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已死吗?卷起来吧!

152 阅读7分钟
  1. 低代码平台

    2021 年开年以来,低代码行业被不断关注,也引发了众多企业的热议与调研。 低代码发展初期,厂商的类型多样化,传统软件厂商、互联网大厂均涉及低代码领域,通用型厂商相对垂直型厂商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因此厂商数量更多。但随着市场成熟,通用类型厂商竞争加剧,垂直型厂商在细分的领域将会呈现优势明显趋势,可以进一步挖掘用户场景,提升产品能力和用户满意度。及早布局低代码产业生态,多维度拓展厂商优势,才能在未来占据高地。

  2. 跨平台技术

    随着从 PC 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演进,原生客户端因为自身天花板的原因也在逐渐向跨平台方案倾斜,当然这得益于跨平台方案的明显优势。对于开发者而言,可以做到一次开发多端复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效能。但是,移动端的跨平台技术并不是仅仅考虑一套代码能够运行在不同场景即可,还需要解决性能、动态性、研发效率以及一致性的问题。

  3. React Native Or Flutter

    React Native 是以 Web 技术开发原生移动应用的典型框架。但是与众多基于 Html 的跨平台框架相比,Flutter 绝对是体验最好,性能与构建思路几乎最接近原生开发的框架。 Flutter 目前虽然有着跨端最好的性能和体验但是关注人数和 React Native 不相上下。React Native 由于先出优势加上 React 的影响力导致目前很多 APP 都已经进入存量阶段,少有新的 APP 出现,所以在没有足够的收益情况下,大部分 APP 是不会进行技术变更的。所以在 2022 年,如果两者都无重大的技术变更,除了对 Flutter 关注的人会逐渐变多,两者大概不会有什么比较大的转变。

  4. 小程序

    目前主流小程序平台有 10 多家,包括腾讯的微信小程序、QQ 小程序;阿里的支付宝小程序、淘宝轻店铺;字节跳动的头条小程序、抖音小程序;百度小程序等;不同平台的实现标准各不相同,开发者需要学习不同平台的开发规范做定制化开发。

  5. Serverless

    从语义上来理解, serverless 即无服务架构,但是无服务器的说法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强调,无服务架构仍然在某处存在有服务器,只是开发者无需再像传统开发一样去关注这些基础设施,而是将精力更聚焦在业务实际的逻辑代码之上。对比传统的服务器托管方式,使用 serverless 架构开发,开发者无需多关注可用性、扩缩容、监控告警以及安全漏洞等等问题,只需要负责 Faas 层的代码来处理业务逻辑即可。

  6. 全栈

    “全栈开发者”是指“同时掌握前端、后端以及其他网站开发相关技能的开发者”。全栈开发者能够胜任产品开发的全流程,从前端到后端,从架构设计到代码落地,从自动化测试到运维等。对于公司来说,全栈工程师可以减小公司的用人成本,减少项目沟通成本;对于个人来说,拥有全链路技术有益于技术的闭环,扩展全局思维,提升个人能力和价值。

  7. DevOpsDevOps

    (Development 和 Operations 的组合词)是一种重视“软件开发人员(Dev)”和“IT 运维技术人员(OPS)”之间沟通合作的文化、运动或惯例。透过自动化“软件交付”和“架构变更”的流程,来使得构建、测试、发布软件能够更加地快捷、频繁和可靠。可以把 DevOps 理解为一个过程、方法与系统的总称。

  8. 5G场景带来的新趋势

    5G 的到来对于技术研发工作者的我们而言意味深远。它的出现是数据传输速度、响应速度和连接性的一次巨大飞跃。5G 将与超高清视频、VR、AR、消费级云计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车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产生深度融合,这些都将为前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和机遇。

  9. WebAR & WebVR

    元宇宙概念火爆全球,目前的 WebAR 和 WebVR 技术距离实现元宇宙的愿景似乎还很遥远,但借助于以 URL 的格式进行传播的优势,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形式进行推广,WebAR 和 WebVR 无疑是用户接触到元宇宙门槛的最便捷的方式,不需要购买昂贵的 VR 设备,不需要安装 APP,通过手机网页就可以进行体验。在 5G 技术逐渐普及的当今,现有的一些体验问题,例如:3D 模型体积较大,初次资源加载耗时长之类的问题也能够得到一些缓解。那么,问题来了:前端人在这块能够做些什么?从技术上来讲,需要我们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时地将虚拟图像覆盖到用户屏幕,并且和真实世界中的位置进行对齐,结合 WebRTC 技术实现网页浏览器实时获取和展示视频流,再利用 WebGL 的能力,进行 3D 人物模型加载,渲染和播放动画。

  10. Web 3D

    随着 5G 技术发展,视频加载速度会非常快,简单的实时渲染会被视频直接替代。复杂的可以通过服务器渲染,将画面传回网页中,只要传输够快,手机的性能就不再是问题。降低 web 3D 研发成本应该是将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路线,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会吸引更多感兴趣的人加入促使其正向发展。所以 Web 3D 可能会朝着平台化的方向发展,能提供简单高效的工具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11. WebRTC

    WebRTC 是一项实时通讯技术,它为前端打开了信息传递的新世界大门,对于绝大多数前端开发者来说,对于信息的传递还局限于 XMLHttpRequest,升级到全双工大家会用到 WebSocket ,对于能力闭塞的前端来说,WebRTC 无疑拓宽了前端的技术门路。

  12. Svelte

    在最新的《State of JS survey of 2020》中,它被预测为未来十年可能取代React和Vue等其他框架的新兴技术。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该了解 Svelte,可以先看一下 Svelte 的一些发展趋势。 svelte作者——Rich Harris Svelte作者是前端轮子哥 Rich Harris,同时也是 Rollup 的作者。Rich Harris 作者本人在介绍 Svelte 时,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Rethinking reactivity》,油管连接www.youtube.com/watch?v=AdN…

    他设计 Svelte 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静态编译减少框架运行时的代码量』,也就是说,vue 和 react 这类传统的框架,都必须引入运行时 (runtime) 代码,用于虚拟dom、diff 算法。Svelted完全溶入JavaScript,应用所有需要的运行时代码都包含在bundle.js里面了,除了引入这个组件本身,你不需要再额外引入一个运行代码。

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