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的日子向内看|22年终总结

2,890 阅读8分钟

这个标题来自上半年看过的一本书《自洽,在不确定的日子向内看》,这个书名很契合当下的情况,所以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就毫不犹豫的读了下去。

对我来说,所谓不确定的日子,指的就是疫情当下,裁员浪潮一波接着一波,你不知道裁员的刀什么时候会落在你的头上。

所谓向内看,也就是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未来变好还是变差,已经不是我能够去左右的,自身能做的也就是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多些积累,可能在未来变好时能够有抓住机会的资本,未来变差时也能多些竞争力。

读这类个人成长的书籍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基本上都会教你要归内因、内观自己、外观世界、突破思维、复利、形成结构化等等等等,起初读书的时候也会想,这到底是鸡汤文还是成长书籍?读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鸡汤文也好,成长类也罢,作者借着信息差和认知差,输出认知之外的知识,并且让我开阔了思维,有些许的帮助,那就足够了。

我的读书习惯有些问题,读书时可能某些观点能让我茅塞顿开,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把这个知识留在了脑袋中,奈何就是握不住的沙,读完一本书之后,如果你让我复述一遍书籍都讲了些什么,那我就都已经忘记七七八八了。

一方面可能是没有深读,另一方面是没有将有效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当中。

输出是最好的理解和记忆的方式,【Flag】读完一章就将这章内容以自己的口吻复述给别人,如果你的复述能够让别人也理解,那么你就理解透彻了,又或者以文章的形式输出。当然,只是输出是不够,实践也是重要的一环,怎么将有帮助的知识点运用,也是接下来该思考的问题。

年中的时候,参加了一次公司的圆桌派,顾名思义就是邀请公司的一位大佬,与一些员工畅谈人生、职场的活动,

image.png

刚好我参加的那次大佬是公司的svp,活动中讨论过裁员、行业发展、个人发展等,至今还记得一些颇有受用的语句,今天分享给大家。

“当遇到行业周期的时候要做的是如何夯实自己,机会是留给有缘人的,如果你不做准备,机会不会留给你。”

“找到自己岗位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根据环境去调用。”

“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为了逐浪而放弃自己的专业竞争力。不断逐浪的过程是是在追求风口的行业,但一个人最根本的竞争力是专业竞争力,例如研发的能力,产品设计的能力,商业战略的能力,销售管理的能力。”

......

在圆桌派的最后,svp送给了我们一本书。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打开了我的另一扇窗,书中的7个习惯,每一个习惯都是我目前所想补足:

  • 习惯一:积极主动
  • 习惯二:以终为始
  • 习惯三:要事第一
  • 习惯四:双赢思维
  • 习惯五:知彼解己
  • 习惯六:统合综效
  • 习惯七:不断更新

前三个习惯说的是个人发展,自我管理,从依赖到独立,四五六的习惯则代表了公众领域的合作,从独立到互赖,而习惯七则是保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你自己,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方面不断优化。

自我提升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了不断进步,就必须学习、坚持、实践,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

【Flag】今后的自己需要围绕这7个习惯不断更新,形成良性循环。

接下来聊聊工作。

今年年初加入了一家在上海算小有知名度的公司,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是一个能够加速成长的地方。

在主站的这段时间学到了几个词。

  • 严谨

主app的日活是千万级别,你需要在排不完的需求和OKR里保证app的稳定,这就考验你的严谨性。app代码已经有大约10年的积累,每次需求迭代,一个小的逻辑修改就需要充分考虑上下文的关系,否则一个小的bug就可能导致大量用户的使用出现问题,并且相应的数据也可能下降,这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数据下降,影响产品数据报告,用户投诉率上升,工单叠加,影响整个部门以及个人。

  • 向产品管理

所谓向产品管理,就是在接到需求时,需要带有自己的思考,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也不是产品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是个老好人,任何需求只要给你,你就埋头开始干。NO,你要学会说不,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双向思考,这个需求是否合理,上线后是否产生正向的收益,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 排序和分配

主站每个迭代的需求有很多,除了需求之外,你可能还需要去处理一些支线的任务,比如横向技术的开发(性能优化、动态化等),工单处理,有时候产品与测试也会找你查一些问题,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完任务,这就需要排序和分配。遵循 “要事第一” 的原则,将所有事情以优先级从上到下排序,挑选出本期该做与不该做的任务,动态分配,资源和人力是有限的,决定什么不做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 抬头看路

做技术的大多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技术至上,以为技术就是一切,只要我将自己的任务做好,埋头苦干,总有一天会发光。这样下去的结果有两个,一个就是遇到了好的伯乐被别人发掘,展现自己的价值,但大多数是另外一种结果,机会永远也降临不到自己头上。我是物质的,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升职加薪,要想有机会,那就要在技术之外,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当然,技术能力是基础。

  • 业务的重要性

在之前的认知中,一直觉得我应该做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比如架构、性能优化、动态化、Flutter等,当开始做这些大型app时,才慢慢发现业务是比较重要的,其实架构也好,动态化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业务赋能,保证app的稳定性。

  • 沟通

公司越大,部门越多,再加上是主app,和各个部门的连接性就更紧密了。从近的看,和产品、测试沟通,从远的看,跨部门沟通,再远一点就是和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沟通。业务推动、资源协调、问题排查都表示沟通的重要性。

......

上面的词基本上都是陈词滥调,但在不同的环境中,理解是不一样的,可能这就是不断更新。

与上份工作相比,需求加多,工作时间加长,压力更大,但是成长性也更快,主站对技术人员给了很多机会,只要你有想法,那么就可以开始去做。如果你想做动态化,那么就可以参与动态化容器升级,如果你对Flutter感兴趣,就可以参加Flutter小组,有大量线上用户的数据支撑,你就可以很好的验证其技术的合理性和收益率。当然,不管收益降低还是提升效能,你对技术的研究都得交出一个答卷。

因为最近半年开始做DSL、Flutter动态化的需求,所以对于动态化的理解又深刻了一些。现在大厂app首页动态化基本上都是由DSL来做的容器,基本流程就是绘制出UI模版,编译成二进制,再由服务端下发至客户端,端上再进行渲染。 当然内部的细节很复杂,后续会仔细研究下,输出相应的文章。

总结就写到这,思考了过去,也立好了flag,希望明年的自己能成长的更多些。

「回顾2022,展望2023,我正在参与2022年终总结征文大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