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模式:瀑布模式、敏捷开发模式、DevOps模式等等。
项目建立初期为了长远考虑应当采用瀑布模式,遵循
MVP
原则,一期需求上线之后,后续可以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升级。
1、目的
为了规范开发流程, 在开发的各个阶段都有章可循,从而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出现逆流程,甚至扯皮现象。在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强项目整体的可控性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中秋前接到梳理开发流程的任务,这几天一直在忙,直到今晚才做了一个出版出来,这就记录下来,以供大家参考。
请教了产品经理、后端开发、测试,在他们帮助下完成了开发方面的流程,感谢!
2、高阶计划
2.1、概述
在产品详细设计完成后,开发负责人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产品需求说明书》制定高阶排期计划,并编写《高阶排期计划书》。
2.2、参与人员及职责
1.开发负责人:负责编写《高阶排期计划书》,组织评审。
2.开发人员:参与评审、做技术评估。
3.产品经理:参与评审。
4.项目经理:参与评审。
5.测试人员:参与评审。
2.3、入口准则
《用户需求说明书》、《产品需求说明书》、《低保真原型图》、《高保真原型图》组内正式评审通过。
2.4、输入
《用户需求说明书》、《产品需求说明书》、《低保真原型图》、《高保真原型图》
2.5、任务/步骤
- 开发负责人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产品需求说明书》、《低保真原型图》、《高保真原型图》编写高阶排期计划书(包括上线所有阶段)、划分版本范围和日期。
2.邀请相关人员对《高阶排期计划书》进行评审。
-
开发人员根据以往经验简要做出技术评估,并和测试人员约定好测试时间节点,开发测试双方充分协商以保证项目可以如期上线。
-
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把握项目整体进度和时间节点,如遇外界不可抗因素,则可考虑做出适当调整。
5.将评审通过的《高阶排期计划书》放入需求管理库。
2.6、出口准则
《高阶排期计划书》通过评审。
2.7、输出
《高阶排期计划书》
3、技术设计
3.1、概述
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产品需求说明书》、《低保真原型图》、《高保真原型图》编写 《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接口文档》。
3.2、参与人员及职责
1.后端开发人员:编写《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接口文档》,组织评审。
2.所有开发人员:参与评审、做技术评估。
3.测试人员:根据业务需求对《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接口文档》做出评估。
4.项目经理:参与评审。
5.产品经理:参与评审。
6.测试经理:参与评审。
3.3、入口准则
《用户需求说明书》、《产品需求说明书》、《低保真原型图》、《高保真原型图》、《高阶排期计划书》组内正式评审通过。
3.4、输入
《用户需求说明书》、《产品需求说明书》、《低保真原型图》、《高保真原型图》、《高阶排期计划书》
3.5、任务/步骤
1.后端开发人员根据系统相关说明书编写《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接口文档》。
2.《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
-
需求分析
-
解决方案
-
前端页面
-
接口设计
-
数据库设计
-
关联系统
-
关键点验证
详见附件1
3.《接口文档》主要包括:
-
报文说明
-
接口说明
-
接口定义
-
字段详细说明
-
错误代码
-
数据字典
详见附件2
4.邀请相关人员对《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接口文档》进行评审。
5.前端开发人员根据业务需求、前端技术栈以及前端开发规范对《接口文档》的接口设计以及入参、返参做出评估。
6.测试人员根据业务需求、测试流程对《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接口文档》做出评估。
7.将评审通过的《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接口文档》放入需求管理库。
8.后端开发人员根据《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以及相关需求文档进行编码实现。
9.前端开发人员根据《接口文档》、《低保真原型图》、《高保真原型图》以及相关需求文档进行编码实现。
10.开发人员对自己的编码完成SIT测试,U8准入。
3.6、出口准则
《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接口文档》通过评审。
开发完成SIT测试,U8准入。
3.7、输出
《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
《接口文档》
SIT环境
我是 甜点cc
热爱前端,也喜欢专研各种跟本职工作关系不大的技术,技术、产品兴趣广泛且浓厚,等待着一个创业机会。主要致力于分享实用技术干货,希望可以给一小部分人一些微小帮助。
欢迎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看见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