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转行风雨路4——中年失业

27岁转行风雨路4——中年失业

如果可以躺平,我肯定躺了,人生仿佛有剧本一般,总在我想松口气的时候,用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我躺不快乐。

我不知道我这样值不值得羡慕,不需要主动去鼓劲,生活会拿着鞭子在后面赶。

文章编辑于2022年五一假期

4月17日,给我家天天过生日。

喝了点酒,睡了一觉,权当最后的放纵。

4月13日我被公司辞退,

第一反应是高兴,慢慢的提不起劲,最后失落和无奈。

  • 一点点委屈,为曾经加班加点的日子
  • 一点点踌躇,为以后没有收入的日子
  • 一点点熟悉,仿佛一切又从零开始

本以为35岁危机,还要等几年,到时私活源源不断,表哥基本出山,我调动资源,居中协调,好不快活。

辞职来的太快,触不及防。果然,生活从不让我失望,总能以恰当的方式,阻止我躺平。

聊聊本职工作

冲动离职

从2019年3月21日入职,到2022年4月20日,刚好三年零一个月。工资没涨过,13.6k,2020年疫情网上线之后有二百的涨幅,之后一直在14k左右。但我安之若素,也没指望涨工资,把接的私活搞稳定,比什么都强。

本来3月前就应该续签合同了,但由于fits的上线拖到了4月初,领导说上线了再续签,到时可以涨工资。

都是套路,资本家基操。经历了那么多套路,每一次都被死死套牢。

于是紧锣密鼓加班加点,终于4月初实现了上线,但续签合同和涨工资却没有声音,最后确定下来,给2k的项目奖励。

有点失望,fits从去年7月到现在,接近9个月的加班加点,年底由于没上线,年终奖也没发,最后上线了,9个月... 2k......

4月11日上午刚还完妹妹欠款,领导又要和我聊业务,有点烦,直接说,不太适合搞业务,也不想搞业务,如果后续签合同,只想写代码,希望领导早做准备。

领导说,准备都有,实在不行就n+1。

我说,那就n+1吧,挺好。

说是业务,其实就是老板和领导确定个方向,剩下的都是你来搞就行了,还不能随时找业务老师沟通,需要预约。最后搞出个东西,总是被各种批评。搞得有时也会怀疑自己,做产品是不是太差。

算了,反正外债已经还完,怂个啥。外债就是我的锚点,任你风吹雨打,拳打脚踢,我一笑而过,岿然不动。但失了锚点,飘一回又何妨。失去了本职工作的舒适区,那就再蹚一条自己的路,不怂,就是干。

关于本职

不吹不黑,从工作本身来说,厚仁的工作性价比还是挺高的。除了言而无信,朝令夕改,老板一言堂以外,没啥缺点了。

居家办公,流程简单,前端我拍板,工资能cover住基本开销,对于18年一个月才2k工资的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特别是20年疫情后,我们就一直居家办公,因为居家办公,我才能在二胎来到的这一两年里,居中协调,照顾家庭;才能充分的利用时间,找私活,积累口碑,尝试自媒体。

感恩,厚仁三年,如果19年底没有疫情,成功入职腾讯,那么大概率,赚几年快钱,现在也要社畜得怀疑人生了吧。

从工作上来说,我没有什么负罪感,事实上,公司的大部分产品,前端方面都是我一个人选型并实现的:

  • 厚仁教育app,独立使用react-native开发,寄宿app套壳,cordova+h5,无数个夜晚挑灯夜战原生文档,bug修复;
  • 疫情网搭积木似的一点点实现大学校园疫情数据的展现,后期改用服务端渲染,被多变的需求折磨的没有脾气,无条件服从;
  • 厚仁的小程序集群(厚仁服务,厚仁学生中心,厚仁老师中心,留学指南等),永远都在猜测这个bug是微信和服务器之间的,还是小程序本身的;
  • fits后台管理平台,研究富文本,研究阿里的那些框架,文档惜字如金,翻烂了文档也只是杯水车薪,只能看源码,边console边猜。

三年,留下了两个app,三个服务端渲染的网页,6个小程序,一个管理平台,每一次都拼尽全力,虽然我在接私活,但对于本职,我问心无愧。

从二胎出生开始,我每天6点10分起,夜晚10点停止工作,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早晚饭各半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拼命。最高峰的时候,同时接两个私活,还接一两个学生的毕设,每周还要写公众号文章,那种感觉,真的是酸爽,把每天分成多个部分,每一部分完成,才能去吃饭上厕所,每个部分都全力以赴,提高效率。当然,这种搞法不可持久,后续毕设就没接了,私活有了稳定收入后,也慢慢不接其他了,公众号短期看不到效果,也慢慢停下来了。

逃离舒适区

  • 16年到19年,兵荒马乱,被逼着走,根本没时间休息,也不知道什么是舒适区
  • 19年,努力工作,扩展技术边界,晚上还会打几把dota,日子相对稳定
  • 20年,二胎出生,又开始缺钱,只能疯狂尝试,自媒体+私活
  • 21年,稳定私活和工作,寻找平衡。
  • 22年,本以为是舒适区,还完所有欠款,同一天被离职

如果可以躺平,我肯定躺了,但我的人生仿佛有剧本一般,总在我想松口气的时候,用我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我躺不快乐。

我不知道我这样值不值得羡慕,不需要主动去鼓劲,生活会拿着鞭子在后面赶。

撑过这一波,应该就可以躺平了吧。上一次这么说的时候,是决定生下天天时;上上一次这样说的时候,是决定离开科大讯飞,入职厚仁熬夜写app的时候。

不知道以后还会遇到什么,还是一如即往的,着眼当下吧。

下步计划

当前处境

真不想打工了,虽然情况也很艰难,比起16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都是破釜沉舟,但现在有更多选择。

在当前外债和车贷都已还完的情况下,要保证舒服的生活,我的支出如下:

  • 房贷2.7k;等额本金,每月少5块
  • 丈母娘1k;帮忙带大宝,一点心意
  • 父母1.5k;父0.5k,母1k,老年没啥保障,帮忙带二宝,生活费
  • 老婆 10k;很早前就鼓吹,还完钱,每个月给老婆10k,虽然遭遇离职,但男人说过的话,要么不说,说了就要算数。
  • 自己每月开销 5k;包括加油+父母和自己家里水电燃气费+家庭聚餐+日常开销,真要省着点

合计20k多一点,也就是说,我需要在保证当前私活的情况下,再想办法+10k才行

再找一份工作,这个目标很快就能实现。

换了那么多工作,打工是什么情况,我还不明白吗。温饱有余,稳定不足,自由不足,这不是我现阶段想要的。

在n+1补偿的情况下,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我可以有5个月的折腾期。

所以,前两个月我不会选择找工作,会做好只有10k的准备,50%的精力投入做自媒体,50%的精力投入找私活。

一周只工作四天,周一到周四,周四晚上就和老婆出去吃;周五约一场武汉麻将;周末带孩子。

如果两个月一点起色都没有,那就出去找工作吧,维持一个社畜的基本盘。

关于自媒体私活

通过前几年在自媒体的尝试,以及对自我性格和当前需求的分析,自媒体并不是很适合我。

如果all in 自媒体,那么视频图文需要持续输出,内容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这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有效果的。

自媒体的优势在于持续,写的文章,拍的视频,只要是精心制作的,会一直产生流量。

比如我如果做前端转行的专栏,10年后,还是能吸引到想要转行前端的人。知识的产出,受影响比较小,可能随着技术的更新,做细节的调整就行,但我目前还无法做到一年两年没有收入,持续产出。我最多撑三个月,如果没有起色,就必然要出去找事了。

所以对自媒体的定位,1-3年内,都是增加影响力的手段,而不是赖以生存的工作,而且从本心来说,每周出点内容我可以接受,如果上升到工作,每天都要有内容,我估计就要反胃了。

那么在暂时不想出去找事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私活了。

得益于之前疯狂找私活的尝试,国内如程序员客栈,码市这种,不会优先选择,这种只能做兼职,收入少,不稳定;

那么排除大多数不可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接国外的单子,做全球的生意。

之前也注册过upwork,freelancer等国外平台,但基本上被英语给劝退,而且也不是那么急需,就简单玩了下,现在既然要重点投入到这里,会付费看一些课程,学习一下在这些国外平台上接单的技巧,并从低价开始接单积累口碑,3个月内一旦有收入到账,就不用去找工作了。

同时每周写点东西,记录遇到的问题,自己的处境,破局的思考,最后的效果,持续记录,积累流量,扩大影响,并以此反哺私活。

人生路该怎么走

人生匆匆,十年少小,十年老弱,真算起来,也就50年属于自己。

50年还要区分白天黑夜,生儿育女,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了。而剩下的时间,完全交给工作,想想也挺没意思的。

如果工作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事,那和坐牢有什么区别。就算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该占用生命的全部。

比如我,生了两个儿子,工作日995,周末带孩子。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了,也不是说要自己的时间干嘛,有而不用和没有,那是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

人们常说经济自由,物质自由,但其实更难的,是时间自由。属于自己的,没有任务和压力的,随性而至的自由,可能是钓钓鱼,可能是打打球,玩玩游戏,可能是一个人呆坐,但不管是什么,我希望每天,或者每周,能有半天或一天自己的时间,没有压力和世俗的,放空灵魂。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一下目前的工作-家庭-自我的占比,这个暂时还没想好。


有些读者不理解,为啥我老是换工作。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无法赚到见识以外的钱;

老换工作说白了:就是见识少;

你看所有工作,都只能看到他的好,无法切身的体会,你将失去什么

毕竟选择,其实是一门主动失去的学问

站在城外,看不到城内的生活;身在城内,又要失去城外的风景。

  • 比如刚毕业,只看到了销售能赚钱,去海南体验了三个月,觉得还是要学门技术;
  • 回到武汉,做宠物医生,一个月才1k多,还要996,还没开始就结束;
  • 去水果店卖水果,想学习经验后自己当老板,太累;
  • 必须要当老板,回家子承父业,卖鱼,克服脏乱差,坚持了大半年,感慨不值得一辈子去做;
  • 终于坚定的考公去社区,结婚生子让我捉襟见肘,天天愁钱;
  • 期间还间歇性学习中医 / 教师资格证 / 小摊厨艺 / 疯狂java......

现在的我当然能一眼看通工作的利弊,但我能强求24岁的自己吗?站在大学毕业的十字路口的我,是一个农村长大,刚出校园,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啊!

没有那一份份工作的体悟,哪来的坚定不移转计算机。没有那起早贪黑不赚钱的心酸,哪来的如饥似渴挤时间的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少,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走弯路是必然,那么清醒和果断就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了。展望未来,一旦发现这份工作无法绘制出让自己心动的生活,果断放弃,总结利弊,吸取经验,积极更换,是我们这些起点低,见识少的小镇青年,唯一能快速止损,小步迭代的方法了。

不用看重一两天的成果,而要信仰一两年的坚持。

哎,中年失业,慌得一比。下一步是什么,还没想好。但这操蛋的仿佛一切被安排好的人生,真是让人着迷啊。

分类:
代码人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