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锦城弹指间, 光阴一去不复返; 大学四年仿如昨, 工作六载思路行。
前言
刚吃完晚饭,躺着沙发上,依稀听到外面嘈杂的核酸的声音,思绪仿佛回到2012年9月2日的清晨,18岁的我,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独自踏上了前往成都的征程。转眼间已经十年过去了。
十年光影
2012
如果说再过去的 28 年哪一年对我最难以忘怀,那一定是这一年。这一年,我成年了;这一年,经历了高三魔鬼式的学习;这一年,在炎炎夏日下,拿到了驾照,还记得那个下雨天考科目一等了7小时;这一年,离开父母身边,开启了大学生涯;谁曾想这一年也是最近十年和父母待在一起最久的一年。同时,刚进入大学这一学期还比较放纵自己,也没有太努力,对大学里面丰富的课余生活比较喜欢去尝试,学吉他,翘课、参加社团活动、学轮滑等等。
附:2012年终总结
2013
转眼迎来大学第一个寒假放假前,老师们还给我们专业每个人发一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说是给我们洗脑,这本书很薄,我在寒假把他看完了,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当我们收到一件任务时,不要问一些愚蠢的问题,强大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我们应立即采取行动,自动自发、团结协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并全心全意去完成,致敬那些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这一年,我们在赵刚院长的支持下成立了“翼灵物联工作室”,当时我取这个名字的寓意就是虽然我们一切从零开始,待羽翼丰满终将会展翅高飞。同时,这一年举办了第一届“灵动物联网创意想法大赛”,从初赛宣传到决赛举办活动,可算是忙坏了,特别是最后那两天,心里压力巨大,还好一切顺利,同时也见证了大家天马行空的想法。
这一年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逐渐明白了大学的含义,不再像刚进大学时,心情那么浮躁了,还是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些东西了,有想法,就要付出行动去实现,哪怕遍体鳞伤,至少伤的唯美。
附:2013年终总结
2014
第一次焊液晶屏,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完全没找到敲门,但是还能烧写程序进去实现相应的功能,也算没白费。
来大学马上快两年了,处女作作品终于完成,第一次去参加“盛特杯”比赛,多少个日夜待在实验室总算没白费,虽然看起来有点简陋、粗糙,但是心情还是比较愉悦,学习是痛苦的,过程是漫长的,回忆是美好的。
今年去参加了去北斗星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暑期社会实践,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特别有意义,里面的每个小孩都是折翼的天使。
这个夏天和老爸老妈一起来新疆参加老爸战友35周年聚会,不敢相信这是晚上十点的天气。
今年也顺理成章的举办了第二届“灵动”物联网创意想法大赛,累并快乐着。
有了第一次参加“盛特杯”的经历,第二次“盛特杯”比赛的作品相对就比较得心应手了,提前了好几个月完成。
总的来说,这一年成长了不少,大一总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大二做过之后才发觉,那些事情不简单。任何东西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任何东西都不是一蹉而就,都有相应的流程,当多跟别人交流了之后,想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等到要动手的时候才知道很多功课没有做。世上没有后悔药,只想对自己说青春快乐。大学可以每一天都不精彩,但是必须每天都过得充实。
附:2014年中总结
2015
刚开学,就感受到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因为还有半年就要找工作了,我到底应该做那一个方向,当时自己真的是迷茫的,然后就是东学学,西学学,没有目的性。因为自己之前一直都做得硬件相关的一些项目,但是我发现,以我现有的技术,去找到一份硬件的职位,真的是相去甚远,而且,硬件需要花不少资金买设备,这也是一个问题。然而,自己当时也看过一些Java基础知识,学得不深入,但是当时觉得市场需求还比较大,所以就打算学Java这一块,最开始打算学SSH的,学Structs学了没到一半就打住了,然后自己在淘宝上花了10元钱买了一个Hadoop的视频,然后又开始学Hadoop。在学hadoop的时候我当时就想找一份实习工作,当然现实总是残酷的,投的简历不是被拒,就是被骗,有些公司打着招聘的幌子,实际上就是培训机构,让你交钱培训,还好我坚守自己的底线,坚决不去培训机构。通过这件事,也让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多了一个心眼,谨防被骗。学了一段时间Hadoop,感觉还可以,然后就打算找这一块的工作算了,毕竟这一方向才出来不久,市场应该比较大,所以就坚定了自己学习这个方向。然后就是几个月没心没肺的看书看一些相关的视频,夜以继日,觉得时间好不够用。因为校招一天天来临,而自己距离职位的要求还是相去甚远。
七月份期末考试完之后,在学校待了几天之后,就去一家外包公司实习去了,因为也在网上看了一些人对外包公司的评论,再加上自己当时所在的一个学习环境(毫无氛围)。因此,我也是当时那一批进去的人里面最早离职的人,离职之后,就回学校专心准备校招了,每天过着做题刷题的生活。
转眼间,九月份到了,这两个月正是各个 IT 企业招聘的黄金期。但是校招大军也是人数众多,要怎样才能够从人海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在这场较量中你面对的不仅仅和班里同学比,而是和成百上千个其他学校的同学比,还有比你多读三年书的研究生。在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成绩不突出,也没有牛逼的项目,没有任何实习经验,没有过四级,也没有任何背景关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利用每天的24小时抓紧时间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不足,有一次笔试面试的机会,就要努力的去争取。即使腰酸背痛,即使咳嗽头痛,即使一天晚上 12 点多钟睡觉,早上 6 点多就要起来去其他学校笔试,即使一天早饭午饭都是面包相伴,即使晚上十点还在其他学校饿做肚子刚笔试完,即使国庆别人都出去度假,而我依旧不能够松懈。校招如人饮水,冷乱自知。校招的经历真的是令人难忘的,他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还记得当年在川大望江校区考完试,晚上十点多中的自拍。
不过整个校招结果还算令人满意,收到了自己当时还觉得不错的Offer。
一晃就到十一月了,终于开始了一个正式的实习,刚进去,自己啥都不懂,然后自己在一旁苦逼的看书学习,发现自己在学校里面学习的知识真心不够用。不过还好,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让我还是有一个还不错的基础。经过了两个月的学习,尽管还是对公司的业务不熟悉,但是还是能慢慢地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了。
今年简直是在疯狂写博客、做笔记的一年,期间一些搞笑的段子,有几个技术网站邀请我撰稿的,还有在线视频网站邀请我授课的,也是醉了。毕竟我是菜比一个,啥都不会。不过写博客对自己的收获还是蛮大的。
- 其一,让自己能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
- 其二,方便以后用到的时候查看(尽管有些博文之后一辈子也不会用到);
- 其三,能够帮助到一些正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今年我也只在CSDN上面写博客,7月份的时候也想过在GitHub上面搭建一个自己的博客,当时试了一些没成功,由于要准备笔试面试,也没用花太多的时间在上面,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在实习的时候,一天事情也比较少。然后,就重新再试着搭建个人网站,之后总算成功了,有自己的个人网站自由度就大多了,不用以前偶尔还会有博客不见了的情况,然后还要去论坛各种求助工作人员,挺烦人的,真浪费时间。想想一篇博客,写几个小时,然后不见了,整个人都不好了。现在真的是赶上了开源的好时代,For Free,For Forever,For Everyone。
总结2015年:重新定义并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走出校门,开始了 IT 职业生涯,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人、事物;技术的累积不够多,业余时间少很多。
附:
2016
整个上半年主要就是实习和做毕业设计。
在今年元旦,人生第一次看到了日照金山,看到了蜀山之王-贡嘎雪山的壮观。
公司年会,第一次上台唱歌。
五一之前,就已经在实习的时候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工程部分,就剩下会学校写论文了。
五月回了趟广安,我们从城北搬到了城南新家。
六月,毕业季。毕业万岁,青春无悔,我是永远的石大人。2016,永恒的记忆。
除此之外,今年还养成了跑步的习惯,同时,在今年完成了自己人生第一个半马。
总的来说,今年还算是比较顺利,完成了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开启了打工人之路。
2017
今年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得尝所愿的都不是人生,应差阳错的才是。
在三月份的时候已经准备买房了,也出去看过一下楼盘,本来已经计划把户口从广安迁到成都来了。结果在四月,经历了今年的至暗时刻。刚毕业不到一年,结果被裁员了。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2017.04.18),离职当天,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注定,今天中午我也许预感到了,今天不是一个平常的一天,公司群里面平白无故少了几个人。好吧,上一次的情形(去年12月份裁员)历历在目。下午大概4点钟,我被行政的同事叫过去,然后就跟我聊公司业务部门结构优化,我失业了。但是我并不是太失落,或许是因为公司之前有过类似的经历吧。只是有点难以接受,凭什么,我的绩效不是最差,我平常工作也是按时完成,为啥让我离职,就因为我是应届生,我工作年限短,然后我就该被裁,对吧。不过我并没有理论与强留,因为始终觉得强扭的瓜不甜。不知是我太年轻还是性格使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人生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是有些经历来得早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不过仔细想一想,能够在领完年终奖之后,再领一笔赔偿金,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离开方式。总比等到7,8月份,自己主动离职要划算很多。
接下来就开启了长达半个月的找工作之路,最开始两天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当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五一之前再没有面试机会,我是不是应该换一座城市,比如北漂。好在第三天开始,陆续收到了面试通知。记得那十几天,每天白天出去面试,晚上回来刷题复盘。面到后一两天,声音都撕了,毕竟平常很少说这么多话。好歹最后整个面试结果还不错,一共面试了10家公司,收到了7家Offer。
五月,入职了新公司,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除了上半年的面试经历,今年最难忘的估计就是七、八月份在重庆长达 45 天的封闭开发了。期间为了赶项目进度,每天 11 点下班,意外收获就是在这段时间学会了游泳,结束了长达 23 年的旱鸭子生涯。还有一个感慨就是重庆的夏天是真的热,大家基本都是晚上出没,山城的夜景也确实不错。
八月底回到成都,办理了户口迁移。九、十月又开始了看房之旅,那段时间周末一有空就出去看房,恰逢又遇到那段时间开发商捂盘,真的是心累。好多楼盘交了资料,却死活不开盘。
终于在十一月份等到了开盘,通过网上抢房,在双十一当前顺利签了合同,总算是在成都有个窝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交房。
今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从经历被裁员的至暗时刻到薪资翻倍的高光时刻不过短短二十天。经历了长达 45 天的封闭开发,同时也学会了游泳。最最最重要的是终于在成都安家了,感谢老爸老妈对我买房的鼎力支持。
2018
年初,春节回成都,去西岭雪山学会了滑雪。
上半年前后一个月,拔了两颗智齿,第一颗耗时一小时,中途医生拔不动了,换了一个医生过来继续拔,第二颗耗时两小时,牙齿被分成五块,医生中场休息两次。我简直就是拔牙困难户。
五一前夕,通宵上线,看到了第二天的日出,第二天配阿翔回了趟母校,毕业两年之后,发现自己居然还挂着学校路灯牌子上。
七月中旬,再次和一群大学同学回到母校,当天玩了狼人杀、聚餐聊天,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
今年,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烫发,改变自己,从头开始?
九月,买了车位;人家都是先买车,而我却是先买车位。
十一月,耍朋友了,没错,我第一次谈恋爱在即将要满 25 岁的年龄。不过没谈多久就分手了,可能是以前没有处理感情的经历吧,遇到问题处理起来显得有点生涩。初二的时候别人找我耍朋友,没同意,初三的时候,表白被拒;高一又有人找我耍朋友,又没同意。到后面读大学,一心在学习上,我也没有太多脱单意愿;工作之后,也接触过一些女孩子,就是没有进一步发展。虽然有过几次脱单的机会,可是心理始终不愿意将就或者说是没有强烈的脱单意愿。不想去谈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所以总会想的过多。很多时候,脱单就是需要冲动的,想的太多反正脱不了单。
总的来说,这一年,在工作上是比较繁忙的一年,经历过很多次通宵上线;学会了滑雪、买了车位,谈了段恋爱,也去了不少地方,二月去西岭雪山、三月去龙泉山看桃花、四月出走白鹿镇和乐山大佛、五月植物园赏花、六月去洛带爬金龙长城、七月去重庆奥陶纪公园打卡和逛青城山和都江堰、八月西安行、九月新都桥三日游、十月绵阳江油行、十二月安仁古镇一日游。
2019
新年,一家人一起去逛了自贡的灯会。
春节过后,请了五天年假陪爸妈去了趟北京,去了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天坛公园,看了鸟巢和水立方,也去爬了长城、参观了明三十陵。
四月,在四川大学音乐厅,第一次听了交响乐。
在这个夏天经历了短暂的邂逅之后,将近年底时,终于等来了交房,后面就开启了忙碌的装修生活。
今年也是加班上线出奇多的一年,好多次都熬到了凌晨,虽然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自己的问题,今年也学习了一些 AI 相关的技术。
2020
今年是新冠元年,一切都来得触不及防,之前从来没戴过口罩,现在口罩就跟吃饭睡觉一样,出门常伴左右。
在疫情逐渐被控制住的日子里,头发却茁壮的生长。
总之,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除了居家办公,每天也自己做饭,看书、写博客。
五月底,搬进了新家,装修真的是一件特别累的事情,各种小事都需要操心。
六月,提了人生第一辆车。
月底,开启了一段近两年的新旅程。
七月,部门组织架构拆分,从此开启技术转型,从之前的微服务架构向云原生架构前进。
九月,公司组织了一次超减压的团建拓展,体验了有攀岩、射箭、滑梯等项目。
总体来说,疫情之后,加班变少了。当然自己也并没有闲着,也有在持续的看书,写博客,也逐渐养成了学习理财投资。
2021
新冠二年,在这个春天,去了趟贵州、去了千户苗寨、看了黄果树瀑布,在贵阳市区逛了逛。
今年,看的书不多,但是写了不少博客(一共完成57篇博客撰写,其中技术类共55篇,非技术类共2篇),通过写博客来促进自己学习一些新东西也是极好的。
工作了几年之后,越来越觉得打造副业十分有必要。它能够重构自己收入模式(从单一的工资收入变成多渠道收入),更好的应对潜在风险。其次,它能够接触不同的圈层,看到更多的未来可能性。今年的理财投资收入基本持平。创作收入目前都来源于知乎,目前主要是通过好物推荐和知识付费来获得创作收入。虽然挣得不多,但是还是比较开心。
附:2021年终总结
2022
新冠三年,病毒的传染力度更强了,感觉今年的成都不是在抗击疫情的路上,就是在抗击疫情中,反反复复搞了好多次。没有办法,只能好好配合政府防疫。
今年到目前为止,也看了一些书,写过一些博客(大多数以翻译为主),也针对一些书籍写过读后感。
期间也有去过四姑娘山和达瓦更扎散心。
总体来说,就是给平淡的生活添加一些调味剂,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有意义;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今年接下来的日子里,尽快遇到那个对的人。
复盘
足迹
最近十年,去过的地方不算太多,但也算看见过大江大河、人间烟火、山川湖泊。
希望以后每年都有时间去游览祖国的大号河山。去西藏看布达拉宫、去漠河看北极光、去大理看洱海、去敦煌欣赏莫高窟壁画、去哈尔滨看冰雕等等。
博客
从2014年写博客算起,已经有 9 年的时间了,希望能够把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下去。最开始在CSDN上面写博客;后面觉得 CSDN 广告太多,2019 年开始在知乎上面写博客;知乎写博客发现对MarkDown支持不友好,2021年,又在掘金技术社区写博客。
现在,在 CSDN 的影响力最高、在知乎的流量最大,但是掘金的体验感最好,所以,我现在更愿意在掘金上面写博客。
CSDN:
知乎:
掘金技术社区:
锻炼
这十年间,解锁过一些新技能,如轮滑、滑雪、跑步、游泳等,其中,一直在坚持的就是跑步了。今年已经是坚持跑步的第七个年头了。
技术
从刚进大学时都不知道什么是C语言开始,学习了不少技术,最开始学习C/C++,后面学习51单片机,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之后学习Java/大数据生态相关技术(Hadoop/Spark),再后来学习Redis、Kafka等中间件技术,再往后技术学习云原生与AI相关技术。一路走来技术更迭很快,一直保持学习的初心仍然没有改变。
看书
坦白讲,前几年基本上看的都是一些专业类的书籍,比如计算机相关的、财商和经济相关的也有看,核心目的还是为了赚钱。最近两三年才开始看一些其他类的书籍,比如:职业发展、副业、心理学、文学、历史、身心灵成长等,看书的目的除了搞钱意外,也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内心丰盈,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追求内心的安定。
反思
这十年间自己有做的比较好的地方,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要继续保持,不好的地方要尽量去改进。
自己的执行力相对来说比较强,能够长期把写博客、跑步坚持下来。人生,短期拼智能,中期拼毅力,长期拼体力。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保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心态。
同时,我也是一个急性子,有时候缺乏一些同理心。有时候可能不经意的一句话,伤害到其他人。在与人沟通这一方面应该持续加强。
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正如前段时间在公司做过一个关于管理潜质的测评所说的那样:
总之,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尽量去做一些改善吧。
未来建议
中庸之道
国学中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精髓是平衡。人一定不能把所有精力放到一件事情上面,否则,你得到的一定是痛苦。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全部用来想着挣钱,那你一定不会快乐;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爱情中,那你就会患得患失。如果你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那一定压得孩子踹不过去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平衡,即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爱情与事业的平衡。很多时候,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输家战略,赢家思维
输家战略: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充分想好,如果这件事最终彻底失败了,会对自身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以及这个结果我能不能承受的起,如果自己可以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那么就可以动手去做。
赢家思维:你已经想到最坏的结果自己可以承受,产生的后果也是完全可以承担的,那么就着手去做,这个时候就不去想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的投入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这个时候就要往最好的结果想。
输家战略、赢家思维应该始终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创业还有投资的过程中。
尽人事听天命
尽最大的努力干这件事 但是事情的结果如何就不能控制的,听上天的安排。
努力是没有用的,努力只是你的本分,如果努力一定会成功,那世界上又有那一个人会不成功呢?只要努力就成功,那人生太简单了。那努力没有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要用心。
做好自己,拒绝内耗
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太满,给自己一点时间来思考 。
很多时候对于生活的不安和恐惧其实就是来源于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够做到的事情太少。这样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到底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还是给自己安排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请一定要记得,当你的人生没有目标时,你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做得越多痛苦越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
尽量少给自己安排一点事情,把每件事情都去做好,久而久之,你可能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踏实,让人很有安全感,而你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点点改变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
不要太纠结,不要总是犹豫,人生中没有太多选择,坦然一点就好。
人在后悔的时候特别容易内耗,因为我们总是在想,为什么当初我没有这样做?
但其实呢,你无论怎样选都会后悔,而你当下做出的决定也一定是对你最好的。想通这件事以后,你就要学会放轻松,别那么犹豫和纠结,想到一件事,去做就好,别给自己预设太多结果。
当然,当结果来临的时候,也请你坦然接受,接受这就是最好的安排,不管好还是坏,都学会放下,继续向前走。
人生很长,我们有很多机会,没必要在一件事上纠结,更不用抓住自己不放。要学会活得更坦然,要学会让自己更洒脱,这样的你,才会走出内耗,拥抱快乐。
和自己和解,学会把注意力重新放在自己身上 。
不要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不管别人对我是赞同还是贬低,都全盘照收,听听就好,绝不走心。
专注于自己到底是不是快乐幸福,自己能不能够活得更舒服,而不是总是要想,别人不喜欢自己怎么办。
知行合一
知道道理就要去行动,要用知识去为行为服务。但是,也并不一定是先知后行,也需要我们先行动;因为,你永远都不可能准备好,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更好的获得认知。
在知中行,在行中知。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结语
多年以后,也许我们并不记得我们说过什么话,可是记忆里留存的那一幅幅画面始终浮现在脑海中。最后,送给自己最诚挚美好的的祝愿: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愿你于人世间,从容而行;愿你于红尘中,宠辱不惊。
愿你的人生,向爱情故事。
本文始于2022-09-02 19时,终于2022-09-03 16时,于成都居家隔离之中,所思、所想、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