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可视化工具分析 2022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258 阅读5分钟

有人说导致就业难的情况只能分成两种,一是毕业生多,二是学历贬值,但两种看法都太过单一。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 1000 万大关,2022 年 4 月 27 日,智联招聘网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毕业生对 IT 互联网、房地产行业的热度微降,而选择读博的硕士生与读研的本科生相继增多,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部分人都选择继续读书深造自己。

根据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的数据图表,我们可以分成以下八点分析。

1 就业环境差

2021 届毕业生中,去单位就业的占 56.9%,2022 届却是50.4%。2021 届毕业生中,自由职业者占比 15.8%,2022 届则是 18.6%。单位就业的变少,自由职业者增多!说明就业环境比去年还要差。

在所有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当中,就业压力占 47.6%,经济形势占 35.6%,可见悲观情绪在蔓延,真正是理想爱好驱使就业的仅占 8.8%,说明大部分人都是被迫就业,而不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深耕。

2 读研率升高

2021 届硕士毕业生有 4.3% 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2022 届的新增近 6 个百分点,达到 11%。增长率为 156%。

有人认为考研考博只是在缓解就业压力,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并且越到后面,拥有硕士博士的学生越来越多,学历的优势会慢慢降低。

3 贫富差距在拉大

首先将家庭收入分成 5 档,最高档家庭的孩子出国深造率最高,接近 20% ;第 2 档家庭的孩子在国内深造的比例最高,超过 30%;第 2 档家庭的孩子最不喜欢慢就业,最不喜欢自由职业,去单位就业的比例也是最低的;最低档家庭的孩子,国内外深造的比例最低,慢就业和自由职业的比例反而最高。

简单来说,收入高的家庭认为“国外的教育比国内的好”,第 2 档家庭觉得“在国内读书也很吃香”,第 5 档家庭觉得“读完大学起码要能找到工作才行”。看来,不同家庭给孩子带来的物质基础不同,在择业上的影响差别也很大。

4 期望薪酬降低

2021 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是 6711 元,2022 届的数字跌到了 6295 元。因为就业环境的不景气导致毕业生纷纷降低自己的期望月薪来获取相应的职位。

5 国企单位受人青睐

既然说到期望,除了薪酬也得说说目标工作单位,2022 届的毕业生比 2021 届更希望能进入国有企业,比例从42.5% 上升到了 44.4%;他们也更希望能去事业单位,比例从 13.2%,上升到 14.7%。

从这三组数字里面我们可以读到两个信息,一是毕业生已经切实感受到了考公的难度,并不是大家不想去,而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自己考不过。二是“稳定”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权重很高。

6 目标行业转变

IT、通信、电子、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炙手可热的行业选择,但 2022 届毕业生显然没有 2021 届毕业生那么想去这些行业,比例从 25.4%下降到了 24.1%。同样下降的还有房地产、建筑业、汽车、生产、加工、制造、能源、矿产、环保和农林牧渔。

与此相反,2022 届毕业生比 2021 届更喜欢去的行业有文化、传媒、娱乐、体育、文体、教育、工艺美术、贸易、零售、交通、物流、运输等行业。

7 解决当下

与 2021 届相比,2022 届毕业生看重的求职因素当中,重视稳定的从 29.8% 上升到 36.2% ,重视工作和生活平衡的从 34% 上涨到 38.5%,这是两个上涨对明显的因素。

下降最明显的因素是行业或公司前景,从 22.4% 断崖式下跌到 10.8%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兴趣、落户、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也有所下跌。简单来说就是先找到工作,不考虑太长远,也不想太累。

8 自我定位差异大

获得 offer 的学生认为哪一种因素才是他们获得 offer 的关键呢?名校生认为是学历和专业;专科生认为是实习经历和实践经验;两头一加,中间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就显得很尴尬。

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每年 7 至 10 月都会有媒体报告。一是大学生群体数量剧增,社会上并没有对应这么多的岗位来消耗。二是大学生对面试岗位的技能匹配度并不高。但这些问题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之内,通过一个两个的政策,改变一个两个行业的现状就能解决的,就如同涨潮和退潮,都需要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大学是青春相聚的净土,大学是神圣的知识殿堂,愿你在这方净土播下你的希望,在这殿堂里收获你的梦想;祝学业进步。

**附

图表来源:开源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 DataEase(github.com/dataease/da…**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