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前端算法和数据结构

759 阅读3分钟

通过算法执行可视化网站:visualgo.net/zh/sorting ,加深理解。

  • 基础排序算法:

    • 冒泡排序
    • 插入排序
    • 选择排序
  • 进阶排序算法

    • 归并排序
    • 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

思路:

冒泡排序的过程,就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重复比较相邻的两个项,若第一项比第二项更大,则交换两者的位置;反之不动。
每一轮操作,都会将这一轮中最大的元素放置到数组的末尾。假如数组的长度是 n,那么当我们重复完 n 轮的时候,整个数组就有序了。

实现

function bubbleSort(arr) {
  // 缓存数组长度
	let len = arr.length
  // 外层循环控制从头到尾的每轮取一个值跟内层循环中所有值做比较
  for(let i = 0; i < len; i++) {
  	for(let j = 0; j < len-1; j++) {
      // 如果当前值比后一个值大,则交换位置
    	if(arr[j]> arr[j+1]) {
      	[arr[j], arr[j+1]] = [arr[j+1], arr[j]]
      }
    }
  }
  return arr
}

优化第一次

随着外层循环的进行,数组尾部的元素会渐渐变得有序——当我们走完第1轮循环的时候,最大的元素被排到了数组末尾;走完第2轮循环的时候,第2大的元素被排到了数组倒数第2位;走完第3轮循环的时候,第3大的元素被排到了数组倒数第3位......以此类推,走完第 n 轮循环的时候,数组的后 n 个元素就已经是有序的

function betterBubbleSort(arr) {
    const len = arr.length  
    for(let i=0;i<len;i++) {
        // 注意差别在这行,我们对内层循环的范围作了限制
        for(let j=0;j<len-1-i;j++) {
            if(arr[j] > arr[j+1]) {
                [arr[j], arr[j+1]] = [arr[j+1], arr[j]]
            }
        }
    }
    return arr
}

优化第二次

function betterBubbleSort(arr) {
    const len = arr.length  
    
    for(let i=0;i<len;i++) {
        // 区别在这里,我们加了一个标志位
        let flag = false
        for(let j=0;j<len-1-i;j++) {
            if(arr[j] > arr[j+1]) {
                [arr[j], arr[j+1]] = [arr[j+1], arr[j]]
                // 只要发生了一次交换,就修改标志位
                flag = true
            }
        }
        
        // 若一次交换也没发生,则说明数组有序,直接放过
        if(flag == false)  return arr;
    }
    return arr
}

选择排序

思路:

选择排序的关键字是“最小值”:循环遍历数组,每次都找出当前范围内的最小值,把它放在当前范围的头部;然后缩小排序范围,继续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数组完全有序为止

实现

function selectSort(arr)  {
  // 缓存数组长度
  const len = arr.length 
  // 定义 minIndex,缓存当前区间最小值的索引,注意是索引
  let minIndex  
  // i 是当前排序区间的起点
  for(let i = 0; i < len - 1; i++) { 
    // 初始化 minIndex 为当前区间第一个元素
    minIndex = i  
    // i、j分别定义当前区间的上下界,i是左边界,j是右边界
    for(let j = i; j < len; j++) {  
      // 若 j 处的数据项比当前最小值还要小,则更新最小值索引为 j
      if(arr[j] < arr[minIndex]) {  
        minIndex = j
      }
    }
    // 如果 minIndex 对应元素不是目前的头部元素,则交换两者
    if(minIndex !== i) {
      [arr[i], arr[minIndex]] = [arr[minIndex], arr[i]]
    }
  }
  return arr
}

插入排序

思路

插入排序的核心思想是“找到元素在它前面那个序列中的正确位置”。
具体来说,插入排序所有的操作都基于一个这样的前提:当前元素前面的序列是有序的。基于这个前提,从后往前去寻找当前元素在前面那个序列里的正确位置。

实现

function insertSort(arr) {
  // 缓存数组长度
  const len = arr.length
  // temp 用来保存当前需要插入的元素
  let temp  
  // i用于标识每次被插入的元素的索引
  for(let i = 1;i < len; i++) {
    // j用于帮助 temp 寻找自己应该有的定位
    let j = i
    temp = arr[i]  
    // 判断 j 前面一个元素是否比 temp 大
    while(j > 0 && arr[j-1] > temp) {
      // 如果是,则将 j 前面的一个元素后移一位,为 temp 让出位置
      arr[j] = arr[j-1]   
      j--
    }
    // 循环让位,最后得到的 j 就是 temp 的正确索引
    arr[j] = temp
  }
  return arr
}

归并排序

思路

分治思想——分而治之

  • 分解子问题:将需要被排序的数组从中间分割为两半,然后再将分割出来的每个子数组各分割为两半,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单个子数组只有一个元素为止。
  • 求解每个子问题:从粒度最小的子数组开始,两两合并、确保每次合并出来的数组都是有序的。(这里的“子问题”指的就是对每个子数组进行排序)。
  • 合并子问题的解,得出大问题的解:当数组被合并至原有的规模时,就得到了一个完全排序的数组
function mergeSort(arr) {
    const len = arr.length
    // 处理边界情况
    if(len <= 1) {
        return arr
    }   
    // 计算分割点
    const mid = Math.floor(len / 2)    
    // 递归分割左子数组,然后合并为有序数组
    const leftArr = mergeSort(arr.slice(0, mid)) 
    // 递归分割右子数组,然后合并为有序数组
    const rightArr = mergeSort(arr.slice(mid,len))  
    // 合并左右两个有序数组
    arr = mergeArr(leftArr, rightArr)  
    // 返回合并后的结果
    return arr
}
  
function mergeArr(arr1, arr2) {  
    // 初始化两个指针,分别指向 arr1 和 arr2
    let i = 0, j = 0   
    // 初始化结果数组
    const res = []    
    // 缓存arr1的长度
    const len1 = arr1.length  
    // 缓存arr2的长度
    const len2 = arr2.length  
    // 合并两个子数组
    while(i < len1 && j < len2) {
        if(arr1[i] < arr2[j]) {
            res.push(arr1[i])
            i++
        } else {
            res.push(arr2[j])
            j++
        }
    }
    // 若其中一个子数组首先被合并完全,则直接拼接另一个子数组的剩余部分
    if(i<len1) {
        return res.concat(arr1.slice(i))
    } else {
        return res.concat(arr2.slice(j))
    }
}

时间复杂度:O(nlogn)

快速排序

思路

快速排序在基本思想上和归并排序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快速排序并不会把真的数组分割开来再合并到一个新数组中去,而是直接在原有的数组内部进行排序。

快速排序会将原始的数组筛选成较小和较大的两个子数组,然后递归地排序两个子数组。

实现一

function quickSort(arr) {
  const len = arr.length
  if(len < 1) return arr
  // 选择基准点
  const lineIndex = Math.floor(len / 2)
  const lineValue = arr[lineIndex]
	const left = []
  const right = []
  
  for(let i = 0; i < len; i++) {
  	if(i !== lineIndex) {
    	const n = arr[i]
      if(n < lineIndex) {
      	left.push(n)
      } else {
      	right.push(n)
      }
    }
  }
  return quickSort(left).concat(
  	[lineValue],
    quickSort(right)
  )
}

时间复杂度:O(nlogn)

空间复杂度:O(n)

实现二

// 快速排序入口
function quickSort(arr, left = 0, right = arr.length - 1) {
  // 定义递归边界,若数组只有一个元素,则没有排序必要
  if(arr.length > 1) {
      // lineIndex表示下一次划分左右子数组的索引位
      const lineIndex = partition(arr, left, right)
      // 如果左边子数组的长度不小于1,则递归快排这个子数组
      if(left < lineIndex-1) {
        // 左子数组以 lineIndex-1 为右边界
        quickSort(arr, left, lineIndex-1)
      }
      // 如果右边子数组的长度不小于1,则递归快排这个子数组
      if(lineIndex<right) {
        // 右子数组以 lineIndex 为左边界
        quickSort(arr, lineIndex, right)
      }
  }
  return arr
}
// 以基准值为轴心,划分左右子数组的过程
function partition(arr, left, right) {
  // 基准值默认取中间位置的元素
  let pivotValue = arr[Math.floor(left + (right-left)/2)]
  // 初始化左右指针
  let i = left
  let j = right
  // 当左右指针不越界时,循环执行以下逻辑
  while(i<=j) {
      // 左指针所指元素若小于基准值,则右移左指针
      while(arr[i] < pivotValue) {
          i++
      }
      // 右指针所指元素大于基准值,则左移右指针
      while(arr[j] > pivotValue) {
          j--
      }

      // 若i<=j,则意味着基准值左边存在较大元素或右边存在较小元素,交换两个元素确保左右两侧有序
      if(i<=j) {
          swap(arr, i, j)
          i++
          j--
      }

  }
  // 返回左指针索引作为下一次划分左右子数组的依据
  return i
}
function swap(arr, i, j) {
  [arr[i], arr[j]] = [arr[j], arr[i]]
}

时间复杂度:O(nlogn)

空间复杂度:O(1)