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容简介
hr平时如何筛简历?
简历中,hr最关心什么?
频繁地换工作对简历有什么影响?
空窗期太久该怎么办?
简历,是打工人在求职过程中的敲门砖。带你走进HR的招聘内幕,从HR角度讲解如何使用STAR原则,来写好一份简历,争取面试机会。帮助大家在职场上打怪升级,少踩坑,早暴富。
2 hr平时如何筛简历?
有人说hr每天要看1,000份简历,每份简历15秒。这是真的吗?答案是1000份略有夸张,但在招聘旺季的热个门岗位, 尤其是校招期间是能达到的。但这个15秒是一个平均值,因为有很多简历可能都撑不到这个平均值。只有那些优秀的简历,写得符合hr筛选简历的逻辑,才能真正的抓住hr眼球,时间超过一分钟。在这一分多钟的时间里,只有让hr持续的感受到你的优秀,才能为你赢得面试的机会。
那么招聘方寻找候选人的逻辑是什么呢?
例子:
HR小陈收到IT部门提出的一个招聘需求,需要招聘一位中级的JAVA,那HR小陈拿到这个需求,他要做的
- 第一步:确定工作职责。即:明确这个岗位是做什么的?比如这个JAVA岗位就是负责完成公司某系统开发的。
- 第二步:明确能力需求。即:如果要完成上述的工作职责,这个人需要的能力有哪些?比如在完成系统开发的这个工作中,候选人必须要达到市场中级水平。
- 第三步:确认任职资格。即:要把以上的需求能力转换成基本的具体的任职要求。比如要具备中级Java开发能力,从行业经验来看,就至少是需要5年以上java工作经验才行。所以一般在任职资格中,就会有一条要求:5年以上的JAVA开发经验。刚毕业的应届生为啥不行?万一特别优秀刚毕业就达到中级了呢?对,是有这个可能,但概率太小,从招聘效率角度看,招聘方宁愿选择保留这个条件,来过滤掉那些大多数不适合的人,从而节约时间和精力。
- 第四步:形成人才画像。即根据任职资格,再进一步转化成一个更具体的人才画像,以快速判断候选人是否匹配岗位。同样5年JAVA开发经验为例,转化成画像是什么呢?首先是至少工作了5年,从毕业来看,那这个人的年龄差不多就是26岁左右,更具体的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 第五步发布信息并筛选简历。 就是网上收简历然后筛选,筛选逻辑很简单,就是看简历的描述和人才画像的匹配度。匹配度高,我们就通过。
这个就是hr在招聘的过程中筛选简历的基本逻辑。
所以撰写简历的基本目的,就是要通过简历信息,让招聘方形成一个与岗位匹配度高的人才画像。 那可以怎么影响呢?是通过简历中提供的各类信息的呈现,包括基本信息,过往经历,获奖证书,个人爱好等。你所提供的这些信息要围绕人才画像来呈现。同样的工作经历,描述侧重点不同,顺序不同,就会影响招聘方对你的画像。因此,写简历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根据JD(任职资格)来写。 因为任职资格和人才画像高度相关,面试不同的岗位,简历都要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其次是你简历撰写能力,简历写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个人 逻辑思维 和表达能力的水平。如果你的遣词造句、行文逻辑非常的通顺,有条理,那这就代表了 你的 表达能力 和 思维逻辑比较优秀。这个也是会影响到hr对你的一个画像。
3 一份优秀的简历要具备哪些特点呢?
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五点:
- 第一点:信息完整。即:要全面的呈现你的关键个人信息,比如你的年龄、学校、期望岗位、工作经历等信息。招聘网站上的简历模板提供了非常不错的框架,大家可以直接使用,确保信息不遗漏。
- 第二点:信息简洁。能用一句话讲的事不要用两句话讲;不相关、不重要的信息就可以不放;用最精炼的语句表达最准确的意思;这样不仅能让招聘方快速、准确地了解你,也能体现你的书面表达能力。
- 第三点:聚焦画像。要知道招聘方招人,并不一定是招最好的,什么都会的,而是最合适的,能够匹配申请的工作要求的。所以写简历前,一定要根据岗位JD来判断出招聘方的人才画像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个画像来写简历,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来记流水账。
- 第四点:客观真实。不是说你的简历一定要是真实的,这是一个必然的要求。这里的客观真实指的是遣词造句要避免主观的表达,从而让你的简历更具真实性。比如同样是想表达自己的工作能力好,一个人说:自己的工作期间表现优异,而另外一个人说:在职期间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员工。前者就叫主观描述,缺乏客观真实性。后者则有凭有据,可信度更高。
- 第五点:结构化。是指我们在描写自己的过往经历时,要通过结构化的思维,来进行描述和呈现。比如使用STAR原则来分:情境、任务、行动、结果四个模块,来阐述我们的经历。这就会让招聘方觉得我们的逻辑能力好,思维系统结构化。
4 如何写好一份简历?
了解以上的简历逻辑之后,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究竟该如何写好一份简历?
-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模板。很多应届生同学希望在网上找各种很炫的简历模板,以求自己的简历与众不同,脱颖而出,博取15秒的眼球。但是,这没有多大用处。请务必简单朴实一点,把简历聚焦到准确匹配招聘方的人在画像上,才是最正确的做法。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模板合适呢?其实很简单,就用主流招聘网站提供的标准模板即可。招聘网站的模板框架经过演变,现在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基本涵盖了简历的必备要素,且排版和结构性也比较好,对于我们一般的普通求职者来说,是完全够用的。
-
第二步:控制简历篇幅。把简历篇幅尽量控制在一页,最多不超过2页。难道经历丰富还不让人说了? 当然不是。简历一定要聚焦岗位要求相关的一个画像来写,筛选与之匹配度、相关度较高的经历是来呈现,而不能是个人经验的全面的一个描述和赘述。篇幅过长就可能会让人亮点被淹没,都是重点等于都没有重点。如果你的经历太多,两页纸都写不完,建议你删除部分不相关的经历,或采用精简描述的方式,把篇幅更多地留在关键信息的描写上。
-
第三步:撰写简历内容。简历的基本内容应该包含:①基本信息、②求职意向、③教育背景、④工作经历/实习经历/校园经历、⑤项目经历,⑥技能/荣誉、⑦自我评价、⑧附件作品 八大板块。
-
基本信息。姓名、年龄、籍贯、联系方式。
-
求职意向。不可随意写,因为它与经常一个考点有关:你的职业发展是怎样的?有的同学在投递一份销售岗的简历,但是求职意向写的是行政文员,这肯定会让你的简历减分。
-
教育背景。教育背景反映的是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应届生经历比较少,建议可以把你的主修课程放在上面,如果你的成绩比较好,也可以放下你的排名和成绩,作为你的一个教育亮点。
-
-
- 工作/实习/校园经历。这个是整个简历的核心部分,很多小伙伴写简历卡壳,就容易卡在这里。不知道怎么祥去描写自己的过往的一个经历,让它看起来清晰且充满逻辑性。应届生社会经历比较少,所以就用实习经历和校园经历,而往届生,则只填写工作经历即可。
-
- 证书/技能/荣誉。这个板块 重点体现的是一个硬技能,在教育背景差不多的情况下,掌握一门额外的相关技术,可能就会帮你赢得offer。原则是:相关度高、含金量重,或者和岗位匹配的一些重要的奖项和技能,要尽量地放在前面,如果技能比较多,可以分为两个模块。
-
- 个人爱好。有的同学觉得没啥用,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信息,打工就是打工,和爱好没有关系,但实际上从招聘方的角度,这里是面试官了解你性格、文化、价值观这类软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如:有小伙伴就是喜欢徒步登山等运动,面试官会基于这样的一个爱好,会认为你可能会具有吃苦冒险的精神。同时,这也是你展示你潜在知识或资源的窗口,如果你面试的岗位是B站新媒体运营,假如你的爱好就刚好是动漫或cosplay这类,那么这就会成为你的加分项。当然,也千万不要为了获得加分而编造爱好。招聘方同样能在面试过程中,与你了解爱好里的内容,来检验你是否真的熟悉该领域。
- 自我评价。这里是各位小伙伴经常容易写简历翻车的一个地方。自我评价写不好反而可能会扣分。因为 自我评价 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非常难验证,招聘方也不会相信。一些经验不足的同学挤破脑袋想些形容词,来对自己进行描写和贴金,如 本人外貌英俊、性格开朗、形象气质佳,这些话术,招聘方已经看过太多了,早就免疫了,而且这些写出来别人就相信了吗?往往反而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职场新手。那么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怎么样的?求职者应该基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对自己的一个职业优势进行总结,突出自身与所应聘岗位的一个匹配度。那么一个好的自我评价,应该怎么去写呢?格式:XX事实,具备XX优势能力性格。注意: 要分为 能力、性格 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才能让HR更加的全面的了解你的基本情况和优势。
5 如何使用STAR法则写简历?
STAR法则 万能公式:即在什么场景下?负责什么任务?采取的行动有哪些?取得的结果是什么?
那这个方法有什么优势呢?
- 第一:利用这个原则,可以帮你非常有效地梳理、总结工作中的角色及关键结果,表述清晰明了,帮你更好呈地呈现、突出自己所具备的能力。
- 第二:这个法则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后期的面试。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主流的面试理论叫行为面试法。所谓行为面试法,主要的理论逻辑就是:通过了解求职者过去的行为,来了解求职者的性格和具备能力,从而预估其未来可能发生的表现。 行为面试法这套理论和star法则底层逻辑是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用star法则来撰写简历,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去应对,未来的一个面试的一个过程。
那么star法则具体怎么用呢?
STAR法则的四个概念:
-
Situation 情景。是指在日常岗位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工各种作场景,简单理解就是对岗位工作内容的划分和归类。比如门店销售的工作场景,就包括市场营销、销售支持、店面管理和客户服务四个方向的内容,每个场景是相互独立不重复的,且能基本涵盖岗位的全部工作内容。
-
Task 任务。是指对场景中及个人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描述、总结,重点突出在该场景下个人的主要职责。比如在我们上面举的门店销售的工作场景中,客户服务的任务就是负责用户画像的确定,参与客户服务的优化,协助客户,满意度分析等。
-
Action 行动。行动,是基于任务之下的,重点要突出完成该项工作的方法、技巧、经验。如客户服务优化的任务中,行动就是通过客户访谈 、调研、现场观察的方式,收集客户反馈并提出建议。行动是区别各个候选人的核心竞争力的模块,需要各位非常仔细的去推敲,反复地琢磨。这个很好理解,同祥是卖拉面,你直接煮了卖和跳一段舞再卖,那肯定是不一样的。
-
Result 结果。结果,是基于行动之下的,即我们采取行动后取得的成果是什么?用来帮助招聘方 快速了解你所参与的该项工作的含金量,难度、特点等等。这里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用数据说话的那部分内容。有同学就可能犯难了,感觉我每天工作实习,好像没有什么具体的产出,不知道该如何去呈现数据。结果的呈现方式 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类:
- 数据呈现。 这是最直接的结果的表达方式。比如业绩提升了15%,粉丝增长了50%等。
- 能力呈现。能力的沉淀也是结果的呈现方式。如打造了一支营销能力强的团队,形成的一套客户管理的方法。
- 物质呈现。物质成果也是工作成果的一种位证,如完成的一份分析报告,一份研究报告,或者整理一份档案,提交一份文档。
5.1 示例
修改前:简历写的比较简单,招聘方无法通过该简历去准确从中提取到他想要的一些信息,无法形成对你的一个个人能力的画像。
修改后:使用STAR法则来对这段工作的经历进行重新的描述和撰写。更加让HR了解到你的个人能力的画像。
5.2 注意事项
使用STAR法则时,有几个注意事项,我们要千万小心。
第一:动词的精炼。选用的动词 是否 精炼 是star法则 是否描写成功的关键因素。这里整理和归纳了写简历过程中常见的各个动词:
第二:保证真实。在描写TASK时需要注意,千万不要把团队中其他人负责的任务归属到你的个人名下。如你是执行,就不可写成 统筹,避免使用不恰当的动词。因为招聘方会在面试过程中追问你的很多的细节,很容易发现出造假的情况。
第三:平时大家一定要做好总结和积累,写简历的时候就好写了。
第四: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数据呈现中,只需要去突出那种最优的数据即可,不需要把所有的数据都进行呈现。另外能力的类型有多种多样,同一项活动突出的能力、结果也可能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求职岗位的要求,把实践项目的能力和企业的求职需求紧密结合,来选择适合能力。
6 简历常见问题
1 简历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内容是什么?
工作简历
2 经历太少怎么办?
方法1:在基于我们现有的少量的经历上,在描写的方式上尽量的充分,仔细一些,可以使我们内容看起来非常饱满一点。
方法2: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模板,让我们能够尽量的使用少量的文字,就能使整个页面看起来丰富一点。
方法3:选择经历时,除了我们的一些正式的工作,实习、校园经历以外,也可以讲讲我们的一些非正式的经历,比如说我们在做些自媒体的运营,比如小红书公众号,粉丝量,这些其实也是HR愿意去接受和认同你个人能力、经历的一种方式。
3 空窗期太久该怎么办?
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同学,千万不要因为空窗期太久而去造假,因为hr会通过行为面试法,能够识别到你的这段工作经历到底是否是真实的,如果被发现存在真实性上有一定的怀疑或一定的问题,那么都有可能被hr认为你不够诚实,就有可能导致因为offer失之交臂。
那么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当和招聘方聊起这段经验的时,提供些比较正面积极的理由,来告诉他我们在空窗期具体做哪些事情,比如我是在学习,或者我有可能在为某些事情做些准备,有可能是个人创业,尽量让招聘方觉得你并没有去浪费你的一个职业生涯,而是在做一些很多积极的事情,尝试和探索。
4 频繁换工作对简历有影响吗?
会有,但是对于刚刚毕业或者毕业三年以内的,招聘方更多时候是能够理解,在头三年里我们在工作上、职业选择上会有些不稳定的一个情况,所以对这类伙伴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工作了三年以上的小伙伴,如果你的工作经历是一年一跳,或者几个月一跳的话,那可能会被招聘方认为你的工作稳定性有些问题,往往会造成扣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 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且在去选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尽量让自己不要出现频繁跳槽的情况。
链接
【如何写简历】围观招聘内幕,巧妙运用STAR法则打造一份优质简历! www.bilibili.com/video/BV1qY…
HR平时如何筛简历? 简历中,招聘方最关心什么? 频繁换工作,简历会有影响吗?? 空窗期太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