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作,加速成长!这是我参与「掘金日新计划 · 6 月更文挑战」的5天,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作者:Java学术趴
💌公众号:Java学术趴
🚫特别声明:原创不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抄袭,如需转载可联系小编授权。
🙏版权声明:文章里的部分文字或者图片来自于互联网以及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小编。微信搜索公众号Java学术趴联系小编。
☠️每日毒鸡汤:这个社会是存在不公平的,不要抱怨,因为没有用!人总是在反省中进步的!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Java学术趴。我今天又来喽!!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Python语言干货知识。
第七章 元组
7.1 元组的概念
- 元组是一种不可变的序列,在创建之后不能做任何的修改。
7.2 元组的特点
- 元组可以存储多个数据,元组中的数据不能修改。因此不存在增加、删除、修改元素的方法
- 定义元组使用小括号,逗号分隔每个数据,数据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
- 当元组中只有一个元素的时候,需要加上逗号,否则会当作整型类型处理
- 同样支持下标和切面的操作
7.3 元组的创建
# 元组的创建
# 创建一个空元组
tupleA: tuple = ()
print(type(tupleA))
# <class 'tuple'>
# 创建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
# 元素的最后必须添加一个逗号,为了和普通变量进行区分
# 创建一个非空元组
tupleA: tuple = (1, 3.14, True, 'abc', ['bcd', False])
print(tupleA)
# (1, 3.14, True, 'abc', ['bcd', False])
# 计算元组的长度
print(len(tupleA))
# 5
# 此时 ['bcd', False] 列表代表元组中的一个元素,下标值是4
print(tupleA[4])
# ['bcd', False]
特殊:定义一个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
# tupleB 为tuple类型
tupleB = (1,)
print(type(tupleB))
# <class 'tuple'>
# tupleC 为int类型
tupleC = (1)
print(type(tupleC))
# <class 'int'>
# 即使前面给定类型,但是如果不加逗号,还是会被解析为int类型的数据
tupleF: tuple = (1)
print(type(tupleF))
# <class 'int'>
7.4 元组中元素的获取
- 元组可以使用for进行遍历
# 可以使用循环完成遍历
for data in tupleA:
print(data, end=' ')
# 1 3.14 True abc ['bcd', False]
- 使用下标和切片的方式获取元素
# 使用下标获取元素
print(tupleA[1])
# 3.14
# 使用切片获取一个元素
# 当使用切片的方式不论获取几个元素的时候,返回值都是一个元组
print(tupleA[1:2])
# (3.14,)
print(tupleA[1:1])
# ()
# 使用下标获取元素的时候下标超出范围会报错
# print(tupleA[100]) 报错
# 使用切片的方式获下标超出范围不会报错,会取出全部元素
print(tupleA[1:100])
# (3.14, True, 'abc', ['bcd', False])
print(type(tupleA[4]))
# <class 'list'>
print(type(tupleA[4:5]))
# <class 'tuple'>
# 翻转元组
print(tupleA[::-1])
# (['bcd', False], 'abc', True, 3.14, 1)
7.5 元组中 tuple() 强制转换函数的使用
# tuple() 强制转换能把一个列表转换为 元组,不可以把一个普通元素转换为元组
tupleF: tuple = tuple([1, True])
print(type(tupleF))
# <class 'tuple'>
# tupleE: tuple = tupleF(1) 报错
# 也可以装换range,证明 tuple() 可以转换的类型必须包含多项才可以
tupleF: tuple = tuple(range(10))
print(type(tupleF))
# <class 'tuple'>
7.6 元组中的数据修改
- 可以修改元组中的列表类型中的数据,不可以修改普通类型
# 不可以修改元组中的普通类型
# tupleA[1] = 2 报错
print(tupleA)
# (1, 3.14, True, 'abc', ['bcd', False])
# 可以修改元组中列表中的元素
tupleA[4][0] = '天气'
print(tupleA)
# (1, 3.14, True, 'abc', ['天气', False])
7.7 常用函数
- count() : 统计某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 统计1出现的次数
print(tupleA.count(1))
# 3 因为3.14中存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