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是MATLAB的一个重要功能,对于控制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可不学的一项工具,所以我分享当初学习该工具的一些笔记(没有那么细致,建立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欢迎大家学习交流。
1.如何搭建和仿真一个Simulink模型
可以搭建一个普通的模型作为学习的基点——将一个幅值为1的正弦信号放大为幅值为3的正弦信号。下面写出一些小技巧:
(1)从一个没有端口port的线上拖出连接线的办法是按住鼠标右键拖出即可:
(2)想调用一些熟悉的模块只需要双击空白处,输入名称即可自动搜索:
(3)按下空格键,可以在当前窗口内自动最大化你的模型:
点击上方的运行后点开scope轻松看到仿真结果如下:
2.如何添加一个控制器和对象来进行仿真
这里也给出的是一些小技巧:
(1)按下shift,再拖动模块,就可以直接单独地拖出模块,而不会带着连接线:
(2)如果这个模块不确定是不是需要删除,可以选择“注释”,即单击模块,移到上面的省略号处,选择“%”即可:
效果如下:
建立一个闭环的PID控制系统如下:
运行后查看scope的输出效果为:
蓝色曲线就是一个给定,黄线则是控制的结果,最终趋向于这个给定值。
3.如何查看仿真结果
(1)找一个Dashboard Scope模块,这样可以不用点开scope就可以看在画布中直接看结果:
双击打开这个模块后,双击要看的输出曲线处,再勾选CONNECT即可:
效果如下。更方便了:
(2)我们可以使用step back来步进查看曲线,设置如下:
点击step forward进行步进式的运行,曲线只出现了一部分其中,我们可以按ctrl+线路,查看线路上的值:
将步长改为10,可以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在多次Run运行之后,你想要比较一些值的变化情况(常用于调试参数),可以查看以往的数值。
鼠标挪动到相应数据所在的连接线处,移到出现的'…'上,选择"Enable Data Logging":
双击这个标识符:
可以选择存档的曲线和当前的曲线,勾选相应的连接在scope上的数据进行查看,更改他们曲线的颜色,即可有对比的查看这些数据的变化情况: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控制工程研习,上面会分享很多我学习过程中总结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