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vue3进行全面讲解。包括 Vue3 升级的变动,Vue3 核心知识点,Composition API 如何使用,以及 Vue3 一些基础的原理。
一、Vue3比Vue2有什么优势
-
更快的渲染速度:Vue3使用了Proxy对象来代替Vue2中的Object.defineProperty,提高了响应式系统的性能,同时也优化了编译器和虚拟DOM的实现,使得渲染速度更快。
-
更小的体积:Vue3的体积比Vue2更小,同时还提供了tree-shaking支持,使得只有用到的部分才会被打包进最终的代码中,减少了应用程序的体积。
-
更好的TypeScript支持:Vue3对TypeScript的支持更加完善,包括对组件、指令、插件等的类型定义,使得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更高。
-
更好的组合API:Vue3提供了更好的组合API,使得组件的逻辑更加清晰,可复用性更高,同时也更容易进行单元测试和调试。
-
更好的错误处理:Vue3在错误处理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包括更好的错误提示和更好的错误边界处理,使得应用程序的健壮性更高。
二、Vue3生命周期
Vue3的生命周期相比Vue2有所改变,主要是将原来的beforeCreate和created合并为一个新的生命周期函数setup。下面是Vue3中的生命周期函数:
-
setup:在组件实例化之前执行,可以用来进行组件的初始化设置,包括响应式数据、计算属性、方法等的声明。
-
beforeMount:在组件挂载到DOM之前执行。
-
onMounted:在组件挂载到DOM之后执行。
-
beforeUpdate:在组件更新之前执行。
-
onUpdated:在组件更新之后执行。
-
beforeUnmount:在组件卸载之前执行。
-
onUnmounted:在组件卸载之后执行。
-
onErrorCaptured:在捕获子组件错误时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Vue3中去掉了activated和deactivated这两个生命周期函数,因为在Vue3中,keep-alive组件被重构为一个内置组件,不再需要手动管理缓存的组件状态。
三、Composition API对比Options API
Composition API和Options API都是Vue.js提供的开发API,但它们在使用方式和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
Options API是Vue.js早期版本中使用的API,它通过在Vue组件中定义不同的选项来描述组件的行为。例如,可以通过定义data、methods、computed、watch等选项来描述组件的状态、行为和响应式数据。Options API的优点是易于理解和学习,但是当组件变得复杂时,选项会变得越来越多,导致代码难以维护和理解。
Composition API是Vue.js 3.0中引入的新API,它通过将相关逻辑组合成可复用的逻辑块来描述组件的行为。Composition API的优点是代码可复用性强,逻辑清晰,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组件的逻辑。同时,Composition API还提供了更好的类型推断和IDE支持。
总的来说,Options API适用于简单的组件,而Composition API适用于更复杂的组件和更大规模的应用程序。
四、如何理解ref toRef和toRefs
ref、toRef和toRefs都是Vue 3中的响应式API。
-
ref:ref函数可以将一个普通的数据转换为响应式的数据。ref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对象,对象中有一个value属性,该属性的值是响应式的。当value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相关的组件会自动更新。
-
toRef:toRef函数可以将一个响应式对象的属性转换为一个新的响应式对象。toRef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响应式对象,第二个参数是响应式对象的属性名。toRef函数返回一个新的响应式对象,该对象只有一个属性,即传入的属性名。
-
toRefs:toRefs函数可以将一个响应式对象转换为多个响应式对象。toRefs函数接收一个响应式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对象,该对象的属性是响应式对象的属性,值是一个新的响应式对象,只有一个属性,即传入的属性名。
举个例子:
import { ref, toRef, toRefs } from 'vue';
const state = {
name: 'Tom',
age: 18
};
// ref
const name = ref(state.name);
name.value = 'Jerry';
// toRef
const ageRef = toRef(state, 'age');
ageRef.value = 20;
// toRefs
const refs = toRefs(state);
refs.name.value = 'Jerry';
refs.age.value = 20;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通过ref函数将state.name转换为响应式数据,并且可以通过name.value来修改值。通过toRef函数将state.age的属性转换为响应式对象,并且可以通过ageRef.value来修改值。通过toRefs函数将整个state对象转换为多个响应式对象,可以通过refs.name.value和refs.age.value来分别修改值。
五、为何需要.value
在Vue 3中,使用ref函数创建的响应式数据是一个包装对象,该对象包含一个value属性,该属性的值是响应式的。因此,在访问和修改响应式数据时,需要使用.value来访问和修改value属性的值。
例如,我们创建一个响应式数据: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如果我们想要访问和修改count的值,需要使用.value:
// 访问count的值
console.log(count.value); // 输出0
// 修改count的值
count.value = 1;
console.log(count.value); // 输出1
这是因为,ref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包装对象,而不是简单的值类型。这个包装对象有一个value属性,该属性的值是响应式的。因此,我们需要使用.value来访问和修改这个属性的值。这样,Vue 3才能够追踪响应式数据的变化,并更新相关的组件。
六、vue3升级了哪些重要功能
1、creatApp
2、emits属性
3、生命周期
增加了setup函数,包含Vue生命周期函数。
4、多事件
5、Fragment
6、移除.aync
7、异步组件的写法
8、移除filter
9、Teleport
10、Suspense
11、Composition API
七、Vue3如何实现响应式
Vue 3使用了Proxy API来实现响应式。Proxy是ES6中新增的一个API,可以用来拦截对象的访问、赋值、删除等操作,从而实现对对象的监控和控制。在Vue 3中,每个响应式数据都被封装成一个Proxy对象,当我们对这个对象进行访问、赋值等操作时,Vue会自动捕获这些操作,并触发响应式更新。
另外,Vue 3还引入了一个新的Reactivity API,包括了一组函数,如reactive、ref、toRef、toRefs等,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创建响应式数据。其中,reactive函数可以将一个普通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ref函数可以将一个普通值转换为响应式对象,toRef和toRefs函数可以将一个普通对象中的属性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八、watch和watchEffect的区别
watch和watchEffect都是Vue 3中用于监听响应式数据变化的API,如果需要监听多个数据或需要获取变化前后的值,可以使用watch;如果只需要监听函数内部使用的响应式数据,可以使用watchEffect。
九、setup中如何获取组件实例
组件实例可以通过getCurrentInstance()
函数在setup()
函数中获取。这个函数返回的是一个ComponentInstance
对象,包含了当前组件实例的所有信息,包括组件的属性、方法、生命周期钩子等等。
十、Vue3为何比Vue2快
-
编译器优化:Vue 3的编译器对模板编译进行了优化,生成的代码更加简洁高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运算和内存分配,提升了渲染性能。
-
静态提升:Vue 3中引入了静态提升(Static Hoisting)的概念,将静态节点在编译时提升为常量,避免了每次渲染时的重复计算和创建,大大减少了渲染时间和内存占用。
-
静态节点缓存:Vue 3中引入了静态节点缓存(Static Caching)的概念,将静态节点缓存起来,避免了重复创建和销毁,提升了渲染性能。
-
Diff算法优化:Vue 3中对Diff算法进行了优化,使用更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减少了比较次数和时间复杂度,提升了渲染性能。
-
Tree-shaking:Vue 3中对组件的代码进行了Tree-shaking,只打包使用到的组件代码,减小了打包体积,提升了加载速度。
-
Typescript支持:Vue 3对Typescript的支持更加完善,可以更好地进行类型检查和优化,提升了代码质量和性能。
十一、Vite为什么启动非常快
Vite 之所以启动非常快,主要是因为它采用了原生 ES 模块导入的方式,而不是像 Webpack 那样使用打包后的文件。Vite 在启动时会创建一个本地服务器,在浏览器中访问时,会通过浏览器原生支持的 ES 模块导入方式,直接从本地服务器中获取模块,而不需要像 Webpack 那样先将所有的模块打包成一个文件,然后再通过浏览器解析。这样就避免了 Webpack 在启动时需要处理大量文件的情况,从而大大减少了启动时间。另外,Vite 还使用了缓存机制,可以在修改代码后,只重新编译修改的文件,而不需要重新编译整个项目,也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十二、Vue3如何实现代码逻辑复用
-
Mixins:Mixins 是一种将多个组件中共用的代码抽离出来,然后将其混合到组件中的技术。在 Vue 3 中,可以使用
mixins
函数来定义一个 Mixin,然后在组件中使用mixins
选项来混入该 Mixin。需要注意的是,Vue 3 中 Mixin 的优先级比 Vue 2 中更高,如果多个 Mixin 中有相同的选项,那么后面的 Mixin 会覆盖前面的 Mixin。 -
Composition API:Composition API 是 Vue 3 中新增的一种 API 风格,它可以将一个组件的逻辑拆分成多个函数,然后将这些函数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在组件中,可以使用
setup
函数来使用 Composition API,将多个逻辑单元组合成一个逻辑整体。
十三、Composition API和React Hooks 的对比
Composition API 和 React Hooks 都是用于在函数组件中复用代码逻辑的技术。它们的实现方式和使用方法有些类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
命名方式:Composition API 中使用
ref
、reactive
、computed
等函数来定义响应式数据和计算属性,而 React Hooks 中使用useState
、useEffect
、useContext
等 Hook 函数来定义状态和副作用。 -
代码组织方式:Composition API 中可以将一个组件的逻辑拆分成多个函数,然后将这些函数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从而实现代码逻辑的复用。而 React Hooks 则是将状态和副作用等逻辑抽离出来,然后将其作为函数组件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代码逻辑的复用。
-
对比优势:Composition API 相比 React Hooks 在类型支持方面更加强大,因为 Vue 3 中使用 TypeScript 来编写代码时,可以对 Composition API 中的函数进行类型推导。而 React Hooks 相比 Composition API 在社区支持和生态方面更加丰富,因为 React Hooks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React 生态系统中,有更多的开源库和工具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