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作为测试人员的生产力黑客

399 阅读7分钟

 数据可视化已被证明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更复杂的信息并增强存储能力。当我开始测试时,我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可视化相关数据。由于信息超载,我感到被困住了。在我真正开始测试之前,有太多文档需要阅读和处理。如果你对软件测试有所了解,那么你会知道有测试计划、测试策略,测试用例,功能点以及测试场景等很多复杂的情况。在进行了一些研究之后,我偶然发现了思维导图,基于它背后的设计思路,自然而然地被这种工具所吸引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分享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无论你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软件测试人员,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更好的方式来筛选大量信息,那么它都适用。你可能会发现它对于团队协作以及改善测试流程特别有用。

什么是思维导图? 

首先,介绍一下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地构建想法以帮助分析和回忆的简单方法。 它可以将一长串单调的信息转变为色彩丰富,令人难忘且高度组织化的图表,该图表与你的大脑自然的处理方式一致。

思维导图通常用于组织信息和制定决策。它通常用于清单,项目管理,结构化头脑风暴,计划等。 

为什么在软件测试中使用思维导图?

很多敏捷测试专家介绍了使用思维导图来可视化测试 的概念。他们建议将思维导图作为敏捷团队的视觉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识别和表示测试场景和组件之间关系的好方法,并且可以跟上敏捷敏捷环境中计划,功能和方法的变化。

我使用思维导图来更好地了解测试范围并快速可视化所需的测试工作。它可以以易于理解的方式与产品所有者和测试人员共享测试计划。由于视觉表示更易于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把更多时间专注于探索性测试,自动化和非功能性测试。

自从将思维导图工具应用于工作中并看到结果以来,我没有放弃用它,下面是原因:  

  • 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测试覆盖率
  • 节省创建测试用例的时间
  • 易于维护,并且可以灵活地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在敏捷团队中很重要)
  • 使测试评审会议和测试报告更简洁

简而言之,思维导图是一种出色的视觉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组织信息,产生新想法并提供一种更轻松的方法来分析测试过程。 

如何在软件测试中使用思维导图

我已经使用思维导图在测试过程中的一些流程,比如编写测试用例,但是该工具的最好之处在于它的应用不受限制。 

下面,我分享了三个示例,展示了我们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项目中: 

(1)与团队分享项目测试计划和策略

(2)创建和共享测试用例

(3)创建测试总结报告

使用#1:用于创建和共享测试计划和策略

传统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策略文档是测试工具包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但是它们既冗长又复杂,难以理解和维护。测试策略提供了好的测试方法,而测试计划则描述了测试范围和活动。尽管这些文件通常可供团队成员使用,但关键项目信息(例如范围,风险,优先级和责任)可能很难找到。 

作为测试人员,测试计划和策略的某些特定部分对于你在项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思维导图可用于快速提取并轻松共享这些相关细节信息。它可以为你的团队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可以随着项目中的更改或引入新功能而轻松更新。

真实示例

下面示例说明了如何使用思维导图简化测试计划和测试策略。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我们专注于创建代表最重要数据的不同节点。它显示了带有彩色节点的测试计划和策略思维导图的展开图,以表示以下信息:

  • 团队成员及其角色(例如,产品负责人,测试负责人)
  • “完成的定义” (例如,最低测试覆盖率)
  • 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例如,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和缺陷报告)
  • 我们正在测试的环境(例如QA,Dev,Prod)
  • 我们正在测试的浏览器或平台(例如,Web和Mobile)
  • 所需的测试类型 (例如,API,功能,回归)
  • 测试工具 (例如JIRA,Postman,JMeter)
  • 主要项目里程碑(例如,Sprint 演示日期和发布日) 
  • 测试自动化范围区域(例如,身份验证,标题和导航以及过滤器) 

使用#2:用于创建和共享测试用例

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创建好的测试用例至关重要。但是,在瀑布式环境中,创建测试用例可能会乏味且效率低下。传统上,该过程涉及在开始时创建测试用例和测试方案,然后在开发结束时执行这些测试用例。在使用这种传统方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下面的问题: 

  1. 在测试执行阶段, 花费过多的时间来修改和更新以前创建的测试用例
  2. 用户流程和方案不是很明确
  3. 由于文档的复杂性,很难与团队收集和共享有关测试用例和场景的反馈
  4. 不必要的讨论会议很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快速轻松地设计一个精简的测试用例集,该套件易于共享和维护,而不会影响测试范围。

本质上,我们使用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测试用例脚本编写过程转变为一种轻量级的迭代过程,该过程专注于用户与应用程序功能的交互。它帮助我们清楚地概述了用户流程和方案。它还有助于定义具有更复杂业务和应用程序逻辑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将需要进行大量测试。

在使用思维导图几个月后, 这种方法对于创建和共享测试用例很有效,它不仅为测试人员提供了巨大价值,而且为更广泛的产品团队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巨大的价值。  

为了展示,让我们想象一下,测试一个名为“Eccentric”的简单社交网络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共享,喜欢和评论视频和图像来进行交互。该应用程序还允许家长(Admin)参与和监视他们的孩子的活动。

我们将从该应用程序的3个主要功能的用户故事细分开始:

  1. 注册
  2. 个人资料页
  3. 发现页

image.png

编写测试用例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该应用,下面逐步介绍编写测试用例的步骤:

步骤1:确定用户

根据上面显示的用户故事,我们有三个用户:管理员,13岁以上的用户和13岁以下的用户。 这些用户被设置为思维导图上的主要主题节点:

image.png

image.png

步骤2:确定应用程序的功能

通过查看需求并进行探索性测试,可以概述该应用程序核心功能的完整列表。对于此示例,我只是将主要功能作为单独的分支添加到了在步骤 1 中创建的每个用户主题节点。在此示例中,思维导图显示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三个功能:“注册”,“个人资料”和“发现”。

image.png

步骤3:确定用户在每个功能上要执行的基本操作

在此步骤中,我们确定并添加可以使用每个功能执行的操作。重要的是为每个功能添加所有相关动作,即使用户故事中没有明确说明这些动作。这会更容易和全面的分析所有用户,提高测试覆盖率。 

对于Eccentric,其中一些操作包括“创建或上传”,“更新或编辑”,“删除或取消”。从步骤2中添加的功能分支中,与每个功能相关的每个基本操作都被添加为新分支。

image.png

(可选)步骤4:将思维导图内容转换为书面测试用例

书面测试用例仍然很重要,你可能需要将测试用例添加到测试管理工具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更好地组织测试套件。为此,我在完成第3步后扩展了思维导图,并按照从左到右的节点之间的线对信息进行了分析。

这是完成后的思维导图的展开图:


image.png

上面扩展的思维导图中突出显示了许多测试方案,但我仅关注其中的一些来演示转换。举个例子,从左到右阅读,测试用例可以这样写:

  • 验证管理员用户可以使用有效密码进行注册。
  • 验证管理员用户不能使用无效的密码和电子邮件进行注册。
  • 验证管理员用户是否可以成功重置密码。

使用#3:用作测试摘要报告

测试摘要报告通常用于在项目结束时提供所有测试工作的概述。通常,与利益相关者共享这些信息,以使他们获得做出有关产品以及如何分配资源以进行测试的决策所需的信息。在我的工作中,我使用思维导图来展示测试摘要报告,这有助于提高测试活动的透明度,并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使用思维导图,我能够在每周更新中快速分享:

  • 到目前为止所有测试活动的快照;
  • 从开发的角度出发,对应用程序中存在缺陷的区域进行高级报告。

为了准备这份总结报告,我只使用了视觉提示,例如 绿色的复选标记 来表示经过全面测试和通过的特征区域,x 表示存在大量缺陷或需要更多工作的区域,锁 表示区域是经过检查的合格区域。还没有准备好发布,还有一个旗子的标志来显示尚未测试的区域。

image.png

尽管非常简单,但是利益相关者发现这对于理解测试进度和产品开发需求非常有帮助。 我不建议将思维导图用作每个测试用例/场景的通过或失败报告,因为它可能变得复杂且难以维护。相反,我建议你更多地用于功能和功能测试覆盖率报告目的。

它不能替代你的测试工具中捕获的测试用例结果。这只是一个简短的概述。

其他

使用思维导图一年多之后,很明显,这种方法是一种更有效的测试方法,不仅为测试人员而且为更广泛的产品团队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巨大的价值。以下是一些提示和提醒,可帮助您进行新的思维导图之旅:  

  • 使用你喜欢的思维导图工具来创建思维导图并与团队成员共享。
  • 确保共享或导出功能在你的思维导图软件上可用。请记住,思维图的价值实际上是在与团队共享和协作的能力中发现的。
  • 根据你的迭代和测试周期,使思维导图保持最新,以进行测试摘要报告。
  • 首先以折叠视图显示思维导图,然后根据需要在整个演示文稿中进行扩展。
  • 永远记住,简洁是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 话越少越好。

结语

思维导图可以成为在敏捷软件测试环境中使用的出色工具。它使你可以快速创建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测试报告,以便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共享并轻松理解。当然,你可以探索把思维导图应用到其他领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正是这种灵活性使它如此好用。如果你也在用,欢迎跟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