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异常,泛型,socket

78 阅读6分钟

4月「掘金·日新计划」第27天

1.7、异常

  1. 异常概念,分类,处理机制

    1. 概念

      1. 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不正常事件,如:除0溢出,数组下标越界,所要读的文件不存在
      2. java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事件,可以生成一个异常类对象,该异常对象封装了异常事件的信息,并将其被提交给java运行时系统,这个过程称为抛出异常,不处理的话会导致程序直接中断
      3. 设计良好地程序应该在程序异常发生时提供处理这些异常的方法,使得程序不会因为异常的发生二阻断或产生不可预见的结果
    2. 分类

      1. Error:一般处理不了,操作系统方面的异常

      2. IOException:例如,读取的文件不存在,连接网络连不上

      3. RuntimeException:除数除以0,常规的编码错误

    3. 处理机制

      1. Try-catch-finally try:监控区域,执行可能产生异常的代码 catch:捕获、处理异常 finally:善后处理,无论是否发生异常,代码总能执行
  2. 处理机制Try-catch-finally

    1. Try-catch-finally不一定要同时存在,就像if else一样,可以只有Try-catch,没有finally
    2. try{}语句块中放的是要检测的java代码,可能有会抛出异常,也可能会正常执行
    3. catch(异常类型){}块是当java运行时系统接收到try块中所抛出的异常对象时,会寻找能处理这异常catch块来处理(可以有多个catch块)
    4. finally{}不管系统有没有抛出异常都会去执行,一般用来释放资源,除了在之前执行了System.exit(0)
  3. throw、throws及自定义异常

    1. throw和throws

      1. throw用于手动抛出异常,作为程序员可以在任意位置手动抛出异常
      2. throws用于在方法上标识要暴露的异常,抛出的异常交由调用者处理
      3. 两者区别 1.throw用在方法内,后面跟上要抛出的异常类对象 2.throws修饰在方法上,告诉调用者此方法可能会抛出异常,后面跟上要抛出的异常类名
    2. 自定义异常

      1. 常见异常 RuntimeException,IOException,SQLException,ClassNotFoundException
      2. 自定义异常 java提供的异常体系不可能预见所有希望加以报告的错误
      3. 自定义异常类必须从已有的异常类继承
      4. 建立新的异常类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编译器产生默认构造方法
      5. 对异常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类名
      6. 可以为异常类定义一个接收字符串参数的构造方法,字符串参数描述异常信息

1.8、泛型

  1. 问题引入,如果需要产生多个对象,每个对象逻辑一样,只是对象内的成员变量类型不同,如何做?

    1. 创建多个类,给每一个类成员设置指定数据类型 缺点:会导致类的膨胀重用性太差
    2. 创建一个类,给这个类成员变量设置Object数据类型 缺点:编译正常,运行时可能会异常
    3. 针对以上2个的缺点,就引用了泛型
  2. 泛型简介(JDK1.5后引入)

    1. 泛型可以在编译的时候检查类型安全,并且所有的强制转换都是自动和隐式的
    2. 泛型的原理就是“类型的参数化",即把类型看做参数(传递形参类型)。也就是说把所要操作的数据类型看做参数,就像方法的形式参数是运行时传递的值的占位符一样
    3. 简单的说,类型变量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一个参数,它提供给编译器用来类型检查的信息
    4. 泛型可以提高代码的扩展性和重用性
  3. 泛型特点

    1. 泛型的类型参数可以是泛型类
    2. 泛型类可以同时设置多个类型参数
    3. 泛型类可以继承泛型类
    4. 泛型类可以实现泛型接口
  4. 限制可用类型

    1. 在定义泛型类别时,默认在实例化泛型类的时候可以使用任何类型,但是如果想要限制使用泛型类型时,只能用某个特定类型或者是其子类型才能实例化该类型时,可以在定义类型时,使用extends关键字指定这个类型必须是继承某个类,或者实现某个接口
    2. 当没有指定泛型继承的类型或接口时,默认使用extends Objext,所以默认情况下任何类型都可以做为参数传入
  5. 类型通配声明

    1. 引入(不同泛型类的对象,不能赋值)

      1. 同一泛型类,如果实例化时给定的实际类型不同,则这些实例的类型是不兼容的,不能相互赋值
      2. 泛型类实例之间的不兼容性会带来使用的不便,我们可以使用泛型通配符(?) 声明泛型类的变量。
    2. 应用场景:不知道返回来是一个什么类型,需要一个变量来接收返回

      1. “?”代表任意一个类型

        1. 和限制泛型上下限相似,同样可以使用extends限定通配类型(上限,父类)
        2. 还可以使用super将通配符匹配类型限定为某个类型的下限
  6. 泛型方法(更加灵活)

    1. 不仅类可以声明泛型,类中的方法也可以声明仅用于自身的泛型,这种方法叫做泛型方法,其定义格式为

      访问修饰符<泛型列表>返回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代码
      }
      
    2. 在泛型列表中声明的泛型,可用于该方法的返回类型声明参数类型声明和方法代码中的局部变量的类型声明

    3. 类中其他方法不能使用当前方法声明的泛型

    4. 什么时候使用泛型方法(希望方法中数据类型类所限制

      1. 添加类型约束只作用于一个方法的多个参数之间,而不涉及到类中的其他方法时
      2. 施加类型约束的方法为静态方法,只能将其定义为泛型方法,因为静态方法不能使用其所在类的类型参数

1.9、socket

  1. 服务端

    1. ServerSocket类,构造方法时端口号就写进去了(有很多构造方法) 必须处理异常,不然编译不通过,快捷键ctrl+1
    2. 等待连接accept,会返回一个连接通道,Socket接收
    3. 获取输入流,用来读取数据
    4. 读取数据read,放入data里,返回值是读取到的数据长度,后面输出使用 data是一个数组
    5. 输出,构建一个字符串 从0到len的数据构造字符串
    6. 使服务端,支持多连接 使用线程实现,当有连接接入,创建一个线程去接收数据 线程如何创建参考安卓APP页面跳转——页面的自动跳转(线程) 完整代码,有编译错误可以把鼠标移到文字上面有解决方案
  2. 客户端

    1. 连接服务端
    2. 获取发送数据的通道
    3. 键盘输入,转换成byte数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