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和 Web3 学习从业经验和所见所闻,可以总结几点,比如:
- 整天去分析某个数字资产或者某个 NFT 为什么会火,试图总结其“基本面”规律,把握财富密码,是全然徒劳,而且通常是适得其反,乃插标卖首之学;
- 各种交易秘籍、技术分析、历史模型,基本都是见光死,意义参考上一条。即使存在有效的技术分析模型,也不会放出来让你看到,能让你看到的肯定是无效的;
- 一些投资理念、投资哲学的东西,似乎有帮助,又说不出具体有什么帮助,读之若有所思,用之则无从下手;
- 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当然是各行各业都离不了的基本工具,Web3 也不例外,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些高级技术,对于预测 Web3 市场意义极其有限,却经常能给你虚假的自信,引导你做出错误决策;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有用的,帮助我们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和看待 Web3,判断总体发展趋势,但专业经济学者花费最多时间讲授和研究的那些宏观微观模型,则绝大多数毫无用处;
- 奥地利学派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和对于理解 Web3 的价值主张以及行业中的市场周期颇有帮助,但其中也包含了大量艰深复杂而关系不大的思辨;
- 新制度经济学有价值,里面很多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网络协作、自治组织、合约关系等 Web3 的重要话题很有帮助;
- 金融学中,资产组合理论在思维上是很有启发的,实践当中则难以应用;对于 DeFi 的读者来说,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品的知识非常有用,但是那些估值模型、定价理论以及随机微分方程的各种公式,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没有什么用处。不过,能够气定神闲地随口说出 “Alpha收益”、“Beta 收益”、“systematic risk”、“idiosyncratic risk”、CAPM 和 APT 模型,对于社交确有好处,国内外皆然。至于更高级的术语,多说则无益有害;
- 如果亲自搞 Web3 创业,懂一点公司金融和财务报表是有必要的,尽管大多数 Web3 创业公司都没有严格的财务报表制度,但是这个知识技能确有价值,而且大概率将来能用上;
-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学,比如网络效应导致的自然垄断,结合经济学基础知识学习,对于理解行业格局,制定发展战略,非常有帮助;
- 博弈论,理论上应该是本行业最有用的学问之一,不过实际上,博弈论现有的结论和工具远远解决不了 Web3 的真实问题,可以说相差甚远。学习博弈论的主要价值可能也是在社交中使用“囚徒困境”、“纳什均衡”等术语的时候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