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角度看B端工作台产品设计

4,537 阅读9分钟

本文是个人近期参与B端工作台开发时对业务思考的一个简单总结,并非专业的产品设计,文中可能会存在不够准确和专业的表述,望理解。

一、工作台的功能定位

工作台是个啥?在初次接触到工作台这个模块的时候,因为自己有过几年C端产品的开发经验,会不自觉的想要在C端产品中寻找到和工作台类似的功能模块。为了更加直观,这里我选择了“支付宝”和“飞书”进行一个简单类比:

支付宝飞书
image
image

从以上的对比图可以发现,B端的工作台和C端产品的首页还是比较类似的。结合我们实际的使用体验,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纳下工作台模块的功能定位:

  • 快速获取重点信息
  • 快速触达想要使用的其他功能模块
  • 系统级消息与数据的展示看板

二、为什么需要工作台

经过第一部分的简单描述和对比。我们首先对什么是工作台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继续思考,为什么需要出现工作台?

我们可以各自选择自己熟悉的产品切入思考,不管是支付宝还是飞书,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产品功能模块众多:

支付宝飞书
image


image

所以我们可以首先归纳第一个原因:

工作台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产品内部功能模块太多的原因。

截止目前我对工作台的认识水平,这个理由就是工作台最大的价值体现。当然还会有别的问题会需要使用工作台来解决,但是处理子模块过多这个理由是决定一个B端产品使不使用工作台的最重要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想一些没有首页的一些C端产品,比如“微信”,比如“网易云音乐”等等。他们也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产品功能相对较少,更加专注。**所以他们没有使用类似的这种模块。

当然除了上面的这个原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不论是工作台还是首页,一旦某个产品添加了这个模块,一般都是作为用户进入产品看到的第一个模块,那这个模块就自然而然的要扮演一个重要数据信息传递窗口的角色,比如系统重要的公共或者是活动,用户关心的通知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块来快速触达用户。

综上所述,为什么需要工作台:

  • 解决产品内部功能子模块太多的问题
  • 作为重要信息或者数据的传递窗口

三、工作台产品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工作台作为产品第一个被用户触达的模块,就意味着工作台是这个产品的一个门面,我们肯定希望能在这里突出我们的产品价值,产品特色,我觉得这就是工作台的第一个产品价值:集中体现产品特色,产品价值。这是从产品角度看工作台的价值。

接下来,从用户角度,他希望从工作台获得什么?作为一个B端产品,用户打开这个产品最初的目标无非是两种:

  • 我知道我要干什么,我现在希望使用某些功能完成我的目标
  • 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希望知道我需要干什么,可以干什么

这就是工作台产品的第二个价值体现:功能模块的快速触达,以及帮助用户了解今日工作,进入工作状态

我们继续对用户进行细分,一般B端产品会对用户进行角色划分,我们选择两个比较常见的角色进行举例:管理员和业务员。

  • 管理员日常的主要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工作进度的整体把控以及对下属员工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等的监控和管理
  • 业务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划分,把握完成进度。与其他同事进行工作协同等等

也就是说,不同角色他的日常工作是有区分的,他们的关注点也可能不同,相对应的对B端产品常用功能也可能不同,这就需要工作台具备一定的差异化能力。这种差异化可以是对页面的定制能力,也可以是抽象场景化的能力。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千人千面,最大程度提升用户使用效率

四、工作台的功能设计特点

工作台也属于B端产品的模块,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应该延续B端产品简单,直观,高效的产品设计特点。那么工作台有什么自己的特点么?

1. 尽量不要实现其他模块的功能

工作台可以理解为一个功能路由,用户借助工作台快速触达想要使用的功能,而不是直接在工作台实现某个其他功能模块的能力。有的同学可能会问:如果用户可以在工作台就把想做的事情做了,那不是更好么?

当然,毋庸置疑。对用户而言,能直接在工作台就把想做的事情做了,绝对是觉得很愉快的事情。

但是这种想法有点过于理想化了,以我的经验来看,B端产品能作为一个独立功能模块存在的,必然具有一定的复杂度的,这种复杂体现在界面和功能上。

工作台毕竟只是一个页面,承载一个子功能模块都费劲,更不用说面对几十上百的功能模块。

那么是不是完全不能具有任何功能呢?并不是的。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区分:什么是其他功能模块的能力,什么是工作台自己的能力

我要表达的是不要在工作台承载其他功能模块已有的能力,但是工作台自身的能力是没问题的,比如:界面定制化能力,通知能力,处理待办的能力。

2. 千人千面的定制能力

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可高可低。我认为和产品的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功能模块的数量级是成正相关的。在产品初期,用户群体相对单一,功能模块的数量也不是很多,这就会呈现出绝大多数用户会高频的使用某几个特色功能的特点。那么工作台就可以针对这部分用户的使用特点进行设计就好。

但是随着用户群体多样性的增多,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各种角色。功能模块也越来越多,甚至开始接入第三方插件。就要求工作台具备一定的可定制化能力,这种定制化一定是开放给用户的。可以极大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五、工作台常见功能模块有哪些

  • 重要公告活动通知。这个模块是基本能力。用户可以借助这个模块发布组织内部重要通知。厂商可以借助这个模块推送自己的活动通知。
  • 重要数据指标,信息的展示。这方面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展示哪些数据,哪些信息需要看用户对什么更感兴趣。
  • 快捷功能的导航。工作台功能路由的核心体现,用户可以自行决定展示哪些功能的快捷方式。 以上三方面,是我认为的工作台必要的能力,但是并不代表只会有三个功能,我说的比较概括,每个方面最终实现到功能上可能不止一个功能模块。 除了上述三个必要能力,不同的B端产品在实现工作台时还可以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提供一些其他的必要能力。比如支付宝作为一款主打线上支付的C端产品:收付款,转账,理财等都是必要能力。比如飞书,主要协同办公,那么办公相关的审批,打卡,日报周报等也是必要能力。

六、工作台是必要的么?

说了一大堆,结尾了居然问工作台是不是必要的?突然有点自费武功的感觉0.0~~

虽然这么说,但是工作台确实不是一个必要的模块。我们对一个B端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简单划分:

  • 在产品初期:重中之重是核心产品功能的实现和产品价值的验证。这个阶段工作台甚至不配拥有姓名T.T。
  • 在产品进入增长期:用户量开始增长,这个阶段重中之重是打造产品特点,在目标用户群体站稳脚跟,拥有初步的营收能力。这个阶段工作台可以有,但绝对不是主角,有也是简单实现必要能力就好。
  • 在产品进入快速增长期:用户量开始快速增长,用户群体多样性开始体现。产品拥有稳定营收能力,开始体现平台特性,围绕产品开始探索关联产品。这个阶段工作台开始突出重要性,开始真正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总体来看,工作台对一款产品而言:只能是锦上添花,谈不上雪中送炭

以上,就是我从研发的角度,准确的说是前端研发的角度对工作台的一些个人理解,纯粹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各位大佬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