载链接,将生成的代码下载到本地。然后,你可以将代码导入到你的前端项目中,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调整。

总结起来,imgcook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设计稿、登录imgcook、创建项目、解析设计稿、配置组件、生成代码和下载代码。通过这一流程,你可以快速将设计稿转化为前端代码,提高前端开发的效率。

3.生成过程

上传sketch文件

选择其中某一项进行生成代码,加载完成后就会进入imgcook的工作界面

选择其中一些组件就可以进行样式的修改和调整。

调整完成样式之后,可以点击代码选项来阅读生成的代码,支持生成不同类型的项目代码,如vue、react、标准h5规范、小程序等等。随后就可以选择不同的类型并将代码导出。

笔者选择采用H5规范方式将代码下载到本地,并通过浏览器打开,可以看到还原效果还是挺好的。

4.小结

首先笔者仅仅是对imgcook进行了一个非常初级的体验,很多用法还不明朗,但毫无疑问imgcook在提高前端开发效率和减少重复劳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使用imgcook时,代码生成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生成的代码可能不够精简和优化,需要开发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项目的需求和性能要求。此外生成代码和设计稿之前存在强耦合,mgcook的使用需要有设计稿作为输入,如果没有设计稿或设计稿不完整,可能会影响代码的生成和开发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