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抖音上看到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发了一条视频,感觉他说的挺有意思。
他说,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该不该有自己的山头,用于自我保护,这让人很迷茫。
其实我也迷茫过。我猜测,我们迷茫的可能是同一件事。
程序员内部,曾经流传着这样几句圣经:
代码写的好,写得快,会像个闲人。代码有注释,逻辑清晰,任何人都能轻松取代你。
代码写的烂,只有自己能看懂,一次次救火,你反而会成为团队不可缺少的人才。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该把事情干好呢,还是不要干好呢?
这是一个问题吗?当然是往多快好省了做呀!
我以前的想法就是这样。
我做底层员工时,代码写的清晰简洁,高效严谨。有时候我会因为计算循环次数而费心设计。如果循环层数太多,我会先把关键数据放到Map里,后续可以直接取用。我也会关注代码的可读性,尽量少套几层循环,命名兼顾字符长度和表意指向,如果代码太多就抽离成一个方法函数,并且要在代码里注释清楚。而这些操作,在形成习惯之后,是不会影响开发效率的。反而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提高效率。因为不管逻辑多复杂,不管过去多久,一看就能懂,很容易排查问题和他人接手。
我做中层管理时,除了培养团队内每个员工都能做到上述标准外,让我投入很大精力的事情就是“去我化”。也就是通过手段、流程、文化做到团队自治。我在团队时,大家能很高效地完成工作。当我短时间内离开时,大家依然能依靠惯性维持高效的状态。
我的想法很单纯:不管我是一线开发,还是中层管理,我修炼的都是自己。当你具备一定的职场能力时,你就是值钱的。作为员工你能把手头的活干得又快又好,作为管理你能把团队管理得积极健康。这就是亮点。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只需要修炼自己。当你具备了这个能力,这里不适合你,好多地方都会求此类贤人若渴。
其实,后面慢慢发现,这种想法可能还值得商榷。
因为创业和打工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创业是给自己干,想干好是肯定的,谁都不愿意面对一团糟。
我看明朝的历史,建文帝朱允炆刚登基时,就想削弱其他藩王的势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当建文帝打算办燕王朱棣时,朱棣就起兵造反,自己做了皇帝。我感觉朱棣其实是自卫。后来,感情朱棣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也是继续削弱藩王的势力。其实,大家都一样。
打工就不一样了,干得好不好,不是你说了算,是你的上级领导说了算,周围同事说了算,规章制度说了算。
因此,扁鹊三兄弟的现象就出现了。
扁鹊大哥,医术最高,能预防病人生病。扁鹊二哥,医术很高,能消灭病症在萌芽阶段。到扁鹊这里,只能到人快死了,开刀扎针,救人于生死之间。但是,世人都称扁鹊为神医。
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个技术型的,同时他还能对你的工作质量做一些审查,那么他对你的评价,可能还具有些客观性。
但是,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个行政型的领导,他不是很懂医术,那他就只能像看医生治病一样,觉得救治好了快要死的人,才是高人。而对于预防重症这类防患于未然的事情,他会觉得你在愚弄他。
事实上,不少中小企业的领导,多是行政型领导。他们常常以忠心于老板而被提拔。
因此,为了自己获得一些利益。有些人常常是先把大病整出来,然后再治好,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老维修工建设管道,水管里流的是燃气,燃气管的作用是排废水。出了问题,来一批一批的新师傅,都解决不了,越弄越乱。结果老维修工一出手,就把问题解决了。老板觉得,哎呀,看,还得是我的老师傅管用。
相反,如果你把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没有一丝风浪,就像扁鹊大哥一样,我都不得病,还养你干啥,随便换谁都可以。这样的话,往往你的结局就多是被领导忽视。
我有好几个大领导都在大会上说过:你请假一周,你的部门连给你打一个电话的都没有,这说明你平时疏于管理,对于团队没有一丝作用!
从业这么多年,见过各种现实,很讽刺,就像是笑话。有一个同事,给程序加了一个30秒后延时执行。后来,领导让他优化速度,他分4次,将30秒调到5秒。最后领导大喜,速度提高6倍,他被授予“超级工匠”的荣誉称号。
一个是领导的评价。还有一个是同事的评价。
我有一次,在自己的项目组里搞了个考核。考核的核心就是,干好了可以奖,干差了便会罚。我觉得这样挺好,避免伤了好人心,杜绝隧了闲人的意。结果因为其他项目组没有搞,所以我成了众矢之的。他为什么要搞?人家项目组都没有,就他多事,咱们不在他这里干了!
我想,国内的管理可能不是一种客观的结果制。而是另一种客观的”平衡制“。
就像是古代的科举,按照才学,按照成绩来说,状元每届多是江南的。但是,皇帝需要平衡,山西好久没有出个状元了,点一个吧。河南今年学子闹事,罢考,为了稳一稳人心,给一个吧。江南都这么多了,少一个没什么关系的。
他更多是要让各方都满意。一个”平衡“贯穿了整个古今现代的价值观。
有人遵循自己的内心做事,也有人遵循别人的内心做事。不管遵循哪一方,坚持就好,不要去轻易比较,各自有各自的付出和收获。
当路上都在逆行时,你会发现,其实是你在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