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背景概述
2015 年 3 月 25 日,在狼厂和数字公司短暂游历一圈后,拒绝了 8k 股字节期权(现在拆成s 4w 股了),入职了读研时就一直心心念的鹅厂。2022 年 7 月 29 日,因为孩子上学和北京户口的原因,我“被迫”跟热恋了 2684 天的鹅厂提出了分手,有意具体情况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北漂 10 年,有房有车,大厂组长,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我到现在都还没舍得删除鹅厂内部的 APP,想着有朝一日还能再续前缘。分手后的前半个月,经常还会习惯性地点开手机上的「企业微信」和 「腾讯 KM」,那冰冷的登录界面似乎在暗示着我们「已经结束嘞」。
当然,我知道「破镜重圆」是「很蓝的啦」。所以,留着这些 APP 仅仅是一个念想,并非对我当前公司不忠诚。就像《萍聚》中唱的那样,鹅厂之于我只是追忆了:
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今天是分手后的第 100 天,趁着对她的记忆尚未衰减,写点东西,整理下在鹅厂收获的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战利品」,没什么干货,自娱自乐,纪念那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1. 形状各异的公仔
作为前毛绒厂员工,收获最多的自然是各种公仔了,大多是自己购买的,少部分是参加公司活动得到的奖品:
上图是我离开北京前拍的,基本都送给同事了,QQ 空间的五角星公仔 和 QQ 飞车的橘猫公仔是我儿子的最爱,没有送人。
还有很多公仔放在合肥,例如「长鹅」、「腊长虎」、「微信气泡抱枕」、「牛、虎、猴等多种生肖公仔」等等,但基本都被我儿子嚯嚯了,就不放照片了。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是 2017 年初参加 SNG 北分春茗活动时获得的一等奖,QQFamily 全家福:
可惜的是,虽然儿子很喜欢公仔,睡觉时经常摆满一床,但是他过敏体质,尤其是对灰尘过敏,很容易就会引起咳嗽。毛绒玩具又是天然的灰尘收集器,所以,这几年几乎没再买公仔了,离开了鹅厂,以后大概率也不会再新增了,且玩且珍惜吧。
2. 形形色色的名字
我在鹅厂的英文名是 superwei
,上图是部门给我们定做的新年礼物中的姓名标签。
刚开始时,大家都喊我 super
,后来随着我的逗逼本性的逐渐显露,画风就逐渐变了,我也荣获了如下诸多昵称,甚至连我的姓氏都被改了:
超、超超、超哥、大(dài)夫、老 super、老司机、苏婆、老苏、苏老、苏老师、八万哥
在和产品经理沟通砍需求时,出于商业互吹的需要,经常会开玩笑地互称对方为「x 总」,我一般被称呼为“苏总”,偶尔也被喊做“卫总”。
其实喊啥不重要,称呼也不过是个代号而已,重要的是这些代号让大家更容易地记住了我,无形之中也扩大了个人影响力。不过,我得区分场合,合理的使用代号,例如,工作汇报时,我是super
,而不是「大夫」,更不能是「老司机」;吹逼扯淡时,我是「八万哥」,而不是super
,否则就被高压线给电死了。
稍微解释一下:
八万哥:我在内部的一个分享《月入 8 万不是梦》,介绍如何通过专利奖金合法地赚取外快,之后大家就开始喊我「八万哥」了
高压线:腾讯内部的红线被称为「高压线」,触碰高压线者,轻则开除,重则移交司法机关,薪资是高压线之一
关于「八万哥」,曾经有不知情的小伙伴听成了「八碗哥」,以为我能吃八碗饭,甚至向我单独求证是不是真的。好吧,虽然我身高 180,体重 190,但吃 8 碗饭也太看得起我了,即使是刚毕业那会,最多也就吃过 5 碗,现在只能勉强吃两碗了。
上面的图片中,黑色的姓名标签一直在用,前几天拍照时才发现,super
被磨损成了per
,少了su
,似乎意味着:
- 离开了鹅厂的舞台,我不再是 su 老师,我是个 屁er
- 我不再是管理者,要摆正心态,su 权限已经被收回了
3. 大头上的大圆脸
2018 年底,部门秘书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惊喜,请设计师为每位员工画了一张卡通肖像,参考的是员工的工卡照,我的卡通工卡如下:
本来大家都还在夸设计师画的真好,真像,而当看到我的卡通照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这张脸也太 TM 的圆了,看上去就像是用圆规画的一样。这张图片也被搞成了表情包,时常出现在 IM 窗口中,每每至此,空气中都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好吧,我觉得还真是挺像的,我工卡上的照片(本文配图有,自寻)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设计师很真实地还原了细节。不禁让我想起了 10 多年前在医院实习时,护士不知道我们实习生的名字,喊我和另一位同学叫「大圆脸」和「大长脸」。。。
2019 年转岗到新部门时,部门秘书让发一张生活照自我介绍用,我用的这张卡通照片被驳回了,背后的原因令全球变暖:
照片不够严肃,请提供一张正经的生活照片
好的,遵旨,我重新提供了一张正经的照片,但改变不了我不是一个正经人的事实。
后来的一次活动中,新部门参考工卡照给制作了一个全身的玩偶:
虽然这个玩偶制作精良,也很逼真,但是头也太大了啊啊啊。虽然大头和大圆脸都不好看,但是比起大头,我还是更喜欢大圆脸,至少比例协调。
自从转岗后,那张卡通照片也很少再出现了,以至于我都忘了它。最近准备素材时,忽然想到了它,我就立刻把所有账号的头像都改成了这张卡通照,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能记住我这张秀气的大圆脸🐶
4. 一直蜕皮的工卡
作为打工人,「工卡」是每天除了手机之外必须携带的物品了。工卡的佩戴规范是挂在脖子上,我不习惯脖子上挂东西,一直都是放在裤子的兜里。因为走路导致工卡磨损严重,照片甚至都印在了工卡套上了,就像蜕皮了一般,这是我手里保存的两个工卡套和离职纪念鹅:
离职前的工卡长下图这样,用了 3 年左右吧,遗憾的是,走的太匆忙,办理手续时,忘了把最后的工卡套留下了:
有次去深圳,把工卡丢失在出租车上了,花了 500 大洋补办,据说早年丢工卡还需要罚上级的钱。巨额的补办费,是为了让员工珍惜工卡,毕竟工卡能随便出入办公场所,丢失导致的物理风险很高,能够理解。不过公司会把补办费捐给公益组织,借花献佛了属于是😁。好消息是,据说现在的补办费降价到 100 了,可以多丢几次了🐶。
5. 无价的实体红包
每年的新年礼盒中,都会有一些实体红包,当然都是空的,高情商的说法是「无价的红包」。早年是 100 个,后来随着微信红包的普及,礼盒中的红包数量也逐年减少,现在只有 10 个了。10 个也足够了,现在都还剩很多「无价的红包」:
偶尔也会有同事发实体红包,我也搜刮了一些「有价的红包」,作为一个恋旧的人,我都留着在,没舍得花:
左上角的招财猫 logo 是同事涛哥的专属印章,见章识人;10000 的是韩元,折合人民币 50 元左右,来自同事任老师,我是当时红包盲盒里抽到的最大的😁。
右上角貌似是参加年会节目表演得到的两张电影票,因为一个人在北京,没想到约谁去看,所以就搁置了,到现在连密码都没刮开;右下角的是部门年会上的阳光普照,放抽屉里好几年了,离职收拾东西时才发现,意外的惊喜。
所以,在送我红包时最好有个记号或者是巨额红包,方便我日后回忆红包的赠予者是谁😁
6. 曾经的光辉与荣耀
上面多是鹅厂生活相关的回忆,下面聊点工作相关的,在鹅厂 7 年多,我收集到了 6 枚勋章,鹅厂排名前 1%:
上图中的「新员工导师」和「最具慧眼面试官」的配色很奇怪,不知道是将要获得还是将要被剥夺的,现在打不开这个页面了,也无从考证了。最左上角的那坨英文看着就很奇葩,我后面会吐槽。
靠着一些干货文章和抖机灵的回答,在内部论坛斩获了 4K 多个赞,获得「千赞达人」的荣誉称号,影响力超过了 98% 的同事(这是很早的截图了,现在大概率超过 99% 的同事了):
鹅厂 7 年,14 次考核,7 次高绩效;部门内,1 次闪电奖,1 次优秀讲师:
这是从北京搬家前拍的,少了第 1 次考核得到的 4 星奖牌,可能是几年前带回合肥丢失了。
俱往矣,这些已是明日黄花了,现在又要《从头再来》了: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蛋疼的是,用德邦寄回家时,几个水晶奖杯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企鹅脚部破损了一大块,这还是我用气泡膜包了一层又一层的情况下。我做了保价,送货的让先签收,如果有破损找他们理赔就行。氧化钙,打电话不接,加微信不回,打客服就是一遍遍重复,说帮忙记录反馈,最后说签收了就不能处理了,气死偶咧,只能祝它早日倒闭了。
不过奖杯破损的情况以后不会再发生了,因为今年开始,鹅厂不再颁发实体奖杯了,改成 NFT 了。据说是可以方便随时随地把玩,吃饭拉屎时都可以把玩,但是又据说离职后就玩不了了🐶;此外,高绩效的奖金也没有了,我不理解,也不认同,但我说的不算。
说到绩效,这里必须狠狠地吐槽一下鹅厂的绩效命名了:
- 很早之前:4 档,S、A、B、C,S 和 A 是高绩效
- 我入职时:5 档,5 星 ~ 1 星,5 星 和 4 星都是高绩效
- 某年开始:5 档,取消星星,改成英文名:Outstanding、Good+、Good、Need to improve、Underperformd,Outstanding 和 Good+ 都是高绩效
- 今年开始:3 档,Outstanding、Good、Underperformd,只有 Outstanding 是高绩效,且 Outstanding 比例少于 5 档时的 Outstanding 和 Good+ 之和
档数其实还好,无非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但是给绩效定英文名的真他娘的是个人才,甚至都没有取个中文名。不土不洋的,我这才离开腾讯 3 月多点,都已经忘了 Need to improve
和Underperformd
哪个更差,还是百度才知道的。
好在我们平时的沟通都是喊星星,甚至公司的一些内部系统,也还是维持之前星星的叫法。毕竟满眼中文里突然蹦出个Need to improve
这件事本身,我就觉得Need to improve
。
今年改成 3 档,取消高绩效奖金,高绩效的总人数还变少了,可能是出于「降本增效」考虑吧,我就不评价了。不过可以借用网上的段子,建议把绩效的命名更通俗易懂:
- 5 档:Good++、Good+、Good、Good-、Good--
- 3 档:Very Good、Good、Good Bye
本来写了很多腾讯的工作体验和得失相关的内容,感觉太啰嗦了,还是删了,后面再专门分享吧。
7. 鲜花,星夜的离别
7 月 29 日,lastday,吃完最后的午餐回到公司,发现一大束鲜花在工位上:
开始以为谁放错了,看到文字,才知道是隔壁测试团队送我的,我事先一点都不知情。那一刻,真的给我感动坏了,这是我 0x24 年来第一次收到鲜花,不争气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了几圈,差点喷涌而出。
因为是晚上的卧铺,行李比较多,担心路上把花给弄坏了,最终很遗憾地没能把鲜花带走,只带走了写有祝福的文字牌。我开玩笑地说,把鲜花留在北京吧,再打印一张我的照片放到花后面,想我的时候就来瞅两眼😁
7 月 29 日晚,一位老家北京的同事开车送我到火车站,临别前,给我拍了张照,然后他发了个朋友圈,终于把我送走了:
图中的上衣是 2011 年某公司校招时发的,行李箱是 2012 年来北京的前几天买的。弹指一挥间,竟然过去 10 年了,真的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如今我带着它们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然而,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虽然我回来了,但 10 年的青春是再也回不去了,略伤感。继续努力,静待下一个 10 年的到来,希望自己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