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通HCIE|MPLS虚拟专用网跨域(二)

76 阅读3分钟

本文已参与「新人创作礼」活动,一起开启掘金创作之路。


一、前言

        本篇接上之前的博文R&S,数通HCIE|MPLS虚拟专用网跨域(一),继续介绍跨域虚拟专用网中的OptionC2的配置思路及控制、转发平面原理。同时,本篇的IGP协议仍采用OSPF协议建立邻居关系。

网络拓扑如下:

拓扑设备名与所用设备名对应如下表:

拓扑设备名R1R2R3R4R5R6R7R8
所用设备名CE1PE1P1ASBR1ASBR2P2PE2CE2

二、MPLS虚拟专用网的Option C2 方案

(一)配置思路

        Option C方案实际是在两个PE之间直接起VxNv4邻居; 与Option C-1不同的是,在C-1中,ASBR之间启用了BGP LSP隧道,而在C-2的方案中,中层BGP LSP只传输到了ASBR,并且AS内部无需建立IBGP邻居关系,只需要进行外部标签配置。

具体配置思路如下:

         在同一AS区域内使用OSPF作为IGP协议建立邻居关系,并使能MPLS LDP

       ASBR之间建立EBGP的IPv4邻居,并启用MPLS(无需LDP)

        ③ PE上配置VxN实例绑定接口后与CE对接

        ASBR上宣告同一区域的PE的Loopback地址

       ⑤ 在本区域的ASBR的BGP引入进其OSPF协议中;

         两个PE之间建立EBGP VxNv4邻居

(二)路由表的传递过程(控制平面)

PE1通过LDP将自身的路由携带外层标签传递给P1,P1收到后替换其外层标签给ASBR1;

ASBR1宣告PE1的Loopback地址,将路由携带公网标签传递给ASBR2(EBGP邻居);

③ ASBR2收到路由后,将其引入IBGP,并通过IBGP协议传递给PE2。

PE2通过LDP将自身的路由携带外层标签传递给P2,P2收到后替换其外层标签给ASBR2;

ASBR2宣告PE2的Loopback地址,将路由携带公网标签传递给ASBR1(EBGP邻居);

ASBR1收到路由后,将其引入IBGP,通过IBGP协议传递给PE1;

⑦ PE1和PE2收到对方的路由后,建立EBGP VxNv4邻居。

CE1的IPv4路由传递给PE1,PE1收到路由表后,分配私网标签、RT值等传递给PE2

PE2发现路由的RT值匹配剥离其私网标签引入到实例中。

(三)数据转发过程(转发平面)

① CE2发送数据包给CE1,首先CE2通过正常的IPv4数据包发送给了PE2;

② PE2收到该数据包后,先封装自身的私网标签,再封装去往PE1的公网标签;再封装去往ASBR1的公网标签;

 PE2根据去往ASBR1的公网标签, 将数据包转发给ASBR1;

ASBR1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数据包上的去往PE1的公网标签,并封装自身的私网标签,将数据包转发给PE1;

PE1收到数据包后,根据私网标签确定应转发给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