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
var arr = [9, 6, 5, 2, 1, 4]
需求: 将数组 下标0 与 下标1 交换位置
arr[0] = arr[1]
arr[1] = arr[0]
var temp = arr[0]
arr[0] = arr[1]
arr[1] = temp
console.log(arr)
冒泡排序:
属于数组排序的算法之一
其实就是通过一种算法, 将 一个乱序的数组, 调整为指定顺序的数组(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什么是算法?
解决某一个问题最简单的方式 / 最高效的方式
从 1~10万, 这组数字中, 少了一个数字, 要求我们找出来
常规写法: 后一位 - 前一位 如果 差值 === 2 那么就找出来了
将 1~10万 分为两组 1~5万 5万零1~10万 然后去找这两组数字中 那一组的数量不够5万, 找到之后将这组再次一分为二
准备一个乱序数组
var arr = [9, 3, 6, 2, 4, 1, 8, 5, 7]
console.log('原始数组: ', arr)
冒泡排序的核心: 对比数组前一项和后一项, 如果前一项的值较大, 那么就往后挪 (这个排序之后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arr[i] > arr[i + 1]) {
var temp = arr[i]
arr[i] = arr[i + 1]
arr[i + 1] = temp
}
}
console.log('1 轮冒泡排序后的数组: ', arr)
基础版
for (var k = 0; k < arr.length; k++)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arr[i] > arr[i + 1]) {
var temp = arr[i]
arr[i] = arr[i + 1]
arr[i + 1] = temp
}
}
}
console.log('冒泡排序后的数组: ', arr)
基础版 有 3 个地方可以优化
自己优化时: 1. 效果不变 2. 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var arr = [9, 3, 6, 2, 4, 1, 8, 5, 7]
0 1 2 3 4 5 6 7 8
console.log('原始数组: ', arr)
优化1
for (var k = 0; k < arr.length; k++)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if (arr[i] > arr[i + 1]) {
var temp = arr[i]
arr[i] = arr[i + 1]
arr[i + 1] = temp
}
}
}
console.log('冒泡排序后的数组: ', arr)
var arr =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console.log('原始数组: ', arr)
优化2
k === 0 第 1 次循环 确定了 [8] 的值
k === 1 第 2 次循环 确定了 [7][8] 的值
k === 2 第 3 次循环 确定了 [6][7][8] 的值
k === 3 第 4 次循环 确定了 [5][6][7][8] 的值
k === 4 第 5 次循环 确定了 [4][5][6][7][8] 的值
k === 5 第 6 次循环 确定了 [3][4][5][6][7][8] 的值
k === 6 第 7 次循环 确定了 [2][3][4][5][6][7][8] 的值
k === 7 第 8 次循环 确定了 [1][2][3][4][5][6][7][8] 的值
k === 8 第 9 次循环 确定了 [0][1][2][3][4][5][6][7][8] 的值
分析后发现, 外层循环的最后一次 是没有必要, 所以 我们可以将外层循环次数 - 1
for (var k = 0; k < arr.length - 1; k++)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if (arr[i] > arr[i + 1]) {
var temp = arr[i]
arr[i] = arr[i + 1]
arr[i + 1] = temp
}
}
}
console.log('冒泡排序后的数组: ', arr)
var arr =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console.log('原始数组: ', arr)
优化3
在打印之后, 我们发现 每一轮 循环都有一些没有必要的判断
规律是: 每一轮判断的执行次数, 减少 k 次
for (var k = 0; k < arr.length - 1; k++) {
console.log('这是第', k + 1, '轮循环, 此时 k === ', k)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 1 - k; i++) {
console.log(arr[i], arr[i + 1])
if (arr[i] > arr[i + 1]) {
var temp = arr[i]
arr[i] = arr[i + 1]
arr[i + 1] = temp
}
}
console.log(arr)
}
console.log('冒泡排序后的数组: ', arr)
完整版
for (var k = 0; k < arr.length - 1; k++)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 1 - k; i++) {
if (arr[i] > arr[i + 1]) {
var temp = arr[i]
arr[i] = arr[i + 1]
arr[i + 1] = temp
}
}
}
选择排序
var arr = [9, 3, 6, 2, 4, 1, 8, 5, 7]
0 1 2 3 4 5 6 7 8
console.log('原始数组: ', arr)
第一轮选择排序
var minIndex = 0 // 假设当前最小值的下标 为 0
for (var i = 1
if (arr[minIndex] > arr[i]) { // 如果当前分支执行, 说明在数组中找到了一个 比假设的最小值要小的 元素
minIndex = i
}
}
上边的 for 循环执行完毕后, minIndex 记录的就是 真实的最小的值的下标
此时交换 真实最小值 与 我们假设的最小值
var temp = arr[0] // 存储 数组下标0的值
arr[0] = arr[minIndex] // 将 下标0的值重新赋值 当前数组中最小的值
arr[minIndex] = temp // 将 下标 minIndex 的值 重新赋值为 arr[0] 原本的值 此时就完成了 真实最小值与假设最小值位置的交换
console.log('第 1 轮选择排序后的数组: ', arr)
第二轮选择排序
var minIndex = 1 // 假设当前最小值的下标为 1
for (var i = 2
if (arr[minIndex] > arr[i]) {
minIndex = i
}
}
for 循环执行完毕 minIndex 就是真实的最小值的下标, 此时交换 真实最小值与假设的最小值的位置即可
var temp = arr[1]
arr[1]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console.log('第 2 轮选择排序后的数组: ', arr)
第三轮选择排序
var minIndex = 2 // 假设当前最小值的下标为 2
for (var i = 3
if (arr[minIndex] > arr[i]) {
minIndex = i
}
}
for 循环执行完毕 minIndex 就是真实的最小值的下标, 此时交换 真实最小值与假设的最小值的位置即可
var temp = arr[2]
arr[2]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console.log('第 3 轮选择排序后的数组: ', arr)
将上述流程 简化为 for 循环
var arr = [9, 3, 6, 2, 4, 1, 8, 5, 7]
0 1 2 3 4 5 6 7 8
console.log('原始数组: ', arr)
第几次循环 假设谁是最小值 和谁交换 内层循环从几开始
k === 0 1 0 0 1
k === 1 2 1 1 2
k === 2 3 2 2 3
for (var k = 0
var minIndex = k
for (var i = k + 1
if (arr[minIndex] > arr[i]) {
minIndex = i
}
}
var temp = arr[k]
arr[k]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
console.log('选择排序之后的 数组: ', arr)
数据类型之间的区别
数据类型分为两种
1. 基本数据类型(简单数据类型)
2. 引用数据类型(复杂数据类型)
1. 存储
变量的数据存储的地方是 内存中, 内存分为两个 栈内存, 堆内存
* 基本数据类型存储在 栈内存中, 比如: string number undefined null boolean
* 复杂数据类型, 将数据本体存放在堆内存中, 比如对象或者数组或者函数
然后将指向该内存的地址, 存放在数组名或者对象名或者函数名中
数组/对象/函数 名 存放在 栈内存中
面试官: 数据类型之间有什么区别?
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 然后他们存储的地方是 栈内存中
引用数据类型有哪些, 然后他们数据本体存放的地方是 堆内存中, 然后变量名存储的位置是 栈内存中
基本数据类型内部存储的是值
2. 赋值
基本数据类型: 赋值以后, 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相当于将我自己的某一个东西, 复制一份给你, 然后你的就是你的, 我的就是我的
例子: 我有一张考试卷, 然后我复制一份给你, 然后你在卷子上书写答案, 并不会影响到我自己原本的这张卷子
复杂数据类型: 因为变量内部存储的是指向堆内存的地址, 所以在赋值的时候, 其实是将 这个地址给到了另外一个变量
那么相当于这两个变量存储的是 同一个 钥匙, 所以操作其中一个变量的时候, 会影响另外一个变量
例子: 我房间有一个开门的钥匙, 我将我的钥匙复制一份, 给到你, 那么此时我们两个共同拥有了一个房间的钥匙
此时如果我对房间的布局做了修改, 那么你进入房间的时候你能看到布局的修改
此时如果你将房间的所有东西全都偷走, 那么我进入房间的时候 能看到房间所有东西都被偷走了
3. 比较
基本数据类型: 就是 值 的比较
引用数据类型: 比较的时候 比较的是 存储地址
4. 传参
基本数据类型: 将值拷贝一份传递给形参, 在函数内修改不会影响外界
引用数据类型: 将存储地址赋值给形参, 在函数内修改会影响外界
var num = 100
var str = 'abc'
var obj = {
a: 1,
b: 2
}
var arr = [1, 2, 3, 4]
2. 赋值
var num1 = 100
var num2 = num1 // num2 === 100
num2 = 666
console.log(num1) // 100
console.log(num2) // 666
var obj1 = {
name: 'QF001',
age: 18
}
这一步相当于将 变量 obj1 内部存储的 "钥匙", 给到了 变量 obj2, 那么此时 obj2 和 obj1 相当于操作的是一个内存空间
var obj2 = obj1
console.log(obj2) // {name: 'QF001', age: 18}
obj2.name = 'QF666'
console.log(obj2) // {name: 'QF666', age: 18}
console.log(obj1) // {name: 'QF666', age: 18}
首先创建了一个 对象 obj1 数据本体为: {name: 'QF001', age: 18} 然后变量名存储的是指向堆内存的地址, 我们假设为 XF001
然后创建了一个对象 obj2 内部存储的是 和 obj1一样的地址
此时相当于 obj2 和 obj1 共同保管一个内存空间
换句话说: 操作obj2会影响 obj1 操作obj1也会影响obj2
var obj1 = {
name: 'QF001',
age: 18
}
var obj2 = {
name: 'QF001',
age: 18
}
obj2.name = 'QF666'
console.log(obj1.name) // QF001
1. 创建一个对象 obj1 内部存储的地址假设为 XF001
2. 创建一个对象 obj2 内部存储的地址假设为 XF002
注意此时两个对象除了长得一模一样之外 毫无关系
也就是说 操作 其中一个对象, 并不会影响另外一个
3. 比较
console.log(obj1 === obj2) // false
引用数据类型在对比的时候, 对比的是 地址 而这两个对象的地址完全不同, 所以返回的结果就是 false
var num1 = 100
var num2 = '100'
console.log(num1 === num2) // false
var arr1 = [1, 2, 3]
var arr2 = arr1
console.log(arr1 === arr2) // true
引用数据类型在对比的时候, 对比的是 地址 因为 他们两个的地址完全相同, 所以返回的结果是 true
4. 传参
function fn(num) {
num = 'QF001'
}
var str = 'abc'
fn(str)
console.log(str) // 'abc'
function fn1(o) {
o.name = 'qwer'
}
var obj = {
name: 'ABC'
}
fn1(obj)
console.log(obj.name) // 'q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