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四:为什么要顺应技术的生命周期?

74 阅读2分钟

从商业维度看,把握好周期远远要比努力工作更重要。

让我们放弃思考的三大弱点

弱点一:自我麻痹

自我麻痹是指我们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放弃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我们只有承认和面对现在的风险,才有勇气放弃麻痹自己的行为,把部分注意力从当前技术放到更新、更有颠覆性的技术上去。而不是被动地等着他人告知自己下一步需求。

弱点二:畏惧改变

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旦赌注足够大,就会产生畏惧。我们率先放弃了改变的勇气,跟着就会放弃改变的欲望。得过且过,离新的技术趋势越来越远。

弱点三:路径依赖

所谓路径依赖,就是你被过去的成功所蒙蔽了,以为过去的成功可以复刻。当过去的成功路径成了你唯一的选择,那么你也不会关注,更不会去探索新的路径了。

如何克服弱点去把握技术趋势?

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

首先,日常工作中我也经常会麻痹自己。不过我跳出这个状态的办法就是,每年会留出两次深度忏悔的时间。

第二点,克服内心的恐惧,迎接变化。这一点我天生要比很多人好。虽然在变化来临的那一刻还是会有很大的恐惧,但与此同时,我又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变化。不止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一样。随性的探索和意外的惊喜,总会带给我更大的乐趣。

一个老去的技术就让他老去,快死的架构不值得投入人力和时间去维护,更不用说去翻修或者是复用了。

怎样才能避免让一个老的技术和架构侵入到新的体系里来?硅谷达人 Guy Kawasaki 曾总结苹果公司 Macintosh 的成功,他认为关键就在于“低调加物理隔离”。我觉得这也应该是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把这种新的项目和公司其他部门分割开来。参与的人少一些,时间给宽裕一些,尽量远离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人群。


此文章为5月Day11学习笔记,内容来源于极客时间《郭东白的架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