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or中的key是什么作用?

1,480 阅读3分钟

学习了coderwhy的vue3+ts视频课的笔记

  • 在使用v-for进行列表渲染时,我们通常会给元素或者组件绑定一个key属性。
  • 这个key属性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方的解释:
    • key属性主要用在Vue的虚拟DOM算法,在新旧nodes对比(使用到diff算法)时辨识VNodes
    • 如果不使用key,Vue会使用一种最大限度减少动态元素并且尽可能的尝试就地修改/复用相同类型元素的算法;
    • 使用key时,它会基于key的变化重新排列元素顺序,并且会移除/销毁key不存在的元素。
  • 官方的解释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好理解,比如下面的问题:
    • 什么是新旧nodes,什么是VNode?
    • 没有key的时候,如何尝试修改和复用的?
    • 有key的时候,如何基于key重新排列的?

一、下面我们先理解一些概念:

  1. 认识VNode
  •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VNode的概念:
    • 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比较完整的学习组件的概念,所以目前我们先理解HTML元素创建出来的VNode;
    • VNode的全称是Virtual Node,也就是虚拟节点
    • 事实上,无论是组件还是元素,它们最终在Vue中表示出来的都是一个个VNode;
    • VNode的本质是一个JavaScript的对象。

image.png

  1. 虚拟DOM
  • 如果我们不只是一个简单的div,而是有一大堆的元素,那么它们应该会形成一个VNode Tree

image.png

  • VNode和虚拟DOM的关系:虚拟DOM就是由多个VNode组成的。

  • 注意:

    • 上图的虚拟DOM和真实DOM的关系,正常情况下,是不一一对应的(比如组件生成的Vnode的);
    • 使用虚拟DOM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实现跨平台。

二、通过结合案例,了解v-for中的key作用:

  •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当我点击按钮时会在中间插入一个f;

image.png

  1. Vue源码对于key的判断

image.png

2-1. 没有key的操作(源码)

image.png

  • 没有key的过程如下:
    • 我们会发现上面的diff算法效率并不高:
      • c 和 d 来说它们事实上并不需要有任何的改动;
      • 但是因为我们的 c 被 f 所使用了,所有后续所有的内容都要一次进行改动,并且最后进行新增。

image.png

  • 注意:源码中,在新旧VNode列表的两个长度中,选取最小的进行for循环边界,就是为了防止在一个取的到值,另一个取不到(也就是没有)的问题。再通过if判断,旧VNode列表的长度 > 新VNode列表的长度,则删除,反之则添加。

2-2. 有key执行操作(源码)

image.png

有key的diff算法如下(一):

  • 第一步的操作是从头开始进行遍历、比较:
    • a和b是一致的会继续进行比较;
    • c和f因为key不一致,所以就会break跳出循环。

image.png

  • 第二步的操作是从尾部开始进行遍历、比较:

image.png

有key的diff算法如下(二):

  • 第三步是如果旧节点遍历完毕,但是依然有新的节点,那么就新增节点:

image.png

  • 第四步是如果新的节点遍历完毕,但是依然有旧的节点,那么就移除旧节点:

image.png

有key的diff算法如下(三):

  • 第五步是最特色的情况,中间还有很多未知的或者乱序的节点:

image.png

  •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Vue在进行diff算法的时候,会尽量利用我们的key来进行优化操作:
    • 在没有key的时候我们的效率是非常低效的;
    • 在进行插入或者重置顺序的时候,保持相同的key可以让diff算法更加的高效。

看完上面中 一 和 二 的内容,再回头看官方的解释,就清晰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