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度总结 - 647

2,542 阅读15分钟

前言

——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20-2022,三年疫情,终于在 2022 年末放开。
新冠从“防控”,转向“救治”。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面积人民的感染。 我也不例外,在疫情放开后的第一周,返京工作后感染。
“阳”变成了所有人不可绕过的一道关。

身体

之前每年总结的时候,都忽略了身体。
经常听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实际上,没有好的身体,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今年(2022)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因此也耽误了很多事,也导致了年终总结写的比较晚。

新冠

先说说新冠, 我个人感觉,三年疫情过去了,我国疫情防控确实做得比较好,人民感染率和死亡率全球都是最低的。
当然,代价就是日复一日的核酸与检测。拿北京和我老家举例,北京的日常核酸检测是免费的(对比,我老家的除了有阳才会免费全民核酸,正常是混检4元,单检16元)。

然而,这次放开的还是有点急(是急,不是晚)。 我个人感觉,大部分的老百姓、医院、以及相关医疗用品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果能提前3个月通知,并通知大家准备好下面的物品,感觉我们可能会做的更好。

  1. 药品

首先就是备药品。
奥密克戎的药主要是退烧药。主要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比如快克)或者“布洛芬”。

在条件充裕的情况下,关于这两个药的选择如下:

  • 对乙酰氨基酚:效果更快,过量伤肝,肝脏不好的人少用。
  • 布洛芬:持续时间长,心脏、肠胃不好的人少用。

更多区别可参考药品中心的推文:《对乙酰氨基酚 PK 布洛芬》

然而,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些没有日常备药习惯的人,或者消息渠道少的老年人,放开后的情况是很多药店买不到药。只能去医院寻求帮助。甚至有些医院的药房也库存不足的情况。

  1. 血氧仪

判断新冠重症与否,是否需要去医院的参考:血氧仪。

  • 在血氧不低于95%的情况下,可以先居家吃药隔离。
  • 如果低于95%,需要适当吸氧,并去医院救治。
  • 低于90%需要立刻拨打120。(持续过久会有可能出现脑损伤,甚至更加严重..)
  1. 制氧机

对于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建议可以准备一个制氧机。大约需要2000元。 鱼跃的就可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很多医院的制氧机也是鱼跃生产的。 虽然不能说最好,但是相比之下,性价比和翻车率都是比较低的。 对于得新冠的老人,可以在家适当吸氧,补充氧气可以更好的康复,以及保证安全(当然不能吸太久,一般30分钟左右即可)。

因为我个人当时因为身体有别的问题(不是新冠)。在急诊待了3天3夜。大量的新冠老人去医院都是挂水以及排队吸氧。医院的氧气瓶资源也是有限的。我看着十分揪心。

  1. 核酸检测试纸

想要确定自己有没有得新冠,还是得用试纸。 但个人感觉,放开后,基本买不到试纸。就算有渠道,也是十分昂贵。感觉试纸的资源也没有提前准备好。

当然,我是觉得我们是有能力做的更好的。
毕竟,我们国家近10年,投资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西方列国。

结石

再说说我自己的身体, 我在新冠康复后,体质明显降低。 估计也和平时大吃大喝,不爱运动有关系。 12.24 我的胆囊炎又发作了,这次相对比较严重。 12.25 总胆管末梢结石梗阻,出现了黄疸。 12.27 做了 ercp 手术取胆结石,留了一根鼻胆管排胆汁。 然后,开始住院。 目前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黄疸还没有完全退。 这次持续时间比较久。也告诉我自己,身体是最重要的。 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身体,

希望 2023 年,控制饮食、适当锻炼。消灭脂肪肝,避免胆囊炎。 为后面的日子做准备。

补充:基因检测结果出来了,据说基因突变也很正常。 我检测了约2w多个遗传病。我大约重点有三个突变问题。也基本验证了我生病的原因。

  1. gerbert 综合征:表现是某些肝脏酶无法合成,导致长期慢性黄疸(我正常眼睛会发浅黄,眼白浑浊)。
  2. 椭圆型红细胞增多症:表现是红细胞容易被破坏,长期堆积导致脾脏增大。形成泥沙型胆结石。
  3. 颅内发育不良:我头大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但是我应该没有表现出来发育不良吧...

gerbert综合征的患病率为4万分之一,椭圆红细胞增多症的患病率是2万分之一。 相乘的概率为8亿分之一,虽然亚洲人得病率略高于其他州,但我这也是天选之人了~

工作

再说道工作,2022 年,工作上最大的变化:我内部转岗了。 从“客户端基础架构团队”,转到了“掘金”。更多是我个人的原因和思考。

转岗的个人原因:

  1. 在原组待了两年,业务过于熟悉,个人成长空间小,很难给原团队带来新的突破。
  2. 因为中台的服务性质,每天有很多时间在处理 oncall,帮助众多业务线的同学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技术的专注度和时间也变少了。
  3. 想回归业务线,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业务,学习不同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选择掘金?

  1. 掘金是我个人平时使用的技术社区,熟悉且热爱。
  2. 技术社区氛围很好,适合个人沉淀与成长。
  3. 认识一些曾经的老同事,我可以更快更好的融入团队。

当然,字节是比较 open 的公司,面对转岗活水的态度是开放的。 当然,我相信,在任何公司,内部转岗的阻力是肯定有的。
大家在做决定的时候需要先思考,自己究竟想收获什么? 是不是值得冒险,毕竟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工作也比原来更难找了。 当然,想清楚后,就不要后悔,大胆的往前走吧,路还是要往下走的~

在此,我想引用下公司产研负责人给我们的建议:

  1. 成长是私人的事情,高目标、高要求:追求极致。
  2. 要自信,不要自负;相信自己,也多向他人学习。
  3. “笨一点”,要有判断力,大智若愚,看长期收益而不是小聪明的短期收益。
  4. 不要埋头在业务里,走出来,多分享多沟通/交流。
  5. 保持乐观,保持好奇心。比如半瓶水,乐观人的视角是还有半瓶水,而悲观人的视角是半瓶空气。
  6. 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想好了就去做,不要犹豫。

ChatGPT

这里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十分欢喜。如有不同,一笑而过~

我知道,这个迟早会来,但没想到这么快。另外,这个我想说,我对未来是比较“悲观”的。 早在2017年,我就认为:《未来我们99%的人都会失业》:链接

我认为,未来(2040~2050年)99%的职业,都会被机器人(目前所谓的人工智能)代替。 当神经系统能够被机器复刻,即机器人也拥有所谓的“情感”时,我们将会彻底“失业”(当然也不一定是坏事)

我举一些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中...)

  1. 我们人类的教育成本太高了,正常来说,一个人要度过20~30年的教育,才能投入到工作。大量的学习成本以及生活资源的开销,会给家庭带来负担。因此,生育率也会越来越低。

而对比机器:可能只要插入一个U盘,读写几分钟,就能走完人20~30年的学习成本,投入到工作中。(因此:首先,老师可能会失业。对于未来,可能学习的目标,最终不一定要提现在生产力的进步上,而是纯是个人的情感需要和兴趣)

  1. 人类的寿命会被极大限度的延长。首先基于基因技术,能分析出你的基因缺陷,在对你的基因做针对性的疫苗,以便你以后不会得某种疾病。即使你生病,也可以通过再生技术,将你的某些组织再生,再替换你的生病的组织。因此很多残疾人都会有新的解决方案。

再对比机器:医生的一辈子能预见的病例是有限的,就算是行业的专家也不能保证0概率的误诊(极端场景下),因此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整合出所有病人的病例与治愈情况。并不断录入新的病例,不断实时学习。基于机器看病也并非不可能,并且机器可以做更精确的手术,比人手更加精准的动刀。(因此:医生可能也会失业。)

  1. 再聊聊出租车:滴滴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如果找不到工作,我们还能去拉滴滴挣钱养家。但是我认为2030年之后,可能大家都不用学驾照了。因为所有的车可能都不需要司机,并且在国家级新交通系统下,因司机原因,出车祸的概率几乎为0。无人驾驶的普及,所有车的运作都会由国家直接接管。你只要告诉国家,你要去哪。直接坐车等着到达就好。并且高速上无论有雾没雾,无论天气如何,都不会影响这个系统运行(至于安全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迟早会被聪明的地球人/机器人解决,就算是地震海啸也会有相对应的预案准备)

  2. 再聊聊警察:尤其是一线高危岗位的警察会先失业,最简单的道理是保证人身安全。机器人与歹徒发生碰撞,最多机器损坏,后续维修。但是人和歹徒碰撞,可能失去的是生命。并且机器人(或者机器狗?)自带武器,并且可伸缩的身材可以更加灵活的进入各个场所。

  3. 再聊聊打官司:我认为未来律师也会失业,甚至是法官。所有的案件,都会统一交给国家的司法系统解决,根据法律,公平公正高效的统一判罚。不需要法庭上的辩论与争论,因为这就是绝对的公平。

  4. 再聊聊买卖:我认为未来可能只有库房,连超市可能都没有了。所有的所需品,会直接送到你的手上。不论你在哪里,都可以直接定位到你并且直接送到你的手上。(比如你可能走在大街上口渴了,一个无人机会送给你一瓶你要的水...) 这样的话,外卖小哥和超市上班的员工也会失业....

  5. 最后聊聊“罪魁祸首”:软硬件开发:我们归根结底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把人做的事情交给机器去分担。渴望降低人对生产线的干预,从而降低用人成本。(目前也经常能看到各种报道,某个工厂因为引入了某个自动化流水线,减少了50%的人力成本 => 这不就是意味着原来这个工厂50%的人得重新找工作吗?)其实,这种矛盾一直存在,而且未来会越来越严重。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就会想办法降低成本,而大部分的成本是用人成本。机器的高效运转 + 维护费 + 电费 < 用人成本。

因此,我认为:未来所有需要人干预的事情,效率都不会太高,都需要被机器代替解决。(最终结果就是,大面积失业)

甚至,我认为未来最终资本主义真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唯一的出路是共产主义。因为万物都将国有化,所有资源都由国家统一分配。

再可能会出现的悲观现象:

  1. 机器制造与废弃,导致大量废钢废铁的产生。
  2. 物资的抢夺,比如有些地方缺水,有些地方缺食物。没有办法合理分配资源。
  3. 很多人会迷失方向,或者说找不到生活的价值。其实,内心的需求这个能给的只有自己,以及自己所在乎的人。

那么,假如真的那天来了,我们要怎么做呢?

  1. 首先,接受者的心态。
  2. 享受生活。

在那之前好好生活,好好积累资源。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并且十分主观,并不客观,各位如果看到,纯属见笑。

再看下几位互联网大佬的两会提案:

  • 雷军: 雷军

  • 周鸿祎: 周鸿祎

生活

1. 领证

2022年10月24日,相处了 888 天,我和浩浩领证了。 命中注定,两个北漂的程序员,选择了1024这个节日领证, 对我来说,1024 更有意义了~ 感谢浩浩一直的陪伴与照顾(尤其是我生病后),未来一起加油~ 希望我们小家庭的生活越来越好~ 希望今年能把蜜月给补上~

2. 买房

婚后,我们几乎花光了三年所有的积蓄,在老家买了个叠墅。 其实很多北漂年轻人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买房会面临选择。

我的最终目标是:大城市有一个够住的小房子,小城市能有一个改善型的大房子。

  1. 大城市:首付+贷款

拿北京举例,如果想不在郊区买一个老破小,重新装修居住。至少要300+,甚至更多。 还需要贷款很多年去还清,未来很多年都在给银行打工。

  • 收益是,有了一个小屋,再也不用租房 + 大城市的各种社会资源。
  • 风险是,如果失业或者有别的经济原因,导致断供。一切前功尽弃。
  1. 小城市:全款

拿我老家举例,房价在1w左右。在同样的经济资源下,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

  • 收益是,选择会更多,可以改善型住房,空间大,经济风险小。
  • 风险是,可能依然需要在大城市租房,资源较少。

我们考虑了我们职业本身的不确定性 + 经济下行的环境,暂时不适合做高昂的贷款风险。 最终,我们决定还是先买小城市的大房子。大城市的房子后面再买。 也不知道正确与否,但是相信房子是用来住的。还是量力而行吧。

追剧

弥留之国爱丽丝(1&2)(9.5分)

和鱿鱼游戏有点类似,十分紧张刺激,充满了反转。 最终的结局也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猎魔人(9.0分)

经典波兰游戏《巫师》系列的改编。 好看是好看,不过我断断续续的,有时看不太懂。还得靠媳妇分析。

游戏

1. 《对马岛之魂导演剪辑版》PS版(9.8分)

通关参考:30 小时(主体)

画风很唯美,日版的刺客型条,结局很感人! 为了拯救对马岛的战鬼,不择手段拯救对马,放弃了武士的信仰! 将蒙古人赶出对马岛(日本)后,最终和信仰武士的舅舅一战! 可选的结局! 是给舅舅最终的武士荣誉,还是放弃荣誉 以战鬼之名苟活余生! 交给了玩家选择! 是款好游戏

2. 《神秘海域 4》PS版 (9.0分)

通关参考:18 小时(主体)

是 ps4 时代的神作,之前没通关过。撑着 ps5会员免费赠送的佳作,因此通关了。 虽然帧数和画质没法达到现在的佳作的水准,但是内容和刺激,以及游戏导演给的各个小惊喜彩蛋,最终找到海盗的宝藏,见证了历史和奇迹。整体来说非常好。在当时的 TGA 神作。建议没玩过的有时间的小伙伴可以刷一遍,整体大约需要 20 小时左右。

3. 《美国末日 1》PS版(9.5分)

通关参考:20 + 2 小时(主体+dlc)

白嫖 PS5 送的 20 个游戏之一,改作讲述的非常现实。描述了类似生化危机,一个大叔,护送一个具有病毒免疫的小女孩到一个叫“火萤”的民间组织。(因为美国 zf &军队组织已经不受信任)过程十分艰辛&刺激,紧张氛围渲染的非常到位。但又不像逃生那样过于恐怖,情节处理非常恰到好处。最终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4. 《英雄联盟》手游(7.0分)

排位一般20分钟以内,周末没事可以练练手速。 海淀区前30皎月,距离北京市前200,只差最后一局胜利,可惜~

5. 《部落冲突皇室战争》手游(8.0分)

3分钟一把,节奏很快,以前就玩过。蹲厕所游戏。 据说工作室很小,但是一出必精品。但是后续被腾讯收购了,不知后续能否保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