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经典面试题 | 吊打面试官系列 之 Vue2和Vue3的区别

146 阅读2分钟

目录

一、 回答点
二、 深入回答
        监测机制的变化
        Fragments(碎片)
        API模式的变化
        数据的存放
        生命周期钩子
        父子传参
        diff算法
        v-if和v-for优先级
        

一、回答点

监测机制的变化、Fragments(碎片)的更新、API模式的变更、数据的存放、生命周期钩子、父子传参等

二、深入回答

监测机制的变化

  • Vue3中使用了ES6Proxy API 对数据进行代理,监测整个对象,而不再是某个属性。
    
  • 消除Vue2中基于Object.defineProperty的实现所存在的诸多限制。
    
  • Vue3可以监测到对象属性的添加和删除也可以监听到数组的变化。
    
  • Vue3中支持MapSetWeakMapWeakSet
    

Fragments(碎片)

  •  Vue2在组件中只能有一个根节点
    
  •  Vue3在组件中可以拥有多个根节点
    

API模式的变化

  •  Vue2使用选项式API(Options API)   
    
  •  Vue3使用组合式API(Composition API)
    

数据的存放

  • Vue2中数据存放在data属性中
    
  •  Vue3使用setup()方法,setup()方法在组件初始化构造的时候触发。
    
  •  从vue引入ref或reactive
    
  • 简单数据类型使用ref()方法进行处理,复杂数据类型使用reactive()方法进行处理。
    
  •  使用setup()方法来返回响应式数据,在template可以获取这些响应式数据。
    

生命周期钩子

1. setup():开始创建组件之前,在beforeCreate和created之前执行。

2. onBeforeMount():组件挂载到节点之前执行。

3. onMounted():组件挂载完成之后执行。

4. onBeforeUpdate():组件更新之前执行。

5. onUpdated():组件更新之后执行。

6. onBeforeUnmount():组件卸载之前执行。

7. onUnmounted():组件卸载之后执行

8. 若组件被keep-alive包裹,则多出两个钩子函数

9. onActivated():被激活时执行。

10. onDeactivated():A组件切换到B组件。A组件消失时执行。

父子传参

  •  子组件通过defineProps()进行接收,并且接收这个函数的返回值进行相应操作
    

diff算法

  • Vue2:进行虚拟节点对比,并返回一个patch对象来存储两个节点的不同,最后用patch记录的消息去局部更新Dom。它会比较每一个Vnode但对一些不参与更新的元素,进行比较会消耗性能。
    
  • Vue3:diff算法在初始化时会给每个虚拟节点一个patchFlags(优化的一个标识)。只会比较patchFlags发生变化的Vnode,从而进行视图更新,对比没有变化的做静态标记,渲染时直接复用。
    

v-if和v-for优先级

  • Vue2中:v-for优先执行
    
  • Vue3中:v-if优先执行
    
注:最好不要把v-if和v-for同时用在一个元素上,这样会带来性能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