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技术社区“标题党”增多现象的思考

2,674 阅读9分钟

本文正在参加「金石计划 . 瓜分6万现金大奖」

越来越多标题党的出现,意味着技术社区也进入了极度内卷的时候。就像几年前新媒体兴起,人们进入信息爆炸年代。

信息爆炸,是对近几年来信息量快速发展的一种描述,形容其发展的速度如爆炸一般席卷整个地球。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出现了大量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绝对是一件近乎恐怖的事情——我们称之为“信息爆炸”。信息爆炸表现在五个方面: 1、新闻信息飞速增加。 2、娱乐信息急剧攀升。3、广告信息铺天盖地。4、科技信息飞速递增。5、个人接受严重“超载”。

互卷效应

信息增多,导致信息提供者不得不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信息更容易被曝光、点击、转化,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些方法论,加上数据支撑,甚至能总结出一些规律,形成一定的运营策略。

比如比较知名的UC“震惊体”、知乎“人在美国”体、电影解说的“注意看”体,以及一些俗套的标题等。

在被很多用户的诟病的背后,它们参考的标准还是数据,尽管甚至小编本人都觉得“不好下手”的文字,但是只要数据好,就持续被用,因为运营者很难完全摸透用户习性,容不得太多主观倾向,不然很容易被信息洪流埋没。

类似如果起一个“这个XX让尤雨溪都拍大腿叫好”的标题(对尤没有恶意),这样在业内的、当前红人的标题就很容易让人重视,加上尤确实是经常出现在前端文章标题里的,并且很多热度还不错。

image.png

而信息接收者,在被信息轰炸的同时,又有需要观看某一类信息的需求,并且是不想通过搜索功能去搜索很明确的一类的信息;于是,被各种看起来像是自己需求的文章“骗”进去阅读,阅读了一大段看得还听入迷,结果发现结尾——

“KFC疯狂星期四,V我50”

跑出来继续找,吃多了“亏”就慢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一是标题,标题透露的信息相对较少,但对经验少的年轻的小编,起的标题一般吸引不了“资深读者”,比如都2022了,“震惊体”就显得很过时,人们素质越来越高,平台管控也越来越正规化,标题没卷到点上也是白卷。

二是内容,从感觉上、从主观上,在刚接触到文章、视频开头时,用户就需要学会去质疑、揣摩作者的动机,边看边花零点几秒去想想这种文案有没有是自己“被骗案例库”里面的,甚至是直觉上凭经验就能察觉到;另外右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看结尾,能看到是不是“付费”、“广告”、“烂尾段子”、“水文”等等。

清朝史学家章学诚《文史通义》提高信息过多的问题:

“书卷浩如烟海,虽圣人犹不能尽。古人所以贵博者,正谓业必能专,而后可与言博耳。盖专则成家,成家则已立矣。宇宙名物,有切己者,虽锱铢不遗。不切己者,虽泰山不顾。”

总而言之,章学诚给出的建议是先专后博,为用而学

所以上面的行为也产生了两个现象,

一是两边(用户、媒体)都在改善和“进化”自己的经验,为了达到自己在对信息处理的目的; 未来信息会越来越多花样,用户阅读标准也不断提高;

二是用户平均停留时间会越来越短,文章视频也尽量“头重脚轻”,“爆炸开场”,“说重点”,同时也被迫变得尽量精简,头尾呼应,或是别有目的文章藏得够深、够自然。

技术人的纯粹性

之前一些跑业务的、做商务的朋友跟别人说,说技术人很“单纯”。他们所说的“单纯”是指在思维方式上,技术人的想法很直接、很理性;我说这是职业病,但做本职份内的事时好用。

以他们的思维,请关键客户吃饭会考虑牌面、地点、地方礼仪、时间、选酒选菜,然后有一些聊天的剧本,引导话题慢慢走向自己的谈判目的,饭后可能要安排一些小活动,达到互相比较信任熟悉的程度为止。

我更多会考虑目标人物的对礼品需求的实用性、饭店性价比等,我偶尔会在和商务同事聊天时插一句让他很无语的话,至于为什么无语,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不可能会采纳,也不想回应。

那种感觉,就像他零编程经验的人,对我说要“三天拿下前端”时我的无语。,三天后他意味深长的说“技术只是一门手艺、一类工具”,扔给了我一份他的学习成果index.html:

<html>
   <body>
       <div class="biaoti">简单</div>
   </body>
</html>

技术文章初衷也是纯粹的。

在早些年,我们经历过要去看到别人的英文技术教程的年代;也经历过有些依赖说没就没的事情。

甚至连一个Jquery的离线Api文档都是人手传人手,当作武林秘笈一样看待,因为它并不是很好找到,对年轻的程序员来说丢了武林秘籍就可能要多走弯路。

国内的技术社区和Blog开始发展起来以后,慢慢出现了一批批热心的技术人,写了很多他们的避坑心得、他们起早贪晚摸索出来的某一门框架“hello world”、在公司花了很长时间封装出来的实用模块,那时候并没有支付二维码、没有公众号引流,只是为了帮助别人及获得一份认同就足够。

比如6年前,vue在国内刚兴起,尽管它的官网很好看并且有中文,但很多人看了还不会用,很多程序员还没有去阅读一门技术时要看官网的习惯,我分享了一些vue的案例,并在文中鼓励大家在需要时官方查阅api即可。

那时候大家还是喜欢在搜索引擎查答案: 诸如vue的生命周期vue的watch怎么用vue写的自定义组件,其实很多他们可以直接在官网全部找到。

但同时,也是因为有那些国人的技术文章,他们才得以在搜索引擎搜索到。

再后来,我们甚至有了自己的框架和社区平台,文档不用翻译且很容易找到。技术文章更深入和有了更广的讨论话题,传授自己的面试技巧、讨论源码仿造轮子、分享国际技术动态;我们跟上了时代潮流,甚至部分技术走在前沿。

这些发展,也少不了这些纯粹的技术人的贡献。纯粹到只是想帮助别人。

现在,技术社区进入内卷时代,也面临着对“纯粹”的挑战,别有用心或是低质量的文章也越来越多。

多元化

“标题党”是个贬义词,指的是那些标题吸引眼球,内容质量低甚至无用的文章。

标题党是指用夸张的标题吸引人点击查看,内容却是非官方来源的“小道消息”,甚至是严重失实信息,网络“标题党”推文背后的发布者以此赚取网络点击量和高额广告费。

现在技术社区真正的“标题党”很少(特别是掘金这类文章质量相对较高),多少是有用的文章,但也在往那方面靠拢,那就多少值得去警惕。

典型的比如简书,开始生态不错,加上自身有不错的颜值,技术氛围还是挺好,后面搞了区块链,也多了很多五花八门的标题党进来,慢慢技术人也都流失了,虽然对简书来说是意料中的战略转型。

又比如CSDN这类已经完全被商业化的平台,一眼看去还以为是进了澳门赌场网站,质量也参差不齐,已经完全沦为流量变现的机器,社区的良性生态一旦被打破就基本无法挽回。

知乎的付费内容很多是一些长的离谱的段子故事,至少我看到的技术内容还没有,很多大佬也很细心全面的帮解答了不少问题。所以我觉得风气还算不错,只是不温不火。

在同等质量面前,拥有好标题的文章确实可以得到更多流量。我们在标题、排版、风格上更要多花些心思,当然了真正好的东西也是不需要这些装饰。

时代在进步,咱们的文章无论变得多么“花里胡哨”,如果有能帮助到别人,就值得去推崇。至于他们的所得收入,是用于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写出更好的文章的动力,这是他们应得的,毕竟现在的社会处处是经济压力;当然也有一些不求回报,只乐于助人、也提升自己的人。

对于老技术人,虽然不太愿意看到离题、离谱、编造、俗套的标题,觉得不务实,但还算可以接受。大众技术并不是搞科研,严谨不代表需要严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高压的社会,需要一些光彩、一些多元化的元素来适应时代潮流,适应年轻人口味,毕竟未来还是年轻人的世界。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只要技术人的初衷还是“纯粹”的。

个人拙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