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②

150 阅读35分钟

MySQL①:juejin.cn/post/709943…

创建和管理表

image.png

标识符命名规则

  • 数据库名、表名不得超过30个字符,变量名限制为29个
  • 必须只能包含 A–Z, a–z, 0–9, _共63个字符
  • 数据库名、表名、字段名等对象名中间不要包含空格
  • 同一个MySQL软件中,数据库不能同名;同一个库中,表不能重名;同一个表中,字段不能重名
  • 必须保证你的字段没有和保留字、数据库系统或常用方法冲突。如果坚持使用,请在SQL语句中使用(着重号)引起来
  • 保持字段名和类型的一致性:在命名字段并为其指定数据类型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一致性,假如数据类型在一个表里是整数,那在另一个表里可就别变成字符型

image.png

image.png

创建表

必须具备:

  • CREATE TABLE权限
  • 存储空间

必须指定:

  • 表名
  • 列名(或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

可选指定:

  • 约束条件
  • 默认值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数据库名;

注意:如果MySQL中已经存在相关的数据库,则忽略创建语句,不再创建数据库。DATABASE 不能改名。一些可视化工具可以改名,它是建新库,把所有表复制到新库,再删旧库完成的。

使用表

# 查看当前所有的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有一个S,代表多个数据库

# 查看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库
SELECT DATABASE(); #使用的一个 mysql 中的全局函数

# 查看指定库下所有的表
SHOW TABLES FROM 数据库名;

# 查看数据库的创建信息
SHOW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 或者:
SHOW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G

# 使用/切换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

修改表

# 更改数据库字符集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 #比如:gbk、utf8等

删除数据库

  • 在MySQL中,当一张数据表 没有与其他任何数据表形成关联关系 时,可以将当前数据表直接删除。
  • 数据和结构都被删除
  • 所有正在运行的相关事务被提交
  • 所有相关索引被删除
# 方式1:删除指定的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 方式2:删除指定的数据库( 推荐 )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数据库名;

IF EXISTS 的含义为:如果当前数据库中存在相应的数据表,则删除数据表;如果当前数据库中不存在相应的数据表,则忽略删除语句,不再执行删除数据表的操作。

清空表

TRUNCATE TABLE语句:

  • 删除表中所有的数据
  • 释放表的存储空间
TRUNCATE TABLE detail_dept;

TRUNCATE语句不能回滚,而使用 DELETE 语句删除数据,可以回滚

tip

TRUNCATE TABLEDELETE 速度快且使用的系统和事务日志资源少,但 TRUNCATE 无事务且不触发 TRIGGER,有可能造成事故,故不建议在开发代码中使用此语句。

如何理解清空表、删除表等操作需谨慎?!

表删除 操作将把表的定义和表中的数据一起删除,并且MySQL在执行删除操作时,不会有任何的确认信息提示,因此执行删除操时应当慎重。在删除表前,最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 备份 ,这样当操作失误时可以对数据进行恢复,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同样的,在使用 ALTER TABLE 进行表的基本修改操作时,在执行操作过程之前,也应该确保对数据进行完整的 备份 ,因为数据库的改变是 无法撤销 的,如果添加了一个不需要的字段,可以将其删除;相同的,如果删除了一个需要的列,该列下面的所有数据都将会丢失。

COMMIT 和 ROLLBACK

DLC中的COMMITROLLBACK

  • COMMIT:提交数据。一旦执行COMMIT则数据就被永久的保存在了数据库中,意味着数据不可以回滚。
  • ROLLBACK:回滚数据。一旦执行ROLLBACK,则可以实现数据的回滚。回滚到最近一次COMMIT之后。

DDL和DML的说明

  • DDL的操作一旦执行,就不可回滚。指令SET autocommit = FALSEDDL操作失败。因为DDL语句会自动COMMIT。它具有原子性,要么提交要么回滚。
  • DML的操作默认情况,一旦执行,也是不可回滚的。但是,如果在执行DML之前,执行了SET autocommit = FALSE,则执行DML操作就可以回滚。

数据处理之增删改

其实都是修改,不过细化为增删改

INSERT 插入数据

VALUES的方式添加

使用这种语法一次只能向表中插入一条数据。

  • 情况1:为表的所有字段按默认顺序插入数据 必须依次匹配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 (value1,value2,....);

为表的指定字段插入数据

更为推荐,只需知道字段名

INSERT INTO 表名(column1 [, column2, …, columnn])
VALUES (value1 [,value2, …, valuen]);

同时插入多条记录

最为推荐

INSERT INTO table_name
VALUES
(value1 [,value2, …, valuen]),
(value1 [,value2, …, valuen]),
……
(value1 [,value2, …, valuen]);

INSERT INTO table_name(column1 [, column2, …, columnn])
VALUES
(value1 [,value2, …, valuen]),
(value1 [,value2, …, valuen]),
……
(value1 [,value2, …, valuen]);

小结

一个同时插入多行记录的INSERT语句等同于多个单行插入的INSERT语句,但是多行的INSERT语句在处理过程中 效率更高 。因为MySQL执行单条INSERT语句插入多行数据比使用多条INSERT语句快,所以在插入多条记录时最好选择使用单条INSERT语句的方式插入。

方式2:将查询结果插入到表中

INSERT还可以将SELECT语句查询的结果插入到表中,此时不需要把每一条记录的值一个一个输入,只需要使用一条INSERT语句和一条SELECT语句组成的组合语句即可快速地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向一个表中插入多行。

INSERT INTO 目标表名
(tar_column1 [, tar_column2, …, tar_columnn])
SELECT
(src_column1 [, src_column2, …, src_columnn])
FROM 源表名
[WHERE condition]
  • INSERT语句中加入子查询。
  • 不必书写VALUES子句。
  • 子查询中的值列表应与 INSERT 子句中的列名对应
INSERT INTO emp2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department_id = 90;

emp2表中要添加的数据字段长度不能低于employees表中的查询字段长度,否则可能添加不成功。

tips

  • VALUES 也可以写成 VALUE ,但是VALUES是标准写法
  • 字符和日期型数据应包含在单引号中

UPDATE 更新数据

  • 可以一次更新多条数据。
  • 如果需要回滚数据,需要保证在DML前,进行设置:SET AUTOCOMMIT = FALSE;
  • 使用 WHERE 子句指定需要更新的数据。
  • 如果省略 WHERE 子句,则表中的所有数据都将被更新。

更新中的数据完整性错误

约束造成的

DELETE 删除数据

  • 使用 DELETE 语句从表中删除数据。
  • 使用WHERE子句删除指定的记录。
  • 如果省略WHERE子句,则表中的全部数据将被删除。

删除中的数据完整性错误

依旧是约束造成的

tip

DML操作默认情况下,执行完以后都会自动提交数据。
如果希望执行完以后不自动提交数据,则需要使用SET AUTOCOMMIT = FALSE;

MySQL8新特性:计算列

定义数据表tb1,然后定义字段id、字段a、字段b和字段c,其中字段c为计算列,用于计算a+b的值。 首先创建测试表tb1,语句如下:

CREATE TABLE tb1(
id INT,
a INT,
b INT,
c INT GENERATED ALWAYS AS (a + b) VIRTUAL
);

数据类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整数类型

整数类型一共有 5 种,包括 TINYINTSMALLINTMEDIUMINTINT(INTEGER)BIGINT

image.png

可选属性

M

M : 表示显示宽度,M的取值范围是(0, 255)。例如,int(5):当数据宽度小于5位的时候在数字前面需要用字符填满宽度。该项功能需要配合“ ZEROFILL ”使用,表示用“0”填满宽度,否则指定显示宽度无效。

从MySQL 8.0.17开始,整数数据类型不推荐使用显示宽度属性。

UNSIGNED

ZEROFILL

int(M),必须和UNSIGNED ZEROFILL一起使用才有意义。

适用场景

  • TINYINT :一般用于枚举数据,比如系统设定取值范围很小且固定的场景。
  • SMALLINT :可以用于较小范围的统计数据,比如统计工厂的固定资产库存数量等。
  • MEDIUMINT :用于较大整数的计算,比如车站每日的客流量等。
  • INT、INTEGER :取值范围足够大,一般情况下不用考虑超限问题,用得最多。比如商品编号。
  • BIGINT :只有当你处理特别巨大的整数时才会用到。比如双十一的交易量、大型门户网站点击量、证券公司衍生产品持仓等。

如何选择?

在评估用哪种整数类型的时候,你需要考虑 存储空间可靠性 的平衡问题:一方 面,用占用字节数少的整数类型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另一方面,要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 使用的整数类型取值范围太小,一旦遇到超出取值范围的情况,就可能引起 系统错误 ,影响可靠性。

系统故障产生的成本远远超过增加几个字段存储空间所产生的成本。

浮点类型 FLOAT 和 DOUBLE

浮点数和定点数类型的特点是可以 处理小数 ,你可以把整数看成小数的一个特例。
MySQL支持的浮点数类型,分别是 FLOAT、DOUBLE、REAL。\

  • FLOAT 表示单精度浮点数;
  • DOUBLE 表示双精度浮点数;
  • REAL默认就是 DOUBLE。如果你把 SQL 模式设定为启用“ REAL_AS_FLOAT ”
ql_mode = “REAL_AS_FLOAT”;

FLOAT 和 DOUBLE 这两种数据类型的区别是啥呢?

FLOAT 占用字节数少,取值范围小;DOUBLE 占用字节数多,取值范围也大。

为什么浮点数类型的无符号数取值范围,只相当于有符号数取值范围的一半,也就是只相当于有符号数取值范围大于等于零的部分呢?

MySQL 存储浮点数的格式为: 符号(S) 、 尾数(M) 和 阶码(E) 。因此,无论有没有符号,MySQL 的浮点数都会存储表示符号的部分。因此, 所谓的无符号数取值范围,其实就是有符号数取值范围大于等于零的部分。

FLOAT(M,D)DOUBLE(M,D) 。这里,M称为 精度 ,D称为 标度 。(M,D)中 M=整数位+小数位,D=小数位。 D<=M<=255,0<=D<=30。
存在四舍五入。
从MySQL 8.0.17开始,FLOAT(M,D) 和DOUBLE(M,D)用法在官方文档中已经明确不推荐使用

要特别注意误差问题,因为浮点数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要避免使用“=”来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同时,在一些对精确度要求较高的项目中,千万不要使用浮点数,不然会导致结果错误,甚至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那么,MySQL 有没有精准的数据类型呢?当然有,这就是定点数类型: DECIMAL

定点数类型 DECIMAL

MySQL中的定点数类型只有 DECIMAL 一种类型,底层用字符串存储的。

image.png

浮点数 vs 定点数

  • 浮点数相对于定点数的优点是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浮点类型取值范围大,但是不精准,适用于需要取值范围大,又可以容忍微小误差的科学计算场景(比如计算化学、分子建模、流体动力学等)
  • 定点数类型取值范围相对小,但是精准,没有误差,适合于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 (比如涉及金额计算的场景)

tip

由于DECIMAL数据类型的精准性,在我们的项目中,除了极少数(比如商品编号)用到整数类型外,其他的数值都用的是 DECIMAL,原因就是这个项目所处的零售行业,要求精准,一分钱也不能差。 ” ——来自某项目经理

位类型:BIT

BIT类型中存储的是二进制值,类似010110。

image.png

使用SELECT命令查询位字段时,可以用 BIN()HEX()函数进行读取。

image.png

日期与时间类型

MySQL有多种表示日期和时间的数据类型,不同的版本可能有所差异,MySQL8.0版本支持的日期和时间

类型主要有:YEAR类型、TIME类型、DATE类型、DATETIME类型和TIMESTAMP类型。

  • YEAR 类型通常用来表示年
  • DATE 类型通常用来表示年、月、日
  • TIME 类型通常用来表示时、分、秒
  • DATETIME 类型通常用来表示年、月、日、时、分、秒
  • TIMESTAMP 类型通常用来表示带时区的年、月、日、时、分、秒

image.png

YEAR

从MySQL5.5.27开始,2位格式的YEAR已经不推荐使用。YEAR默认格式就是“YYYY”,没必要写成YEAR(4),从MySQL 8.0.19开始,不推荐使用指定显示宽度的YEAR(4)数据类型。

DATE

使用 CURRENT_DATE() 或者 NOW() 函数,会插入当前系统的日期。

TIME

DATETIME

TIMESTAMP

存储数据的时候需要对当前时间所在的时区进行转换,查询数据的时候再将时间转换回当前的时区。因此,使用TIMESTAMP存储的同一个时间值,在不同的时区查询时会显示不同的时间。

TIMESTAMP和DATETIME的区别:

  • TIMESTAMP存储空间比较小,表示的日期时间范围也比较小
  • 底层存储方式不同,TIMESTAMP底层存储的是毫秒值,距离1970-1-1 0:0:0 0毫秒的毫秒值。两个日期比较大小或日期计算时,TIMESTAMP更方便、更快。
  • TIMESTAMP和时区有关。TIMESTAMP会根据用户的时区不同,显示不同的结果。而DATETIME则只能反映出插入时当地的时区,其他时区的人查看数据必然会有误差的。

tip

用得最多的日期时间类型,就是 DATETIME 。虽然 MySQL 也支持 YEAR(年)、 TIME(时间)、DATE(日期),以及 TIMESTAMP 类型,但是在实际项目中,尽量用 DATETIME 类型。因为这个数据类型包括了完整的日期和时间信息,取值范围也最大,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毕竟,如果日期时间信息分散在好几个字段,很不容易记,而且查询的时候,SQL 语句也会更加复杂。
此外,一般存注册时间、商品发布时间等,不建议使用DATETIME存储,而是使用 时间戳 ,因为DATETIME虽然直观,但不便于计算。

文本字符串类型

MySQL中,文本字符串总体上分为 CHARVARCHARTINYTEXTTEXTMEDIUMTEXTLONGTEXTENUMSET 等类型。

image.png

CHAR VS VARCHAR

image.png

CHAR

  • CHAR(M) 类型一般需要预先定义字符串长度。如果不指定(M),则表示长度默认是1个字符。
  • 如果保存时,数据的实际长度比CHAR类型声明的长度小,则会在 右侧填充 空格以达到指定的长度。当MySQL检索CHAR类型的数据时,CHAR类型的字段会去除尾部的空格。
  • 定义CHAR类型字段时,声明的字段长度即为CHAR类型字段所占的存储空间的字节数。

VARCHAR

  • VARCHAR(M) 定义时, 必须指定 长度M,否则报错。
  • MySQL4.0版本以下,varchar(20):指的是20字节,如果存放UTF8汉字时,只能存6个(每个汉字3字节) ;MySQL5.0版本以上,varchar(20):指的是20字符。
  • 检索VARCHAR类型的字段数据时,会保留数据尾部的空格。VARCHAR类型的字段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为字符串实际长度加1个字节。

tip

情况1:存储很短的信息。比如门牌号码101,201……这样很短的信息应该用char,因为varchar还要占个byte用于存储信息长度,本来打算节约存储的,结果得不偿失。

情况2:固定长度的。比如使用uuid作为主键,那用char应该更合适。因为他固定长度,varchar动态根据长度的特性就消失了,而且还要占个长度信息。

情况3:十分频繁改变的column用char应该更合适。因为varchar每次存储都要有额外的计算,得到长度等工作,如果一个非常频繁改变的,那就要有很多的精力用于计算,而这些对于char来说是不需要的。

情况4:具体存储引擎中的情况:

  • MyISAM 数据存储引擎和数据列:MyISAM数据表,最好使用固定长度(CHAR)的数据列代替可变长度(VARCHAR)的数据列。这样使得整个表静态化,从而使 数据检索更快 ,用空间换时间。MEMORY 存储引擎和数据列:MEMORY数据表目前都使用固定长度的数据行存储,因此无论使用CHAR或VARCHAR列都没有关系,两者都是作为CHAR类型处理的。
  • InnoDB 存储引擎,建议使用VARCHAR类型。因为对于InnoDB数据表,内部的行存储格式并没有区分固定长度和可变长度列(所有数据行都使用指向数据列值的头指针),而且主要影响性能的因素是数据行使用的存储总量,由于char平均占用的空间多于varchar,所以除了简短并且固定长度的,其他考虑varchar。这样节省空间,对磁盘I/O和数据存储总量比较好。

TEXT

由于实际存储的长度不确定,MySQL 不允许 TEXT 类型的字段做主键。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能采用CHAR(M),或者 VARCHAR(M)image.png

tip

TEXT文本类型,可以存比较大的文本段,搜索速度稍慢,因此如果不是特别大的内容,建议使用CHARVARCHAR来代替。还有TEXT类型不用加默认值,加了也没用。而且textblob类型的数据删除后容易导致“空洞”,使得文件碎片比较多,所以频繁使用的表不建议包含TEXT类型字段,建议单独分出去,单独用一个表。

ENUM

image.png

  • 当ENUM类型包含1~255个成员时,需要1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 当ENUM类型包含256~65535个成员时,需要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 ENUM类型的成员个数的上限为65535个。

SET

image.png

SET类型在存储数据时成员个数越多,其占用的存储空间越大。注意:SET类型在选取成员时,可以一次选择多个成员,这一点与ENUM类型不同。

二进制字符串

BINARY与VARBINARY类型

  • BINARY (M)为固定长度的二进制字符串,M表示最多能存储的字节数,取值范围是0~255个字符。如果未指定(M),表示只能存储 1个字节 。
  • VARBINARY (M)为可变长度的二进制字符串,M表示最多能存储的字节数,总字节数不能超过行的字节长度限制65535,另外还要考虑额外字节开销,VARBINARY类型的数据除了存储数据本身外,还需要1或2个字节来存储数据的字节数。VARBINARY类型 必须指定(M) ,否则报错。

tip

其实不怎么用到

BLOB

BLOB类型包括TINYBLOBBLOBMEDIUMBLOBLONGBLOB 4种类型,它们可容纳值的最大长度不同。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的大对象,比如 图片 、 音频 和 视频 等。

image.png

  • 在使用text和blob字段类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便更好的发挥数据库的性能。

① BLOB和TEXT值也会引起自己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执行了大量的删除或更新操作的时候。删除这种值会在数据表中留下很大的" 空洞 ",以后填入这些"空洞"的记录可能长度不同。**为了提高性能,建定期使用 OPTIMIZE TABLE 功能对这类表进行 碎片整理 **。

② 如果需要对大文本字段进行模糊查询,MySQL 提供了 前缀索引但是仍然要在不必要的时候避免检索大型的BLOB或TEXT值。例如,SELECT * 查询就不是很好的想法,除非你能够确定作为约束条件的WHERE子句只会找到所需要的数据行。否则,你可能毫无目的地在网络上传输大量的值。

把BLOB或TEXT列 分离到单独的表 中。在某些环境中,如果把这些数据列移动到第二张数据表中,可以让你把原数据表中的数据列转换为固定长度的数据行格式,那么它就是有意义的。这会 减少主表中的碎片 ,使你得到固定长度数据行的性能优势。它还使你在主数据表上运行 SELECT * 查询的时候不会通过网络传输大量的BLOB或TEXT值。

JSON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 数据交换格式。JSON 可以将JavaScript 对象中表示的一组数据转换为字符串,然后就可以在网络或者程序之间轻松地传递这个字符串,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它还原为各编程语言所支持的数据格式。

空间类型

小节

在定义数据类型时,如果确定是 整数 ,就用 INT ; 如果是 小数 ,一定用定点数类型DECIMAL(M,D) ; 如果是日期与时间,就用 DATETIME

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确保你的系统不会因为数据类型定义出错。不过,凡事都是有两面的,可靠性好,并不意味着高效。比如,TEXT 虽然使用方便,但是效率不如 CHAR(M)VARCHAR(M)

  • 任何字段如果为非负数,必须是 UNSIGNED
  • 【 强制 】小数类型为 DECIMAL,禁止使用 FLOATDOUBLE。说明:在存储的时候,FLOATDOUBLE 都存在精度损失的问题,很可能在比较值的时候,得到不正确的结果。如果存储的数据范围超过 DECIMAL 的范围,建议将数据拆成整数和小数并分开存储。
  • 【 强制 】如果存储的字符串长度几乎相等,使用 CHAR 定长字符串类型。
  • 【 强制 】VARCHAR 是可变长字符串,不预先分配存储空间,长度不要超过 5000。如果存储长度大于此值,定义字段类型为 TEXT,独立出来一张表,用主键来对应,避免影响其它字段索引效率。

约束(constraint)

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是指数据的精确性(Accuracy)和可靠性(Reliability)。它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出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SQL规范以约束的方式对表数据进行额外的条件限制。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 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 :例如,同一个表中,不能存在两条完全相同无法区分的记录
  • 域完整性(Domain Integrity) :例如:年龄范围0-120,性别范围“男/女”
  • 引用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 :例如:员工所在部门,在部门表中要能找到这个部门
  •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User-defined Integrity) :例如:用户名唯一、密码不能为空等,本部门经理的工资不得高于本部门职工的平均工资的5倍。

什么是约束

可以在创建表时规定约束(通过 CREATE TABLE 语句),或者在表创建之后通过 ALTER TABLE 语句规定约束。

约束的分类

单列约束 vs 多列约束

字段个数!! 根据约束数据列个数的限制,约束可分为:

  • 单列约束:每个约束只约束一列
  • 多列约束:每个约束可约束多列数据

约束的作用范围

根据约束的作用范围,约束可分为:

  • 列级约束:只能作用在一个列上,跟在列的定义后面
  • 表级约束:可以作用在多个列上,不与列一起,而是单独定义 image.png

约束的作用

根据约束起的作用,约束可分为:

  • NOT NULL 非空约束,规定某个字段不能为空
  • UNIQUE 唯一约束,规定某个字段在整个表中是唯一的
  • PRIMARY KEY 主键(非空且唯一)约束
  • FOREIGN KEY 外键约束
  • CHECK 检查约束
  • DEFAULT 默认值约束

非空约束 NOT NULL

  • 默认,所有的类型的值都可以是NULL,包括INT、FLOAT等数据类型
  • 非空约束只能出现在表对象的列上,只能某个列单独限定非空,不能组合非空
  • 一个表可以有很多列都分别限定了非空
  • 空字符串''不等于NULL,0也不等于NULL

新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

建表后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删除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ULL;
#去掉not null,相当于修改某个非注解字段,该字段允许为空

#或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去掉not null,相当于修改某个非注解字段,该字段允许为空

唯一性约束 UNIQUE

用来限制某个字段/某列的值不能重复。

  • 同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唯一约束。
  • 唯一约束可以是某一个列的值唯一,也可以多个列组合的值唯一。
  • 唯一性约束允许列值为空。
  • 在创建唯一约束的时候,如果不给唯一约束命名,就默认和列名相同。
  • MySQL会给唯一约束的列上默认创建一个唯一索引。

添加唯一约束

建表时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ke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constraint 约束名] unique key(字段名)
);
  • 实例:表示用户名和密码组合不能重复
CREATE TABLE USER(
id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25),
PASSWORD VARCHAR(16),
-- 使用表级约束语法
CONSTRAINT uk_name_pwd UNIQUE(NAME,PASSWORD)
);

建表后指定唯一键约束


#字段列表中如果是一个字段,表示该列的值唯一。如果是两个或更多个字段,那么复合唯一,即多个字段的组合是唯一的

#方式1:
alter table 表名称 add unique key(字段列表);

#方式2: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字段类型 unique;

关于复合唯一约束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key(字段列表) #字段列表中写的是多个字段名,多个字段名用逗号分隔,表示那么是复合唯一,即多个字段的组合是唯一的
);

删除唯一约束

  • 添加唯一性约束的列上也会自动创建唯一索引
  • 删除唯一约束只能通过删除唯一索引的方式删除
  • 删除时需要指定唯一索引名,唯一索引名就和唯一约束名一样。
  • 如果创建唯一约束时未指定名称,如果是单列,就默认和列名相同;如果是组合列,那么默认和()中排在第一个的列名相同。也可以自定义唯一性约束名。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_constraints WHERE table_name = '表名'; 
#查看都有哪些约束

ALTER TABLE USER
DROP INDEX uk_name_pwd;

可以通过 show index from 表名称; 查看表的索引

PRIMARY KEY 约束

主键=唯一+非空

  • 一个表最多只能有一个主键约束,建立主键约束可以在列级别创建,也可以在表级别上创建。
  • 主键约束对应着表中的一列或者多列(复合主键)
  • 如果是多列组合的复合主键约束,那么这些列都不允许为空值,并且组合的值不允许重复
  • MySQL的主键名总是PRIMARY,就算自己命名了主键约束名也没用
  • 当创建主键约束时,系统默认会在所在的列或列组合上建立对应的主键索引(能够根据主键查询的,就根据主键查询,效率更高)。如果删除主键约束了,主键约束对应的索引就自动删除了
  •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修改主键字段的值因为主键是数据记录的唯一标识,如果修改了主键的值,就有可能会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添加主键约束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primary key, #列级模式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constraint 约束名] primary key(字段名) #表级模式
);

#列级约束
CREATE TABLE emp4(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NAME VARCHAR(20)
);

#表级约束
CREATE TABLE emp5(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pwd VARCHAR(15),
CONSTRAINT emp5_id_pk PRIMARY KEY(id)
);

#建表后增加主键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称 ADD PRIMARY KEY(字段列表); 
#字段列表可以是一个字段,也可以是多个字段,如果是多个字段的话,是复合主键

关于复合主键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primary key(字段名1,字段名2) 
#表示字段1和字段2的组合是唯一的,也可以有更多个字段
);

删除主键约束(在实际开发中根本不会这么做的!!!

说明:删除主键约束,不需要指定主键名,因为一个表只有一个主键,删除主键约束后,非空还存在。

alter table 表名称 drop primary key;

自增列:AUTO_INCREMENT

  • 一个表最多只能有一个自增长列
  • 当需要产生唯一标识符或顺序值时,可设置自增长
  • 自增长列约束的列必须是键列(主键列,唯一键列)
  • 自增约束的列的数据类型必须是整数类型
  • 如果自增列指定了 0 和 null,会在当前最大值的基础上自增;如果自增列手动指定了具体值,直接赋值为具体值。

如何指定自增约束

建表时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key not null,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ke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default 默认值,
);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key auto_increment,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default 默认值,,
primary key(字段名)
);

建表后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auto_increment;

如何删除自增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auto_increment;#给这个字段增加自增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去掉auto_increment相当于删除
alter table employee modify eid int;

MySQL 8.0新特性—自增变量的持久化

在MySQL 8.0之前,自增主键AUTO_INCREMENT的值如果大于max(primary key)+1,在MySQL重启后,会重置AUTO_INCREMENT=max(primary key)+1,这种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业务主键冲突或者其他难以发现的问题。

在MySQL 5.7系统中,对于自增主键的分配规则,是由InnoDB数据字典内部一个 计数器 来决定的,而该计数器只在 内存中维护 ,并不会持久化到磁盘中。当数据库重启时,该计数器会被初始化。\

在MySQL 8.0版本中将自增主键的计数器持久化到 重做日志 中。每次计数器发生改变,都会将其写入重做日志中。如果数据库重启,InnoDB会根据重做日志中的信息来初始化计数器的内存值

经常结合主键使用

FOREIGN KEY 约束(一切在外部解决!!!java!!!!)

限定某个表的某个字段的引用完整性

主表和从表/父表和子表

主表(父表):被引用的表,被参考的表

从表(子表):引用别人的表,参考别人的表

例如:员工表的员工所在部门这个字段的值要参考部门表:部门表是主表,员工表是从表。

例如:学生表、课程表、选课表:选课表的学生和课程要分别参考学生表和课程表,学生表和课程表是主表,选课表是从表。

特点

(1)从表的外键列,必须引用/参考主表的主键或唯一约束的列为什么?因为被依赖/被参考的值必须是唯一的

(2)在创建外键约束时,如果不给外键约束命名,默认名不是列名,而是自动产生一个外键名(例如student_ibfk_1;),也可以指定外键约束名。

(3)创建(CREATE)表时就指定外键约束的话,先创建主表,再创建从表

(4)删表时,先删从表(或先删除外键约束),再删除主表

(5)当主表的记录被从表参照时,主表的记录将不允许删除如果要删除数据,需要先删除从表中依赖该记录的数据,然后才可以删除主表的数据

(6)在“从表”中指定外键约束,并且一个表可以建立多个外键约束

(7)从表的外键列与主表被参照的列名字可以不相同,但是数据类型必须一样,逻辑意义一致。如果类型不一样,创建子表时,就会出现错误“ERROR 1005 (HY000): Can't create table'database.tablename'(errno: 150)”。

(8)当创建外键约束时,系统默认会在所在的列上建立对应的普通索引。但是索引名是外键的约束名。(根据外键查询效率很高)

(9)删除外键约束后,必须 手动 删除对应的索引

总结!

约束关系是针对双方的

  • 添加了外键约束后,主表的修改和删除数据受约束
  • 添加了外键约束后,从表的添加和修改数据受约束
  • 在从表上建立外键,要求主表必须存在
  • 删除主表时,要求从表从表先删除,或将从表中外键引用该主表的关系先删除

约束等级

  • Cascade方式 :在父表update/delete记录时,同步update/delete子表的匹配记录
  • Set null方式 :在父表update/delete记录时,将子表上匹配记录的列设为null但是要注意子表的外键列不能为not null
  • No action方式 :如果子表中有匹配的记录,则不允许对父表对应候选键进行update/delete操作
  • Restrict方式 :同no action都是立即检查外键约束
  • Set default方式 (在可视化工具SQLyog中可能显示空白):父表有变更时,子表将外键列设置成一个默认的值,但Innodb不能识别

如果没有指定等级,就相当于Restrict方式。

对于外键约束,最好是采用: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RESTRICT的方式。

删除外键约束

(1)第一步先查看约束名和删除外键约束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_constraints WHERE table_name = '表名称';
#查看某个表的约束名

ALTER TABLE 从表名 DROP FOREIGN KEY 外键约束名;

(2)第二步查看索引名和删除索引。(注意,只能手动删除)

SHOW INDEX FROM 表名称; #查看某个表的索引名
ALTER TABLE 从表名 DROP INDEX 索引名;

开发场景

  • 问题1:如果两个表之间有关系(一对一、一对多),比如:员工表和部门表(一对多),它们之间是否一定要建外键约束?

答:不是的

  • 问题2:建和不建外键约束有什么区别?

答:建外键约束,你的操作(创建表、删除表、添加、修改、删除)会受到限制,从语法层面受到限制。例如:在员工表中不可能添加一个员工信息,它的部门的值在部门表中找不到。

不建外键约束,你的操作(创建表、删除表、添加、修改、删除)不受限制,要保证数据的 引用完整性 ,只能依靠程序员的自觉 ,或者是 在Java程序中进行限定 。例如:在员工表中,可以添加一个员工的信息,它的部门指定为一个完全不存在的部门。

  • 问题3:那么建和不建外键约束和查询有没有关系? 答:没有

在 MySQL 里,外键约束是有成本的,需要消耗系统资源。对于大并发的 SQL 操作,有可能会不适合。比如大型网站的中央数据库,可能会因为外键约束的系统开销而变得非常慢 。所以, MySQL 允许你不使用系统自带的外键约束,在 应用层面 完成检查数据一致性的逻辑。也就是说,即使你不用外键约束,也要想办法通过应用层面的附加逻辑,来实现外键约束的功能,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强制 】不得使用外键与级联,一切外键概念必须在应用层解决。

CHECK 约束

检查某个字段的值是否符号xx要求,一般指的是值的范围

  • 说明:MySQL 5.7 不支持

MySQL5.7 可以使用check约束,但check约束对数据验证没有任何作用。添加数据时,没有任何错误或警告。但是MySQL 8.0中可以使用check约束了。

DEFAULT约束

给字段加默认值

建表时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primary ke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key not null,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ke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default 默认值,
);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default 默认值,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default 默认值,
primary key(字段名),
unique key(字段名)
);

说明:默认值约束一般不在唯一键和主键列上加

建表后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如果这个字段原来有非空约束,你还保留非空约束,那么在加默认值约束时,还得保留非空约束,否则非空约束就被删除了

#同理,在给某个字段加非空约束也一样,如果这个字段原来有默认值约束,你想保留,也要在modify语句中保留默认值约束,否则就删除了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not null;

删除默认值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删除默认值约束,也不保留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称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删除默认值约束,保留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employee modify gender char; #删除gender字段默认值约束,如果有非空约束,也一并删除
alter table employee modify tel char(11) not null;#删除tel字段默认值约束,保留非空约束

tips

  • 面试1、为什么建表时,加 not null default ''default 0

答:不想让表中出现null值。

  • 面试2、为什么不想要 null 的值

答:(1)不好比较。null是一种特殊值,比较时只能用专门的is null is not null来比较。碰到运算符,通常返回null

(2)效率不高。影响提高索引效果。因此,我们往往在建表时 not null default '' default 0

  • 面试3、带AUTO_INCREMENT约束的字段值是从1开始的吗? 在MySQL中,默认AUTO_INCREMENT的初始

值是1,每新增一条记录,字段值自动加1。设置自增属性(AUTO_INCREMENT)的时候,还可以指定第一条插入记录的自增字段的值,这样新插入的记录的自增字段值从初始值开始递增,如在表中插入第一条记录,同时指定id值为5,则以后插入的记录的id值就会从6开始往上增加。添加主键约束时,往往需要设置字段自动增加属性。

  • 面试4、并不是每个表都可以任意选择存储引擎? 外键约束(FOREIGN KEY)不能跨引擎使用。

MySQL支持多种存储引擎,每一个表都可以指定一个不同的存储引擎,需要注意的是:外键约束是用来保证数据的参照完整性的,如果表之间需要关联外键,却指定了不同的存储引擎,那么这些表之间是不能创建外键约束的。所以说,存储引擎的选择也不完全是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