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加载的过程
类从被加载到虚拟机中开始,到卸载为止。其生命周期会经历如下7个阶段。
其中绿色是顺序执行的。(加载执行完成才会执行验证...)
解析:有可能在初始化之前,也可能在初始化之后(动态绑定)。
加载:
在加载阶段,JVM需要做三件事情。
a、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该类的二进制字节流。
b、将这个二进制流中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
c、在内存中生成一个代表该类的Class对象。
验证:
验证的目的是确保class文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危害到虚拟机自身,验证的内容如下:
a、文件格式验证:字节流(加载的class文件)是否符合class文件格式的规范,并保证能被当前的虚拟机处理。
b、元数据验证:对字节流描述的信息进行语义分析。
c、字节码验证:确定程序语义是否合法。
d、符号引用验证:验证该类是否缺少其所依赖的外部资源。
准备:
该阶段是为类中的静态变量设置初始值的过程。例:
一个类中有一个静态变量 pubilic static int value = 1;
在该阶段value的值为0,是int类型的零值。
解析:
虚拟机将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替换成直接引用。
a、类或者接口的解析。
b、字段解析。
c、方法解析。
d、接口方法解析。
初始化:
在准备阶段时,已经为静态变量赋初始零值。而在初始化阶段则是执行类的构造器,初始化类变量和其他资源。
a、类变量,静态代码块初始化。
编译器自动收集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代码块,并按照其在源文件出现的顺序进行初始化。
b、方法初始化。
JVM会保证自类的方法执行前,父类的方法已经执行完毕。所以JVM中第一个被执行的方法肯定是java.lang.Object。
由于父类的类初始化方法先完成,所以父类的静态代码块要优先与子类的静态代码复制操作。
c、接口初始化。
接口中没有静态代码块,但是会存在变量的赋值操作。所以接口也会进行初始化。但是接口的初始化不需要执行父接口的初始化方法。只有父接口中的变量被使用时,才会进行初始化。接口的实现类在初始化时也不会执行接口的初始化方法。
d、初始化阻塞
多线程环境下,一个类的初始化操作会被加锁,保证只有一个线程去执行初始化方法,其他想初始化该类的线程会被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