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笔记2023-02-12

34 阅读12分钟

自我感想

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一定要有跳出其中的能力,就像灵魂出窍一样,站在空中俯视自己,俯视这个事件,站在10米、100米的高空俯视,放眼整个宇宙再俯视,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书中摘抄

就以《瞬变》为例,作者借助畅销书《象与骑象人》中的大象(我们的情绪大脑),和骑象人(我们的理性大脑)的隐喻,提出了任何改变都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

1、给骑象人(理性大脑)提供清晰的方向

2、给大象(情绪大脑)以足够的动机

3、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要想深刻改变自己,打开黑盒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真正希望改变的是黑盒子里的“布线”,里边的布线不改,而只是在浅层加一个认知或行为“外挂”,还是难逃内心旷日持久的“部门”冲突打架。

要深刻改变,首先要做的事不带任何预设立场,不带评判,去完完整整的,深刻的理解自己,即打开黑盒子的过程。

想法:以后自己要是做的不好,不能马上就责怪自己了,对抗会产生阻力,要和自己商量着来,对抗会产生阻力,对抗会产生阻力。

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难题、风险的时候一般有两大类策略:一类是规避,即设法不让风险发生或者躲开风险;另一类是应对,即当它实际发生的时设法去成功应对它。这两类策略会衍生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第一类人常常通过操纵自己或周围的环境来避开路障碍,而后一类人则通过加固地盘加强车身来直接碾压过去。两类策略往往都是自我强化的,越擅长规避,会变得越来越需要规避(因为并没有花精力去加固车身),进而越发擅长各种闪转折腾。而越擅长正面碰撞的,则越发会皮糙肉厚(当然也可能会一朝折戟沉沙),进而不必或不愿承担腾挪的额外成本,而更倾向于直接正面碾过去。此外,规避也不是免费的,常常会为了避开一个已知的坑而掉入一个未知的坑,毕竟从本质上来说你只可能避开你认知范围内的坑。

从短期来看,第一类人会更少遇到摔得鼻青脸肿、伤筋动骨的情况,但从长期来看,第二类人只要有一定的自我意识避开致命大坑,往往会越走越轻松。这两类人当中,第一类对控制贩卖的易感性要强得多,因为他们习惯了“恐惧-规避”策略;第二类人则不容易买账,因为只要不是在作死的边缘试探,他们大抵是愿意正面交锋的。

以规避为主要策略的人还有一个特点:更容易形成灾难性滑坡思想,即从A(一个小的后果)->B(一个不大不小的后果)->c(一个更大的后果)->D(灾难性后果)的急速滑坡。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规避策略的特点就是,我总要选择一条舒服的路走(即“尽量回避不舒适”是最高优先级),因而导致对其他路一概没啥经验,然而天底下舒服的路并不多,结果往往就是选出了一条防舒服但及其狭窄的通道作为生活的基本面,看起来舒服,其实如履薄冰。日常一二三四要控制的井井有条,这个一二三四是长期实践出来的一条舒服的路,环环相扣,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崩了,整个惯例就像多米诺骨牌坍塌了:路A走不了了,到不了B了,天呐,C也到不了了,后果环环相扣。生活容易因为小事情而雪崩,天未必真的塌了,但情绪崩塌是至少的。

也正因此,这类人对周遭的的人和事往往有更强的控制欲,这种控制欲正是为了避免后果的灾难性滑坡。

如果选择总是问别人,下次还得继续问别人,每次直接问到问题的答案同时意味着你永远都要靠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

想法:

自己平时就是控制欲很强,这个习惯会让人很累,因为强的控制欲除了要用大量的能量外,就是越强的的控制欲,就会感受到越强的失控感,进而加大控制力度,然后崩盘。这次我就是深刻的崩盘了。工作强度大,自己给自己制作了进度条,但是对自己太苛刻了,一旦和进度条不一致就强迫自己马上补上,看似是一个好习惯,其实是不懂得变通,苛求自己,再加上新冠,情绪和身体都崩盘了。通过这次事件我也明白了自己为啥生活中,工作中控制欲那么强了,因为内心深处仿佛是害怕什么,做什么事之前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为了防止这个最坏的结果发生,需要精确的控制每步,这样很容易,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跟串珠一样,全都散了。 自己不能总是紧绷着,也不能强迫自己事事必须得完美,得承认和接受,完美是相对的,不完美也不一定就是缺憾,就是残次品。这种极强的控制欲除了会让自己崩盘,还会让自己产生很强的恐惧心理,不自觉的想找各种理由逃避,恐惧、逃避、逼迫自己完美真的是让自己痛苦万分,终于身心承受不住,病了。病后,我没有力气再和自己过不去了,反而觉得轻松了很多。最近就是看这种思想思维类的书,受益颇丰,基本上自己可以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了,书真的很神奇,我觉得我越来越离不开了。

我们很多人不书写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是一个怪圈,你越是不开始书写,总是拿着有限的思维缓存去默想一个问题,就越是没有内容可以写。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的很远,很远。

怎么做到长期写一个价值博客

之前自己也曾多次跃跃欲试着要写博客,想着也要成为博客大v,后来就会发现越写越没东西写,觉得自己写的都是烂大街的东西,慢慢的就懒得写了。这本书里写的问题基本上说全部命中了我,我觉得很有必要摘抄下来,方便警醒自己。

注意到我并没有说“怎么做到长期坚持写一个价值博客”,因为当思考和总结成为习惯之后,诉诸文字以及借助书写来进一步思考就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变成了一件“因为你在思考和总结从而必须书写下来”的事情,博客就变成了副产品

一开始你是因为要写博客而去使劲的思考和总结,指望给出令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到后来,就变成了因为你习惯了思考和总结,因为你意识到书写是更好的思考,你就必须将你的想法变成文字。至此本和末就各归原位,不再颠倒。

怎样做到长期写一个有价值的博客,也许会有人给出很多有趣有用的小技巧来提供动机和激励,譬如如何做S EO,如何鼓励读者留言,等等,但是这些我都不想去说,我只想说最重要的,就是: 让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

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应对

即便上文给出了N条写博客的理由,但有时候只要有一条不写的理由就会让人停止做一件事情。所以这里特别加上一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应对”,《影响力2》第五章雄辩的证明,意志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有正确的方法,而非天生。

1、担心别人认为没有价值。事实是,你面过的问题总会有人面临过,你对思考了,别人没有,你的文章对它们就会有价值。当然,肯定会有某些人没有价值,它们早就知道了,但就算你再厉害,也总是有人比你厉害的,不能说因为这些理由就不记录你自己的想法了,你自己的思考了还有理解的最深刻,就算有别人想过了,总有人没有想到的。况且,思考成了习惯,你的思考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你的文章也会越来越有价值。超重复,无论你面临什么困惑,总会有很多人同样面临过,于是你苦苦思索之后的结果,肯定会对很多人有意义。

或者你想通了之后觉得其实也很简单,于是不愿意或不好意思写了,但要知道,问题在想通了之后总是简单的,问题的困难程度不在于想通了之后还觉得有多难,在于从你觉得它简单需要耗费多少思维体力,你耗费时间越长,说明有越多的人最终还是没有想明白(路越长走到底的人越少。)

最后我现在虽然看一年前的文章,觉得挺不成熟的,但是如果没有那些不成熟的思考,也不会有现在更成熟的思考,我几年后看现在写的文章,还是会觉得不成熟。

2、担心想法太幼稚或漏洞被别人嘲笑。人非圣贤。正是因为单个人的想法总是有漏洞,才值得拿出来交流(书写是更好的思考,讨论是绝佳的反思),被别人指出问题正是改进的空间,藏着掖着的想法永远不可能变得更成熟。

3、得不到激励。 这其实是个最无聊的问题,只有写碎碎念的博客才需要面对“激励”的问题。如果写自己的总结,写自己独立的思考,那么书写下来,理解通透,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就算放在私密笔记本里不公开也有一样的成就感。况且,如果你真做到了书写价值博客,那么绝对不用担心你的观点得不到传播,也许一开始会耗时长一点,但是在任何事情上都是有必要的初始阶段。

4、写不出来。 这个问题也比较无聊,思考本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长期订阅我的博客的朋友都知道我更新的频率极低,原因很很简单,要么是有手动的事情紧张,要么是遇到困难的问题需要长时间思考和沉淀。爱思考的人和不爱思考的人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前者在生活中总是挂着几个问题在大脑中,它们时常都会冒出来骚扰你一下,让你琢磨琢磨,不爱思考的则是没事不主动想问题,遇到问题还要看看能否找到捷径(找人帮忙)解决。

无论如何不用急于求成,在一个主题上深入思考下去,总能够挖到别人挖不到角落。你能让一个问题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是能够发现新得东西。一般来说,对于自认有价值的问题,我会让它在潜意识中待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视问题大小而定),利用走路吃饭的时间琢磨,有时即便已经想通了写下来了发出去了,大脑仍然还是会在回味问题,并不会把它撤出潜意识,然后看到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的时候忽然又有新的感觉了。

能够把问题长时间停留到潜意识中是一种技能,会带来很大的好处,停留得越长你越琢磨的透彻,比别人看到的就越多。 我们必须要戴着问题的眼镜看待事物才能发现新的视角,否则就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效应,别的不说,广为人知的例子是阿基米德的“尤里卡”,如果不是长时间琢磨着一个问题,一直把它放在思维中,是不会从洗澡领悟到“排水测体积”的,否则他洗了这么多年澡怎么不早发现呢。

所以,如果你习惯了思考问题,就总会有东西写,先有思考,然后有总结,然后在总结中进一步思考。

当然你也可以试试把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试着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然后看看能否在整理的过程中走的更远。这往往是可行的。比如这篇文章在我的剪记里面原本其实只有三行字(包含大约十来个备忘关键词),而最初我的大脑里面其实只有一个走路时冒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博客?

总结:平静的、波澜不惊的、享受的坚持不断的思考、总结、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