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42 阅读4分钟

携手创作,共同成长!这是我参与「掘金日新计划 · 8 月更文挑战」的第11天,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网络互联,进而实现数据包在各网络之间的传输。 要想实现网络层任务,主要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 网络层寻址问题
  • 路由选择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 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和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可靠通信由用户主机来保证,网络本身不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

由于TCP/IP体系结构的因特网的网际层提供的是简单灵活、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因此本章主要围绕网际层如何传送IP数据报这个主题进行讨论。

IPv4地址

IPv4地址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一台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32比特的标识符。 由于32比特的IPv4地址不方便阅读,因此IPv4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以方便用户使用。其中每8位为一组,转换为十进制

IPv4地址由网络号+主机号构成。编址方法经历了如下三个历史阶段: 分类编址->划分子网->无分类编址。

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

要求:弄清每个地址的最小网络号、最大网络号、可指派的网络数量、每个网络可分配的IP地址数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类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类地址:

C类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几种特殊的IPv4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练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

32位的子网掩码可以表明分类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被借用了几个比特作为子网号。 其使用连续的比特1对应网络号和子网号;使用连续的比特0来对应主机号

示例1: 已知某个网络的地址为218.75.230.0,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28对其进行子网划分,请给出划分细节。 划分出了两个子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2: 已知某个网络的地址为218.75.230.0,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92对其进行子网划分,请给出划分细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默认的子网掩码是指在未划分子网的情况下使用的子网掩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

划分子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特网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但是数量巨大的C类网因为其地址空间太小并没有得到充分使用。 因此,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又提出了采用无分类编址的方法来解决IP地址紧张的问题。 CIDR(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和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

CIDR使用“斜线记法”,或称CIDR记法。即在IPv4地址后面加上斜线,在斜线后面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比特数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IDR实际上是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示例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路由聚合(构造超网) 就是寻找共同前缀,网络前缀越长,地址块越小,路由越具体。 若路由器查表转发分组时发现有多条路由可选,则选择网络前缀最长的那条,这称为最长前缀匹配,因为这样路由更具体。 路由聚合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地址的应用规划

  • 定长的子网掩码FLSM:容易造成IP地址浪费,划分的子网个数始终都是2^n个并且定长,其中n是表示子网的比特数量。 举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每一个网络分别计算主机位数和网络前缀所占位数,进而采用不同的子网掩码。 举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