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看到小红书上的一位宝藏博主,里面写的战胜拖延症很有道理;这里记录一下方便日后遇到拖延症发作的时候对症下药
拖延症三大魔
1. 完美主义拖延魔
形成的原因:
入魔症状:觉得状态不够够好,准备不够充分
概括:对逃避的遮掩,原因是习惯依赖结果评判自己,过度简化的评价体系让人对失败过于敏感, 导致逃避这个问题
解决办法:
大脑热身,关键是一个字:装
假装进入工作 ( 这里不止是工作,还有学习,社交,演讲等一切想逃避的东西 ) 状态,就算没有用也没问题,到最后大脑会判断你在对应的状态和你一起应对。
让逃避的大脑置于其中,骗大脑进入状态,他就会和你一同应对这个状态
2. 恐惧拖延魔
形成的原因: 入魔症状:导致自己明知道在拖,当时就是不愿动起来,越拖越慌。
任务难度过高,无从下手的时候就会进入畏难状态。而且越是这样越会谴责自己,做不出来怎么办,好废喔,自己就是废物。。。。
恐惧拖延魔也叫清醒的拖延,越清醒越自责,越焦虑越无力,没办法进行大脑热身
解决办法 这个问题主要是不熟悉,大脑里没有类似的成功经验导致的;
这时候要分两步走:
- 评价分离:停止自我谴责,拿回情绪控制权
- 大脑热身的变式: 欲擒故纵,渐进思考
具体操作
- 评价分离畏是难大脑不熟悉,是人之常情,先从自责里面走出来(焦虑的内耗导致你思考混乱),既然拖了就干脆先不做了,然后干一些轻松的事情( 例如散散步 )
- 再进行大脑热身,去想问题的切入点在哪里,怎么深挖,有什么例子....,让大脑对难点熟悉起来
然后就慢慢的熟悉了,不会不熟悉无从下手
3. 惯性拖延魔
形成的原因 入魔症状:辛苦一天了,这计划明天做吧。
人的意志力是越用越少,工作一天后就没什么意志力了,放纵最是在深夜,看到舒服的床就像躺下。
解决方法 养一方风水地:让环境的惯性形成子的的场域,分离工作区间和休息区间;
就是顺着习惯来:进入房间就习惯休息,进入书房就习惯工作,形成特定的习惯场域,进入这个场域后一秒入定
降魔秘籍
完美拖延饰逃避,模拟躬行能暖机。 世人皆有畏难性,评价分离薪绪宁。 恐惧拖延源陌生,渐进思考成熟悉。 意志气力易耗尽,养好风木工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