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路由器中路由的含义
路由:
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
路由表:
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的集合
路由器中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择
路由表的形成有三种方式:
-
1.直连路由,长在路由器自己身上的,只要给路由器的端口配置上IP地址,路由器会自动将该端口的网段,加入到路由表中 优先级最高
-
2.手动,由网络管理员一条一条加入(静态路由,常见的有static) 优先级第二
-
3.动态学习,通过路由器互相发送报文共享路由表 学习自己没有的网段 优先级最低
常见的动态路由有:rip ospf ISIS BGP
PS:还有一个默认路由,默认路由一般配置在有且只有一个唯一出口的路由器上
2.路由器中查看路由表的命令: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表中条目的含义:
Destination/MAsk:目的网段,子网掩码
Proto:路由信息怎么来的 直连 静态 动态
Pre:优先级 值越小 优先级越高
Cost:开销值 值越小 会优先选择该路由条目
Flags:路由信息状态
NextHop: 下一跳地址(只有路由器有下一跳地址)
interface:出口,去往目的网段的出口
配置静态路由一定需要知道如何配置非直连网段、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3.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默认路由以及静态路由的优缺点
静态路由︰
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将不知道的网段手动配置进路由表,允许对路由的行为进行精确的控制,静态路由是单向的,并且缺乏灵活性。
动态路由:
路由器会发广播告诉相邻的路由器自己的路由
默认路由:
当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找不到目标网络的路由目条时,路由器把请求转发到默认路由接口。
静态路由的优点:
- 减少路由选择问题和路由选择数据流的过载。
- 网络安全保密性高。动态路由因为需要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而对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地址等信息。因此,网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可以采用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的缺点:
大型和复杂的网络环境通常不宜采用静态路由。
- 一方面,网络管理员难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 另一方面,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中的静态路由信息需要大范围地调整,这一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非常高。当网络发生变化或网络发生故障时,不能重选路由,很可能使路由失败。
4.下面我们做一些静态路由的配置试验更快的掌握如何配置静态路由
实验环境eNSP
通过静态路由实现PC1,PC2,PC3之间相互通信
1.首先
2.依次给PC机配置好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3.给连接路由器的端口配置IP地址
AR1
AR2
同AR1中配置端口ip地址的命令,用同样的方式配置好AR2的端口ip地址,之后我们可以通过display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来查看对应的端口地址,看看是否配置成功与配置是否出错
AR3也用同样的方式配置好端口地址
配置好以后我们可以查看是否配置成功与配置是否出错
4.为三台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即将非直连网段、子网掩码、下一条地址添加进路由表中)使三台PC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AR1
到这里AR1配置完毕
AR2
AR2并不知道的网段只有两段,所以只要像在AR1中那样将路由信息(即将非直连网段、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添加进路由表中)加入路由表中就好
加入完成以后通过dispay ip routing-table查看路由表的信息,看看是否配置成功以及是否出错
AR3
AR3并不知道的网段有三段,依旧像在AR1中那样将路由信息(即将非直连网段、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添加进路由表中)加入路由表中就好
加入完成以后通过dispay ip routing-table查看路由表的信息,看看是否配置成果以及是否出错
到这里AR1 AR2 AR3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已经完成,最后一步可以开始测试网络联通性
5.在PC机中测试网络联通性
三台PC机可以相互通信,试验成功,静态路由的配置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