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创作,共同成长!这是我参与「掘金日新计划 · 8 月更文挑战」的第19天,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Java锁的膨胀过程以及一致性哈希对锁膨胀的影响
介绍了Java锁的膨胀过程以及一致性哈希对锁膨胀的影响
1、锁优化
在JDK6之前,通过synchronized来实现同步效率是很低的,被synchronized包裹的代码块经过javac编译后,会在代码块前后加上monitorenter
和monitorexit
字节码指令,被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则会被加上ACC_SYNCHRONIZED
标识,不论是在字节码中如何表示,作用和功能都是一样的,线程要想执行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首先需要竞争锁。
synchronized保证了任意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可以竞争到锁,那么竞争不到锁的的线程该如何处理呢?
在JDK6之前,Java直接通过OS级别的互斥量(Mutex)来实现同步,获取不到锁的线程被阻塞挂起,直到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后再将其唤醒,这需要OS频繁的将线程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这个切换过程开销是很大的,OS需要暂停原线程并保存数据,唤醒新线程并恢复数据,因此synchronized也被称为“重量级锁”。
也正是由于性能原因,开发者慢慢摈弃了synchronized,投入ReentrantLock
的怀抱。
官方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便将“高效并发”作为JDK6的一个重要改进项目,经过开发团队的重重优化,如今synchronized的性能已经和ReentrantLock保持在一个数量级了,虽然还是慢一丢丢,但是官方表示未来synchronized仍然有优化的余地。
1.1、锁消除
设计一个类时,考虑到存在并发安全问题,往往会对代码块上锁。
但是有时候这个被设计为“线程安全”的类在使用时压根就不存在多线程竞争,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加锁呢?
锁消除优化得益于逃逸分析技术的成熟,即时编译器在运行时会对代码进行扫描,会对不存在共享数据竞争的锁消除。
例如:在方法中(栈内存线程私有)实例化一个线程安全的类,该实例既没有传递给其他方法,又没有作为对象返回出去(没有发生逃逸),那么JVM就会对进行锁消除。
如下代码,尽管StringBuffer的append()是被synchronized修饰的,但是不存在线程竞争,锁会消除。
public String method(){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sb.append("1");//append()是被synchronized修饰的
sb.append("2");
return sb.toString();}
1.2、锁粗化
由于锁的竞争和释放开销比较大,如果代码中对锁进行了频繁的竞争和释放,那么JVM会进行优化,将锁的范围适当扩大。
如下代码,在循环内使用synchronized,JVM锁粗化后,会将锁范围扩大到循环外。
public void method()
{
for(int i= 0 ; i < 100; i++) {
synchronized (this){
}
}}
1.3、自旋锁
当有多个线程在竞争同一把锁时,竞争失败的线程如何处理?
两种情况:
- 将线程挂起,锁释放后再将其唤醒。
- 线程不挂起,进行自旋,直到竞争成功。
如果锁竞争非常激烈,且短时间得不到释放,那么将线程挂起效率会更高,因为竞争失败的线程不断自旋会造成CPU空转,浪费性能。
如果锁竞争并不激烈,且锁会很快得到释放,那么自旋效率会更高。因为将线程挂起和唤醒是一个开销很大的操作。
自旋锁的优化是针对“锁竞争不激烈,且会很快释放”的场景,避免了OS频繁挂起和唤醒线程。
1.4、自适应自旋锁
当线程竞争锁失败时,自旋和挂起哪一种更高效?
当线程竞争锁失败时,会自旋10次,如果仍然竞争不到锁,说明锁竞争比较激烈,继续自旋会浪费性能,JVM就会将线程挂起。
在JDK6之前,自旋的次数通过JVM参数-XX:PreBlockSpin
设置,但是开发者往往不知道该设置多少比较合适,于是在JDK6中,对其进行了优化,加入了“自适应自旋锁”。
自适应自旋锁的大致原理:线程如果自旋成功了,那么下次自旋的最大次数会增加,因为JVM认为既然上次成功了,那么这一次也很大概率会成功。
反之,如果很少会自旋成功,那么下次会减少自旋的次数甚至不自旋,避免CPU空转。
1.5、锁膨胀
除了上述几种优化外,JDK6加入了新型的锁机制,不直接采用OS级的“重量级锁”,锁类型分为: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随着锁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膨胀,大大提升了竞争不太激烈的同步性能。
“synchronized锁的是对象,而非代码!”
每一个Java对象,在JVM中是存在对象头(Object Header)的,对象头中又分Mark Word和Klass Pointer,其中Mark Word就保存了对象的锁状态信息,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无锁:初始状态
一个对象被实例化后,如果还没有被任何线程竞争锁,那么它就为无锁状态(01)。
偏向锁:单线程竞争
当线程A第一次竞争到锁时,通过CAS操作修改Mark Word中的偏向线程ID、偏向模式。如果不存在其他线程竞争,那么持有偏向锁的线程将永远不需要进行同步。
轻量级锁:多线程竞争,但是任意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竞争
如果线程B再去竞争锁,发现偏向线程ID不是自己,那么偏向模式就会立刻不可用。即使两个线程不存在竞争关系(线程A已经释放,线程B再去获取),也会升级为轻量级锁(00)。
重量级锁:同一时刻多线程竞争
一旦轻量级锁CAS修改失败,说明存在多线程同时竞争锁,轻量级锁就不适用了,必须膨胀为重量级锁(10)。此时Mark Word存储的就是指向重量级锁(互斥量)的指针,后面等待锁的线程必须进入阻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