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 Retry 发布 v1.2.0 版本

44 阅读4分钟

分布式系统大行其道的当前,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是重大的挑战,基于 CAP 理论,采用柔性事务,保障系统可用性以及数据的最终一致性成为技术共识 为了保障分布式服务的可用性,服务容错性,服务数据一致性 以及服务间掉用的网络问题。依据 "墨菲定律",增加核心流程重试, 数据核对校验成为提高系统鲁棒性常用的技术方案

特性

  • 易用性 业务接入成本小。避免依赖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重试的稳定性
  • 灵活性 能够动态调整配置,启动 / 停止任务,以及终止运行中的重试数据
  • 操作简单 分钟上手,支持 WEB 页面对重试数据 CRUD 操作。
  • 数据大盘 实时管控系统重试数据
  • 多样化退避策略 Cron、固定间隔、等级触发、随机时间触发
  • 容器化部署 服务端支持 docker 容器部署
  • 高性能调度平台 支持服务端节点动态扩容和缩容
  • 多样化重试类型 支持 ONLY_LOCAL、ONLY_REMOTE、LOCAL_REMOTE 多种重试类型
  • 重试数据管理 可以做到重试数据不丢失、重试数据一键回放
  • 支持多样化的告警方式 邮箱、企业微信、钉钉、飞书

客户端与服务端数据交互图

#系统架构图

分布式系统重试的重要性

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网络延迟、节点故障、消息丢失等原因,操作可能会失败。重试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原因:

  • 网络不可靠性: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网络的不可靠性,消息可能会丢失或延迟。重试机制可以确保消息被发送和接收,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消息传递的可靠性。
  • 事务处理:在分布式系统中,事务可能会因为网络延迟等原因失败。重试机制可以确保事务被正确提交,从而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
  • 节点故障:分布式系统可能会由于节点故障而导致部分或全部服务不可用。重试机制可以确保节点重新启动后,服务能够自动恢复并继续运行。
  • 提高系统可用性:重试机制可以确保在发生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尝试自动恢复,避免出现系统宕机或无响应的情况,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重试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性能和消息传递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服务的可用性。

重试的风险

  • 重试放大风险:这种指数放大的效应很可怕,会加大直接整体系统的负载,最坏情况下被调用的服务流量可能放大到 r 倍,不仅不能请求成功,导致整体的负载继续升高,甚至直接打挂
  • 无限重试问题:如果不设置重试次数会使得业务线程一直被重试占用,这样会导致服务的负载线程暴增直至服务宕机.
  • 数据安全:基于内存重试会可能造成数据丢失风险
  • 网络阻塞:重试次数过多或重试间隔时间过短,就有可能导致大量的请求同时发送,从而导致网络拥塞和负载增加。

v1.2.0 发布内容:

  1. bizId 变更为 idempotent_id【新增】
  2. 新增 unique_id 用于标识重试数据【新增】
  3. 新增 unique_id 的生成模式分别支持号段模式 (美团 leaf 的号段模式算法)、雪花算法两种模式【新增】
  4. 管理系统登录页新增版本号【新增】
  5. 重试详情页,新增通过唯一 id 查询日志列表【新增】
  6. 修改页头页底内容【新增】
  7. 修复登录密码校验问题【BUG】
  8. 使用 mapstruct 替代通过反射进行对象属性装换【更新】
  9. 优化部分代码【更新】

项目地址

官网: www.easyretry.com/

gitee:gitee.com/aizuda/easy…

github:github.com/aizuda/easy…

方便的话给项目一个 star,你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