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JavaScript你必须要了解的排序方式

48 阅读5分钟

众所周知,排序是你在js开发中必不可缺的逻辑关系,在很多地方你都得需要使用他来完成一些功能,你比如说,淘宝的价格排序,销量排序,还有时间排序,这些都少不了我们的排序算法。 本期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简单的排序方式。

我目前所掌握的排序有六种:

  1. sort排序
  2. reserve()排序
  3. 冒泡排序
  4. 选择排序
  5. 快速排序
  6. 二分查找排序

那么话不说,直接上干货。

1.sort排序

sort是js引擎自带的一个排序机制,首先,要理解sort()内部是利用递归进行冒泡排序的;

例如:

var arr = [1, 5, 4, 2];

sort()方法的比较逻辑为:
第一轮:1和5比,1和4比,1和2比
第二轮:5和4比,5和2比
第三轮:4和2比

其次,sort()方法会接受一个比较函数compare(a, b),该函数要比较两个值,然后返回一个用于说明这两个值的相对顺序的数字。

最后,永远要记住一句话,凡是返回1或者大于0的正数的时候就要交换位置。(内部实现)

例如:

var arr = [1, 5, 4, 2];

现在要进行升序排列,从左到右的数组项关系最终应该为: a < b < c < d
所以只要在当a大于b的时候去交换它们的位置就好了:

if(a > b ) {
    return 1;
}

2.reserve排序

这个方法为倒序,也就是反过来。并不会进行大小排序。

var ar1=[2,4,6,8,1,3]
ar1.reverse()//此方法为倒序,也就是反过来。并不会进行大小排序
console.log(ar1)//[3, 1, 8, 6, 4, 2]

3.冒泡排序

摘自data.biancheng.net/view/116.ht…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排序算法里面比较简单的一个排序。它重复地走访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数据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进行交换,并一直重复这样的走访操作,直到没有要交换的数据元素为止。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冒泡排序的操作步骤,我们现在看一下冒泡排序的原理。

首先我们肯定有一个数组,里面存放着待排序的元素列表,我们如果需要把比较大的元素排在前面,把小的元素排在后面,那么需要从尾到头开始下面的比较操作:

  1. 从尾部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尾部的元素比前面的大,就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
  2. 往前对每个相邻的元素都做这样的比较、交换操作,这样到数组头部时,第 1 个元素会成为最大的元素。
  3. 重新从尾部开始第 1、2 步的操作,除了在这之前头部已经排好的元素。
  4. 继续对越来越少的数据进行比较、交换操作,直到没有可比较的数据为止,排序完成。

注意,看完了这里的操作步骤,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从头到尾进行操作是否可以?当然不可以,不过这样可以完成从小到大的排序。

假如我们要把 12、35、99、18、76 这 5 个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那么数越大,越需要把它放在前面。冒泡排序的思想就是在每次遍历一遍未排序的数列之后,将一个数据元素浮上去(也就是排好了一个数据)。

我们从后开始遍历,首先比较 18 和 76,发现 76 比 18 大,就把两个数交换顺序,得到 12、35、99、76、18;接着比较 76 和 99,发现 76 比 99 小,所以不用交换顺序;接着比较 99 和 35,发现 99 比 35 大,交换顺序;接着比较 99 和 12,发现 99 比 12 大,交换顺序。最终第 1 趟排序的结果变成了 99、12、35、76、18,排序的过程如 1 所示。

image.png
经过第 1 趟排序,我们已经找到了最大的元素,接下来的第 2 趟排序就只对剩下的 4 个元素排序。第 2 趟排序的过程示例如图 2 所示。



图 2 第 2 趟冒泡排序的过程示例


经过第 2 趟排序,结果为 99、76、12、35、18。接下来应该进行第 3 趟排序了,剩下的元素不多,比较次数也在减少。

第3趟排序的结果应该是 99、76、35、12、18,接下来第 4 趟排序的结果是 99、76、35、18、12,经过 4 趟排序之后,只剩一个 12 需要排序了,这时已经没有可比较的元素了,所以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操场排队跑步,老师总是说:“高的站前面,低的站后面”。我们一开始并不一定会站到准确的位置上,接着老师又说:“你比前面的高,和前面的换换,还高,再和前面换换”,就这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通过这个例子,你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排序算法的精髓呢?

冒泡排序的实现

通过对冒泡排序原理的学习,我们应该能够很容易地写出实现代码了。首先我们需要从后往前遍历待排序数组,然后重复这个步骤,继续遍历剩下的待排序的数列,这样我们就需要一个双重循环去完成这个算法。

let arr1 = [1, 4, 3, 5, 9, 2, 88];
let baby = 0;
for (let i = 0; i < arr1.length; i++) {
    for (let j = 0; j < arr1.length; j++) {
	if (arr1[j] > arr1[j + 1]) {
		baby = arr1[j];
		arr1[j] = arr1[j + 1];
		arr1[j + 1] = baby;
		}
	}
}

冒泡排序的适用场景

对于冒泡排序,我们应该对它的思想进行理解,作为排序算法学习的引导,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虽然冒泡排序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并不会用到,其他排序算法多多少少比冒泡排序算法的性能更高,但是我们还是要掌握冒泡排序的思想及实现,并且在面试时还是有可能会用到。

那么剩下三种排序呢,我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